看改革开放大潮奔涌 掬水听“春天的故事”
当年的成都荷花池市场。
1981年,雅安市草坝镇香花四队的“致富带头人”吴大哥买到了新电视。
1978年,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全省率先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图为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一队社员正在领取预分现金。
蜀都大厦曾是西南地区第一高楼。本文图片由展览方提供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勾起不少人对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记忆。破开冻土,春潮激荡,在“壮丽史诗 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上,展览第三部分“伟大变革铸辉煌”,讲述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四川省委带领各族人民锐意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巴蜀大地成为改革开放的热土。
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在时代的大江大河奔涌时,巴蜀儿女不断自我超越,与时俱进,续写“春天的故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婷 余如波
A
从“换牌”和小账本,看广汉农村“敢为人先”
“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上世纪60年代左右,广汉向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但就在1980年,“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被悄悄摘下,率先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这标志着向阳镇从人民公社制变为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体制,这一改革随之在全国推开,由此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原广汉县向阳公社管委会主任钟太银和同事“换牌”的“历史瞬间”也被做成铜像,在展览上醒目呈现。
“穷则思变,没人知道改革结果,所以爸爸当时是顶着风险做的这件事,为了不影响家庭,还瞒着我们,和妈妈离了婚,相当于现在的‘净身出户’。”钟敏是钟太银的女儿,当时只有10岁,如今看来的“历史瞬间”,对她家来说生活并不平静。但钟敏说,改革以后,家里有了更多的肉吃,院子外面多了好多活蹦乱跳的小鸡仔,她感受到这件事“确实给村子带来了好的变化”。
展览内容显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到四川视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给四川送来了强劲的改革开放春风。1979年2月20日,《四川日报》以长篇通讯报道了广汉县金鱼公社经验并配发短评《不要忌讳一个“包”字》,是全国第一家肯定“包产到组”责任制的党报。
早在1978年春,原金鱼公社(现金鱼镇)在全国率先实施“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改革实验,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包产到组”责任制的公社,为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了先河。金鱼公社的改革成为四川农村改革先端,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一样,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
如今72岁的叶常理,上世纪80年代时任广汉县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今凉水井社区)六队会计。在他的小账本里,记录着改革开放给金鱼公社带来的变化:“1977年六队粮食年总产23.79万斤,1978年粮食年总产29.23万斤……”递增的数字,让老百姓悬着的心稳了下来。
B
四川城市经济改革,“首只股票”在成都
电视、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在展厅中央,模拟了当时中国城市家庭的基本摆设。“三转一响”(也叫“四大件”,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幸福生活的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
1978年10月,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从四川省开始,四川省委决定在工业企业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并首选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进行试点。这是全国最早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尝试,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企业扩权后主动寻求市场空间,积极以广告的形式推销产品。
1979年6月,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一则向国内外订货的商业广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突破了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的禁区。当年8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产销直接见面 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对此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四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在起步。在展厅一旁,蜀都大厦及其股票的照片引起现场不少观众的注意。1980年,我国第一家经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合作公司——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标志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了募资建造蜀都大厦,公司对外公开发行股票“蜀都大厦”,每股一万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只股票。
文化学者袁庭栋在《成都街巷志》里介绍,蜀都大厦曾是西南地区的第一高楼,34层高113米。1992年,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三家、西南第一家法人股流通改革试点单位。
更多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串起了“老成都”的记忆。1980年3月,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开张,极大刺激了市场贸易,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1980年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猪肉一律实行敞开供应,依靠市场调节。为了改革单一封闭型流通体制为开放型流通体制,成都市政府决定开放城市集贸市场,允许农民进城经商。继首批6家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后,四川省委决定对国有企业进一步扩权,并在邮电总站车队等100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还涌现出更多的全国“第一”:第一所民办学校都江堰的光亚小学、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中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卧龙特别行政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条黑白显像管装配生产线……
C
两手抓两手硬,巴蜀文艺绽放“梅花”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川剧在这个时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如今年过八旬,回想起1984年获得首届“梅花奖”,晓艇连称“幸运”。但令晓艇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那个时代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1978年邓小平同志出访尼泊尔途经成都。其间,邓小平同志提出川剧传统折子戏可以公开演出,上广播、上电视。此后,被长期禁锢的传统戏在四川率先开放,全国戏曲纷纷解禁。1982年7月,四川省委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川剧进京、出国参加展演时,大放异彩。晓艇获奖后,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前往法国、意大利等国巡演,更明白了中国戏曲的特色。“不同于西方戏剧,包括川剧在内的中国戏曲讲究写意,这种写意式的表达就像齐白石画虾一样,虾体寥寥几笔但晶莹剔透,留下的是给观众的想象空间。”
而川剧本身也具有“改革开放”的文化基因,吸纳各戏曲之长,以川剧声腔为例,就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这样的特质遇上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氛围,让川剧著名编剧魏明伦创作出《巴山秀才》《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等经典川剧原创剧目,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连中三元”,在戏剧界实属罕见。魏明伦在自己从艺70周年的时候也深情地感谢着时代:“我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魏明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周克芹获得茅盾文学奖,罗中立画作《父亲》震惊文化圈,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红衣少女》《焦裕禄》《被告山杠爷》《鸦片战争》等300余部影片荣获“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80余次,四川文艺用精湛的作品与时代交响,它们也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在此次展览上。
D
“熊猫外交”,四川“朋友圈”走向世界
展览上,四川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关键节点也被记录下来。比如1998年6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的照片。
熊猫基地就像是一个缩影,见证着四川不断更新的对外开放格局。7月23日,时值东京奥运会开幕之际,熊猫基地传来喜讯:雌性大熊猫“昭美”生下一只“奥运宝宝”,体重为132克,母子平安。截至目前,熊猫基地2021年共成功繁育大熊猫幼仔4胎4仔。
而在欧洲,另一对大熊猫“奥运宝宝”——来自熊猫基地的中国旅法大熊猫“欢欢”,于8月2日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体重分别为149克和128.8克,母子平安。不过,这对双胞胎的诞生,离不开中国专家火速支援和“云指导”。
今年3月底,“欢欢”进入发情期,鉴于当时欧洲疫情非常严峻,熊猫基地同法国博瓦勒动物园的专家商讨后决定,由熊猫基地专家团队进行在线“云指导”,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野生动物繁殖医学专家及其团队进行现场协助,同法国博瓦勒动物园专家们一起完成大熊猫“欢欢”的配种工作。7月23日,博瓦勒动物园的专家利用B超检查大熊猫“欢欢”的妊娠状况时,确认“欢欢”已成功怀上两只宝宝。随后经过熊猫基地和博瓦勒动物园商讨决定,熊猫基地将在确保个人疫情防控措施完善的情况下派出两名育幼专家前往法国,协助法方开展各项育幼工作。7月28日,两名中方专家顺利到达法国驰援。
进入新世纪以后,四川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西部大开发中,大量引进外资,四川成为外资企业的集聚地,名列西部第一。2000年,首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举行,成为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03年8月27日,英特尔与成都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落户成都的签字仪式。2005年,英特尔(成都)公司投产,英特尔公司董事局主席贝瑞特打开成都intel“财富之门”。2007年4月20日,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1+8”产品链重点企业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首台出口俄罗斯的高寒数控变频电动钻机顺利出厂,四川企业生产的核电设备出口国外……改革开放精神,在当下川人的生活里,一直不断更新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