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
12月18日—22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为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12月 四川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商品化,落实私房政策,恢复房地产交易市场,鼓励私人购、建住房。
1979年
1月1日 《人民日报》在当天和之后一段时间的报道中连续介绍了四川、云南和广东的部分社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情况。报道称:四川省广汉县委决定从当年开始,全县农业普遍推广“以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办法。此前,1978年秋,省委也实行了“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支持农民搞包产到组。这是我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早实践之一。
1月20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题为《坚决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为加快四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2月24日 省革委发布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对晚婚年龄、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奖励办法、超计划生育的对策等作出具体规定。
3月21日 省委印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问题的通知》,对1978年10月省委总结提倡的广汉县金鱼公社实行“分组作业、以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办法作了肯定。同时重申,要加强定额管理,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建立必要的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坚决克服平均主义。
6月25日 正在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广告,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定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商业广告,突破了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的禁区。
11月19日 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生产队逐步富裕起来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搞好农业发展规划和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和作物布局;要积极推广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发展社队企业、鼓励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1980年
4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当月起,全省的猪肉一律实行敞开供应。
6月6日—12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阿坝、甘孜、凉山3个自治州工作会议。省委决定,从当年起三年内,“三州”的牧业税按1979年实征数减半征收,农业税按实征任务减三分之一征收,所减收入由省财政专款补助。
6月11日 省委召开沼气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总结经验,制定规划,把发展沼气当作一项战略措施,当作解决农村能源的大事来抓,力争十年左右全省农村基本普及沼气。
7月2日—13日 省委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决定拿出10万吨粮食,扶持山区(不包括“三州”)发展生产,首先用于减免长期缺粮队的粮食负担。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实行减免征购或返销和减免农业税,此政策三年不变。
7月2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生猪生产经营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全省城乡猪肉实行敞开供应,继续鼓励农民自宰自食,同时积极扩大猪肉销售,保持养猪业稳定发展。
7月25日 省委作出《关于扶持穷队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决定》。《决定》明确,要帮助穷队因地制宜地建立经营管理制度,认真搞好大田生产责任制,特别要以更大的精力抓好多种经营“专”与“包”的责任制;同时,在政策上也适当放宽。
7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粮食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四川的粮食方针,做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从1981年起,四川不再吃外调粮。
9月17日 省委就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发出指示。强调要认真贯彻自力更生为主,社队和国家帮助为辅的方针;采取措施,积极帮助严重困难户。鉴于全省扶贫经费很少,扶贫经费应当重点用于人均分配收入在50元以下困难社队的严重困难户。
9月 广汉县向阳公社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在全国最早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新体制。
1981年
1月 四川在全国率先放开454种小商品价格。至1984年,全省小商品价格基本放开。1985年起,又逐步放开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5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而普及初中教育。
12月11日 省知识青年工作办公室与省劳动局合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81年9月全省共统筹安排下乡知青回城28.1万人,占1978年底在乡知青(包括云南支边知青)的95%。至此,在四川进行了27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12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的通知》,要求各地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并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普遍开展对城镇待业青年就业的技术培训;努力把劳动服务公司办好,更好地发挥劳动服务公司的作用。
1981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转移。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政策对农民进城和跨区域流动的限制,1982年,省委指示,允许新都县农村建筑队在成都市商业街为省委机关修建一幢宿舍作为试验,试验效果良好。
1982年
1月16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发展城镇个体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资金、货源、场地、税收、市场、管理等问题上给予支持和方便,以充分发挥他们拾遗补缺的作用。
6月10日—21日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争取全省粮食总产达到800亿斤;全省农村人均收入从1981年的183元上升到300元。
6月2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政策规定》,针对新情况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提出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联办。
1982年 当年初至1986年底,全省扎实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41477件,审查54343人,惩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分子,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党风、社会风气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3年
1月30日—2月4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四川工农业年总产值由1980年的475亿增加到2000年的1900亿元以上。
5月18日—23日 四川省计划生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高一胎率,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胎生育。
8月15日 省委决定,按照依法“从重从快”方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全省先后进行8次集中行动,以7个方面的犯罪分子为重点进行了严厉打击。至11月底,全省共摧毁犯罪团伙5700余个,抓获团伙分子27000余人,依法从重从快判处一批罪犯。
1984年
2月8日 省级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召开。针对四川工农业生产总值人均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尚处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第24位、25位的落后现状,会议明确指出,开创四川工作的新局面,集中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在“富民、升位”上使劲。
3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部减免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东北九县的粮食征购基数。这是四川从1976年以来第四次对少数民族地区调减粮食征购基数,先后共减征2.37亿斤粮食。
8月 四川省实行粮食统购按“倒三七”比例计价方法,即70%按超购价、30%按统购价。当年,全省农民从此项措施中增加收入1亿多元。
1985年
2月10日 全省国营企业工资改革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调资或进行工资改革。
3月 省物价局和省物资局联合发文,确定物价实行“双轨制”运行。自此开始,四川出现了工业生产资料同种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和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价格。
4月25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当年四川生猪饲养量首次突破一亿头,首次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猪肉产量及外调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畜牧业成为全省农业经济一大支柱。
7月1日 甘孜州乡(城)得(荣)公路竣工通车,至此,全省实现县县通公路,县县通汽车。
8月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提出《关于积极开拓以农村建筑业为主的劳务输出的意见》,提出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从政策上鼓励向外开拓、对现有建筑企业进行整顿等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
8月30日 省委决定,从省级机关抽调500名中青年干部到边远山区县和少数民族县工作,帮助山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
9月3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相应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12月 据统计,全省90%以上集体航运企业都发展了多种经营,举办项目240多个,年创收1.4亿元,占企业总收入的55.68%,安排富余人员19763人。
1986年
1月14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将全省214个县(市、区)分成四类地区,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四类地区的普及标准。5月8日,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四川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规定四川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月30日 省委、省政府提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的意见。强调要采取果断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8月20日 全省放开黑白电视机、收录机、中长纤维布、80支以上的纯棉纱及织物4种工业消费品的出厂价格。9月5日,放开电冰箱、洗衣机和自行车等商品价格,实行有指导地下放给企业定价。11月5日起,全部放开商业环节的经营差异率,由企业根据商品质量、供求等因素,自行制定销售价格。
10月2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基本消灭丝虫病总结表彰大会。经卫生部验收,确认至1985年底,四川流行区的500余万人口已基本消灭丝虫病。至此,四川丝虫病防治转入巩固成效、防治监测阶段。
10月 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成都市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友爱乡农科村农家院落诞生。此后,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06年4月,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
12月 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成为1986年全省第一个亿元乡。该乡先后获得省、市政府“率先致富”“蜀都之冠”和国家统计局“中国亿元乡镇”牌匾。
1987年
2月18日 省政府通知调整棉花生产、购销政策,使棉农多得实惠,增加收入,进一步调动广大棉农的生产积极性。
3月26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振兴卫生防病事业的决定》,对全省卫生防病的战略重点作了部署。
5月 四川升钟水库工程经10年建设竣工。升钟水库是四川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
7月2日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
9月26日 四川省消费者协会在成都成立。9月 成都市开通万门程控电话。
1988年
3月3日—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第四次贫困地区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实行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办法,把竞争机制引入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帮助贫困县逐步建立起经济技术培训中心。
4月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速贫困地区开发步伐的通知》,确定“七五”期间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人均年占有粮食300公斤。
4月25日—2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多的战略目标。
4月 全省建委主任会议提出,四川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5年内分期分批推开。1988年先在重庆、成都、自贡、德阳、广元、内江6个市和什邡、峨眉、富顺、荣县、温江5个县起步。随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四川各地逐步推开。
5月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消除中小学危房的通知》,要求从1988年起,国家机关、事业、厂矿企业(包括中央在川单位)和集体单位凡投资新建房屋的,按投资造价的0.7%缴纳中小学危房改造费。
11月1日 省政府决定对城镇居民粮食供应改为凭证凭票、定点限量供应办法。1992年11月起,四川取消统销制度,城镇居民口粮不再采取凭票、凭证平价供应办法,改按市场价销售。1993年4月9日,省粮食局印发《关于销毁地方粮票的通知》。至此,伴随着全省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历史使命。
1988年 全国各地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①,实行市长负责制。四川蔬菜生产进入“丰富菜篮子”阶段。
1989年
2月25日—3月1日 四川省第五次贫困地区工作会议在阆中县召开。会议提出,对基本解决温饱的县,继续实行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厅局对口扶持、干部包户扶贫“四不变”以及优先安排富县资金的政策。对尚未解决温饱的县,采取有力措施打攻坚战。
3月10日 《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制定并公布实施。2018年7月26日新修订后公布实施。
12月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在四川76个县启动,规模为2522万亩,占全国总任务的25.2%,是当时四川最大的一项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1990年
5月17日 成都市电信局建设的900兆移动电话系统正式开通,四川“大哥大”自此起步。
6月1日 四川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宣汉县花池乡中心小学挂牌。该校也是全国第二所希望小学。
9月5日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制定实施。2011年9月29日新修订后公布实施。
10月6日—12日 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不合理负担。要继续做好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牧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要把面上的贫困户的扶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坚持抓好丘陵县、财政困难县的扶持。
12月 据财政决算统计,全省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4个。这14个亿元县(市、区)总收入达19.65亿元,为同期全省财政收入的16.4%。
1990年 从当年起,全省持续开展纠风专项治理,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摊派问题,大力纠正医疗和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1990年 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元,达到1136元。
1991年
4月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广汉市进行粮油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试点,取消粮油购销价格“双轨制”,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步到位、全面放开”政策,为全省粮油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4月27日 甘孜州康定县长途交换和1000门自动电话同时割接开通。至此,全省21个地(市、州)所在地全部实现电话交换自动化。同年12月31日,康定开通国内长途直播业务,全省地(市、州)所在地城市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
4月 截至当月,四川全省超额完成“七五”改水计划:新建自来水厂(站)3万多座、手压机井260多万台、卫生防护大口井70多万口,改造旧井20多万口,结束了5700多万农民长期饮用沟塘田凼水的历史。
4月 省政府发布《四川省〈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实施办法》。1991年至1996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82.80万人,全省有189个县(市、区)通过检查验收,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
5月20日 来自全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党政负责人在成都现场签署帮扶协议,帮助4000余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这是四川实施“希望工程”推出的救助新模式。
7月29日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实施。2017年9月22日修订后公布实施。
11月15日 四川省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提出分阶段实施的房改目标:以改变无偿分配为基本点,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50%左右的“八五”目标;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8.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60%至70%的10年目标;2000年以后,全省公有住房租金标准向商品房租金水平迈进,形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融资体系,实现住房商品化的长期目标。
12月 酉阳、奉节、云阳、巫溪、巫山等5个贫困县通过检查验收,达到解决温饱的标准。至此,四川盆周48个贫困县全部越过温饱线,1113万人建卡贫困农民有1057万人基本解决温饱。
1991年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6.3亿元。
1992年
1月7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振兴四川经济的决定》。
4月7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发展县经济,先抓一条线”的决策。即以成都为中心,从江油市到峨眉山市这一条线上的4个市、10多个县(市、区)在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上加快步伐,先行一步。
5月23日 四川美术展览馆在成都落成,结束了四川美术界长期以来没有固定展场的历史。
7月22日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发布实施。2018年7月26日再次修订实施。
11月1日 从当日起,除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各县外,全省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全面放开粮食价格。
12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之后8年内投资200多亿元解决蜀道难问题。
1993年
1月14日 省委召开地(市、州)委书记会议。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春节前兑现农民手中的“白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把农民合同内的负担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尽快落实粮食定购“三挂钩”问题。
4月25日—2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前三年,即在第六届省委任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11月 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经费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农村教育费附加由乡征县管,老少边穷地区人员经费由县统一管理。
12月15日 《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实施。2004年9月24日修订后实施。
12月 凉山州9个贫困县的68万名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
1993年 巴中地委、行署积极探索并创造以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的文明新村为载体、以池园经济和劳务积累为特色、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的“巴中经验”,被誉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1994年
6月4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粮食购销价格改革的通知》,决定从6月10日起调整粮食购销价格。12月19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决定建立省级粮食风险基金。
6月9日—10日 四川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暨联系点县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用三年时间,把全省23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7月8日—10日 四川省第十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黔江举行。会议提出,要力争完成“用七年左右的时间,解决目前全省农村118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总目标。
10月 省委决定,从全省分批分期抽调3万名机关干部到农村定点包村,帮助工作;其中省、地两级下派中层青年干部1000名。
11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四川贫困地区划分为六大片区,即武陵山区、大巴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片区、川西北高原片区。同时决定,自1994年起,在凉山州进行易地扶贫开发试点工作。
11月26日 北川县城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至此,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实现电话自动化。
12月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广厦工程”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规划和具体措施。
1995年
1月9日 首趟大篷车农民工专列由成都开往广州,迎接“川军”返乡。此后,经过20多年发展,铁路春运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2019年春运,四川铁路、公路、航空多种交通方式共运送旅客达1.2亿人次。
7月1日 四川从本日起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标准确定为四个档次,最低档为125元,最高档为180元。
9月15日 成都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线完工。12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举行全线通车典礼。
9月25日 四川省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的世界信息通道——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骨干网INTERNET网络在成都开通。
10月31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经济林开发建设规划》,对加速经济林的开发建设,促进林业向高效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实现“绿山富民奔小康”作出安排。
12月20日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奔小康工作有关问题通知》。明确全省农村奔小康的工作统一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由省农工委具体办理。
1996年
1月23日 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面启动,有49个县(市、区)列入实施范围。至2000年底,49个县(市、区)分别实现“普九”或“普六”规划目标。
1月28日 四川省“千乡电视工程”开始实施。工程针对已通电但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省财政、地(州)和当地群众各出资1万元,建立转播站。至1997年7月,工程建成转播站400余个。
5月26日 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主体工程开工,这是中国当时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长和海拔最高的一条隧道。2002年1月1日,隧道建成通车后,缩短行车时间3小时。
10月24日—27日 省委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农村小康建设规划纲要》。
11月4日 省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贫困县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
12月23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
12月 广汉市264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成为四川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县级市。至2010年,全省实现行政村100%通电话,自然村89.78%通电话。
1997年
6月25日 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拟在甘孜州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5县开展牧区“家庭牧场”试点工作。
12月2日—4日 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巴中召开。会议强调,之后三年要解决54个贫困县40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12月 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四川18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19万人。2001年10月,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2年,保障对象增至14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1998年
1月5日—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努力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5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简称“两保”)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最迟从当年7月1日起要确保“两保”金的足额发放。
5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
6月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四川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通知》。
8月20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决定从9月1日起,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雅安地区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9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从10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所有天然林资源一律停止采伐。到2020年底,四川森林覆盖率升至40%。
12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宣布双流等16个县(市、区)为“小康县(市、区)”。
1999年
1月17日 成都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进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1月29日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
10月19日—20日 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会议,布置1999年至2000年退耕还林20万公顷的工程任务。至2017年底,四川完成退耕还林1336.4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646.33万亩,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惠及620余万农户2200余万农民。
10月29日 《四川省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出售条件、出售程序、上市交易的税费、房屋售后维修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12月28日 四川省“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成都至雅安、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0公里。
2000年
1月1日 四川出入境管理实施新举措,个人出国旅游,只需要提交户口簿、身份证、所在单位证明和2000美元资信担保证明,即可申办护照。
3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5月27日 “川电东送”工程正式合闸运行,标志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取得重大进展。
6月20日 雅安地区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通过达标验收,成为全国第四个、四川第一个通过达标验收的初级电气化地区。
9月25日—26日 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年内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外,各地要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覆盖一定人群;除三州外力争用2至3年时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新机制。
9月28日 四川省“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妇女儿童”(简称“打拐”)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四川省“打拐”专项斗争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5938件,打掉拐卖妇女儿童团伙939个,打击处理人贩子和犯罪嫌疑人6600名,1167名不法买主受到法律制裁。
10月22日 乡城—得荣通信光缆顺利调试开通。至此,全省县以上城市通信传输实现了光纤数字化。
11月23日 四川省村村通广播电视总结表彰会暨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宣布,截至2000年国庆节前,全省已通电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12月10日 省委、省政府转发省教育厅、省民委拟定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标志着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截至2009年底,四川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区)中有50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19.83%提高到99%。
12月26日 广(安)邻(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2001年
3月28日 全省地税系统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这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在四川正式启动。改革后,农民只承担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和部分农户所交社会公益金,以及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收取的生产性、服务性收费,其它50余个收费项目一概取消。
7月21日 《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实施。
9月22日 《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发布实施。2014年3月20日修订后重新发布。
2001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省政府在四川最缺水的南充市、资阳市部署3000余眼红层供水示范井,成井率达90%以上。至2010年底,完成105个县(市、区)的地下水调查工作,打井213.5万口,解决了近800万人的饮水困难。
2002年
3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宣布这项改革正式在全省全面启动。
5月10日—14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就业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贫困地区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脱贫;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较大改善,大多数城乡居民过上较宽裕的小康生活。
9月30日 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提出21世纪的扶贫重点:扶贫人口的重点是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1041万人,重中之重是纯收入625元以下的308万人;地区的重点是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的重点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2月23日 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川中腹地从此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12月28日 绵阳至广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北上经广元出川的快速大通道全线贯通。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500公里,标志着四川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已基本形成。
2003年
5月19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的通知》,决定从当年6月1日起,全省从事农业特产生产、收购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再缴纳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四川在全国率先停征农业特产税。
6月18日 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至2018年9月,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5%。
12月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三州”交通建设大会战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历时两年零三个月的“三州”通县油路建设连通了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州府到38个县(市、区)和4个相邻省(区)。
2004年
1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当年1月1日开始,对符合条件的因国家征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都要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
2月5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5月 全省粮油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不再下达粮食定购任务。
8月23日 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②收费办法的意见》,确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
12月23日—24日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在自贡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前,实现还“三江”③清水于民,主要江河段水质达到III类以上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0%。
2005年
1月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当日起全面停止征收农(牧)业税及附加,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税零赋税。四川农民每年减负总额超过20亿元。
6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在城乡落地落实。至2006年底,全省符合条件的165.3万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农村共有155.5万困难群众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的41.9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城市有22.3万人次、农村有34万人次得到了医疗救助。
12月24日 涉及全省130个县(市、区)、1000万亩土地的“金土地”工程④启动仪式在金堂县栖贤乡向前村举行。该工程实施后,全省新增耕地100万亩,建成600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受惠人口达800万人。
2006年
1月1日 全省2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全部建立起医疗管理信息系统,600余万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从此可以网上报账。
6月25日 国家电网公司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至2007年9月25日,总投资17亿余元,解决无电户79762户、无电人口267755人通电的“户户通电”工程提前完工。
8月21日 四川省“农村书社”授牌暨出版物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首批“农村书社”挂牌运行。至2017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9月21日 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四川在西部地区第一个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
9月 四川完成21个市(州)、246个城市和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依法划定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完成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的省份。
2006年 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元,达到10371元。
2007年
1月16日 四川首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到2010年,四川省社会事业发展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中等水平,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事业发展需求。
4月23日—24日 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四川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5月13日—16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5月1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措施。7月,全省1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至当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5月31日 省商务厅与四川电信、四川移动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率先搭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平台。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46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299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941个,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2%、70%、27.4%。
7月27日 《四川省全民健身条例》发布实施。2010年5月28日再次修订后发布实施。
7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甘孜州启动富民安康工程。至2012年底,共投入各类资金133.6亿元,规划建设牧民定居点866个,完成57301户、260685人的定居任务。
12月27日—29日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在成都召开。全会提出了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2015年、2020年“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
2007年 国地税征收税款突破1000亿元,达到1218.7亿元。
2007年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突破2000万人大关,劳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
2007年 四川经济总量迈上10000亿台阶,达到1056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1098.3元。
2008年
2月29日 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上明确,2008年农村要实现新农合全覆盖,两年内筹资水平提高到100元。
5月6日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在红原县正式启动。当年投入资金69078万元,重点解决8个县26个村实施13个易地搬迁建设安置项目。
5月12日 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迅速行动,先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攻坚、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生产“六场”硬仗。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
5月30日 全省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全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正式启动。随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建立对口支援联系机制,推进18省市对四川18个重灾县(市)。
6月2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7月13日 省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决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9月1日 四川地震灾区339.99万名学生(包括计划招收新生64.68万人)100%实现复学复课。51个重灾县(市)中共有19369名中小学生在异地复学复课。
10月10日 全省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明确在全省涉藏地区牧区大规模开展牧民新村建设,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2009年
2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总体规划》,提出用4年时间,总投资180多亿元,从根本上改善涉藏地区牧区9.9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2年底,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完成定居房建设100139户,占规划的100.88%。
5月18日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正式出台。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8月17日 省政府和商务部共同召开了四川省“村村农家店”建设工程攻坚动员会议。确定在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再用两年时间,使农家店覆盖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州外的所有县(市、区)的乡镇和行政村。
10月28日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到2008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工程惠及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2266万农民。
2009年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 全省大规模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74.2亿余元,新建整治小型渠道6.8万多公里,整治塘堰泵站6.1万余处,新建蓄水池窖8.2万余口,新增灌溉面积564万余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35万余亩。
2010年
1月31日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举行成立大会,永昌镇党委和政府正式挂牌办公。此举标志着“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永昌镇正式成立。
1月 四川全省电话用户突破5000万户,达到5018万户,成为全国第7个、西部第1个电话用户超过5000万户的省份。
4月29日 成都市宣布启动覆盖全市1100多万城乡居民的免费体检,在全国率先尝试迈入“全民免费体检时代”。
5月5日—8日 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集中展示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研究部署灾区下一步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
5月12日 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四川第一条建成投运的高速铁路。
9月1日—2日 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提出,全省经济总量2015年完成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20年比2008年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9月10日 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推进工作会在成都召开。规划明确,要经过11年综合扶贫开发,有效解决大小凉山群众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实现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9月27日 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地铁——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10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奋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就推动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要求。
11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1∶1。
12月1日 全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20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省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逐步做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
2010年 四川国地税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162.8亿元。
2011年
1月6日 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公布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累计实现6438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10亿人次,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
1月7日 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工作现场会召开。
2月18日 四川203个文化馆及40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从即日起逐步全面免费开放。
2月22日 全省扶贫移民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发布消息,2000年到2010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0亿元以上,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04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45万人;贫困农民的收入从2000年的1662元提高到2010年的4209元。
3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涉藏地区民生工程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富民安康工程整体纳入全省民生工程,内容包括涉藏地区“三大民生工程”⑤和原富民安康工程涵盖的其他项目两大部分。
4月13日 全省惠民帮扶中心工作推进会在遂宁召开。会议发布消息,全省在21个市(州)、153个县(市、区)、823个乡镇(街道)、1186个社区(村)建成惠民帮扶中心。
5月5日—6日 全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明确,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
5月6日 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全省登记户籍人口为89981705人,常住人口为80418200人。户籍人口总数名列全国第四,常住人口总数名列全国第三。
5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支持成渝地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7月23日—25日 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参观考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对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作全面部署。
7月27日 全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四川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由“规划层面”进入“实施层面”。
7月29日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发布实施。2019年11月28日修订后发布实施。
8月1日—2日 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召开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2011年,四川启动404个彝家新寨建设,涉及住房建设30776户、15.4万人。
8月5日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省政府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对全省39个极重灾和重灾县(市、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作出规划。
8月31日 秦巴山连片扶贫地区和民族地区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工作专题会议召开。秦巴山连片扶贫地区和民族地区8个市(州)、78个县(市、区),涉及乡镇2462个,占全省的55.8%;村23658个,占全省的49.3%;农业人口2676.8万人,占全省的40%。
10月15日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在攀枝花市召开。截至当年底,全省全年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39.18万套,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11.17%,竣工16.2万套,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15万套的目标。
12月3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全省扶贫开发已经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全省将以国家扶贫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对象,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
同日 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南充至阆中段、纳黔高速公路纳溪至叙永段、达陕高速公路徐家坝至普光互通段三段高速公路同时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1年 四川经济总量突破20000亿元,达到21050.9亿元。
2012年
1月1日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
2月23日 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市基本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基本建成“十里文化圈”。
2月27日—28日 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确定之后10年全省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贫困居民显著减少。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3月 《四川省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办法(试行)》公布。明确四川在有条件的定居点建立幼儿园,解决定居点学前教育问题,同时加强定居点医疗室建设,保障偏远定居点牧民“病有所医”,免费向牧民开放文化活动室。
4月17日 省医改办公布,全省已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省参保人数达8515.17万,参保率达到96%以上。
4月28日 四川当时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四川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打通。
5月10日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发布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涉及四川5个市16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7万人。
5月16日—1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的五年,要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努力实现“三个翻番”⑥“五个提升”⑦的奋斗目标。
6月20日 全省山区及贫困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在剑阁县举行。会议强调,要培育农民增收支撑产业,确保实现全省农民收入5年翻番目标。
11月9日 《关于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发出。全省约有100万中职学生享受该项政策,四川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省。
2012年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在云南昭通启动。凉山州昭觉、布拖、美姑、金阳、雷波、越西、喜德、普格8个县被纳入乌蒙山片区规划,面积1.7万平方公里,涉及农村人口154.2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0.7万人。
2012年 四川国地税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245.4亿元。
2012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达到20307元。
2013年
1月9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29万人,1021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成,进入全民养老时代。
1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2月1日 全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试点乡镇建设启动。
2月9日 全省用时3年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
3月7日 《四川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实施。
4月9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全省到2015年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496万亩,补充耕地116万亩。
4月20日 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成立“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统筹指挥抗震救灾。
4月 全省电话用户总量达到7098万户,成为全国第6个、西部第1个用户总量突破7000万户的省份。
5月8日 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在成都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暨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
5月13日—14日 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
5月1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推动全省现代化进程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速。
6月4日 全省落实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要求强化各地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责任,确保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6月9日 全省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
6月13日 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对口援建机制,组织无灾、轻灾市和部分省内国有企业对口援建地震重灾地区。
6月18日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暨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和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
7月1日 “4·20”芦山强烈地震城镇居民过渡安置入住仪式举行,过渡安置工作自4月底启动以来,历经两个月全面完成安置任务。
7月6日 国务院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7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对口援建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和泸州六个市对口援建芦山、雨城、天全、名山、荥经和宝兴六个县(区)。
7月21日 四川省与交通运输部正式签署部省会谈纪要,决定共同推进“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重点支持涉藏地区通州府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7月29日 成都市龙泉驿区援助甘孜县公交车正式开通投运,甘孜州康北地区结束无公交车历史。
7月30日 浙川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会议暨《浙江—四川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成都举行。双方达成新一轮扶贫协作工作协议,自2013年开始,浙江省7个市、32个县(市、区)对口帮扶四川涉藏地区2州32县。
7月31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34条政策措施支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8月13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以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片区”为重点,共同推进四川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10月9日 《四川日报》报道,农业部和省政府日前签署《共同推进四川芦山地震灾后农业农村恢复重建的合作协议》。双方用三年时间共同完成“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农业农村恢复重建任务。
11月6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省要有72个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其中31个县(市、区)超过300亿元,15个平原县(市、区)将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1月28日 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2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意见》。
12月30日 乐山至自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跃上5000公里的大台阶,晋级全国六强。
2013年 四川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四川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20年)》。在全国较早全面启动小城镇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
2014年
2月28日 川西南山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召开。会议提出,川西南山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扶贫攻坚,确保农民收入年年有新提高、生活水平年年有新改善。
3月18日 川藏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甘孜州南部18.9万以及西藏东部50万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
3月1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7年,全省改造危旧房棚户区约150万户;2020年前,基本完成城镇现有危旧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
3月20日 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全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四川成为全国较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人口大省之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四川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大幅提高,2016年至2018年共出生272.1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提高0.75个千分点和0.68个千分点。
3月 省委组织部选派50名处级优秀年轻干部奔赴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四大片区”的34个县(市、区)挂职帮扶,助力当地扶贫攻坚。这是四川首次选派挂职干部帮扶“四大片区”。
4月30日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土地总面积48.61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12亩。
5月9日—10日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5月30日 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推进工作会议在西昌举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正式实施。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全面启动,凉山州精准识别贫困人口88.1万人、贫困村2072个。
7月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专项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瞄准扶贫解困,按“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要求,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7月1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提出公租房、廉租房制度并轨,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试点公租房“租改售”等。
8月1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的意见》。这是四川首次将扶贫项目审批权由省级下放到县(市、区),改革实施范围为全省21个市(州)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178个县(市、区)。
9月2日 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全方位并轨,建立统一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12月底前,所有市(州)、县(市、区)完成“两房”分配和管理并轨工作。
9月25日—26日 四川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助农增收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
10月1日 四川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上线运行。
10月17日 全省社会扶贫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并启动“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开通四川爱心扶贫网,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扶贫。
11月22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放宽除成都市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大中小城市。
12月26日 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拉开帷幕。
2014年 彝家新寨建设在大小凉山推进的同时,首次扩容至大小凉山以外的甘孜州和泸州、雅安、攀枝花、宜宾市,总投入2.31亿元,包括住房、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解决2172户住房、1155人饮水问题。
2015年
1月1日 全省征地补偿按新一轮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
1月13日 四川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成1700万余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数为14万余宗,基本完成两证的发证任务。
2月2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意见》。
3月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
3月19日 省政府公布《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这是四川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治理灰霾的专门规章。该办法于5月1日起施行。
4月17日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广元召开。会议提出,力争3年至5年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优势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
5月1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指导意见》,提出打破单位性质和职工户籍身份限制,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制度覆盖面。
5月29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决定向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同年11月,省委决定向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1个帮扶单位、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落实1名帮扶责任人,形成“五个一”帮扶力量。
6月1日 《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驶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7月7日 全省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为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2015年确定的四川1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
7月7日—8日 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7月28日 四川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并开通运行。
7月28日—29日 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在旺苍县召开。
8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幼教扶贫计划,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至2020年彻底化解了“入园难”问题,累计惠及55.6万余名农牧区儿童。
9月1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意见》。
9月2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
12月24日 全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人才培训会暨精准扶贫启动在成都举办。四川有10个贫困县入围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
12月28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对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强调,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推动“六个精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015年 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76.42岁,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持续保持。2018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1岁。
2015年 四川国地税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059.6亿元。
2015年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达到303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0247.4元。
2016年
1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
4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意见》。
5月12日 经过5年多建设,四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建成,5500个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197个监测预警平台当年汛期全部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对全省1.1万个受威胁较重的城镇和村落监测预警全覆盖。
5月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从5个方面制定19条具体措施。
7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全面回顾三年恢复重建奋斗历程,动员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投身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新征程。
7月27日—28日 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8月2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的工作方案,确定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7个市、35个县(市、区),分别结对帮扶涉藏地区、彝区45个县(市、区)。
9月9日 四川生态护林员政策全面启动。全省在88个贫困县启动实施,直接帮助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获得稳定收入立即实现脱贫。
9月12日 全国首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券在四川成功发行,为贫困户建房及后期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9月20日 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正式启动。至2020年12月,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专家队伍突破1.99万名、信息员队伍突破6.11万余名。
11月11日 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合作备忘录。
11月25日 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助推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总结会在广元市召开。
12月8日 乌蒙山片区脱贫工作推进会召开,乌蒙山(四川)片区2016年13个县实现减贫11万人,388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3%,达到退出标准。
12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12月30日—3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及《四川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
2016年 《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 年)》《成都平原城市群规划(2016—2035年)》《川南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川东北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攀西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编制完成。标志着四川省坚持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在空间布局上已基本成熟。
2017年
1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老区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月14日 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农业厅联合印发《关于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帮扶力量的通知》。
4月18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把旅游扶贫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到“十三五”末,全省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占全省脱贫任务总数的20%。
4月28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对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培养使用、奖励表彰、待遇保障、人文关怀和抚恤救助5方面出台22条细则。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大力推广以“全域统筹规划、市州统一打包、投建营运一体、收集处理一体、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广安模式”。
5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提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建设各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
5月10日 广播电视进涉藏地区寄宿制学校一期试点工程顺利完工。至2020年该工程共实施五期,惠及数万名涉藏地区寄宿制学校师生。
5月23日 成都市与川内贫困地区对接土地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市购买广元、达州、巴中、广安和凉山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共计1万亩,交易总金额达29.5亿元。
5月24日—27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五年,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
6月29日 全省川茶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工作会在旺苍县召开。
7月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
8月2日 全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旺苍县召开。
8月8日 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迅即成立“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迅速展开灾后救援工作。
8月15日 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要求,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
8月25日—27日 省政府、住建部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四川有20个特色小镇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入选数量连续两年高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
9月4日 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镇,突出宜居宜业宜商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9月1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
9月1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工作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
9月22日 《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发布实施。
9月25日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精神,对四川下一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9月25日—26日 大小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暨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西昌召开。
10月13日 四川省2017年脱贫攻坚奖表彰暨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10月2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南部县等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国家级贫困县南部县、广安市广安区和省定贫困县蓬安县、广安市前锋区、华蓥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11月7日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明确责任、找准问题、迅速整改、狠抓落实。
11月8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1月9日 全省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现场会在遂宁市召开,明确用5年时间,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省269.6万户农村土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工作。
12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凉山州禁毒防艾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为凉山禁毒防艾工作明确目标、思路,确保到2020年凉山地区能够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奔小康。
12月7日—8日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
12月11日 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对全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12月1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大力实施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
12月29日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猴子岩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至此,四川水电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在全国的占比超过1/5,居全国第一。
12月31日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雅安至泸定段并入四川高速公路网试通车运行。至此,全省21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7238公里。
2017年 四川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全省新型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达到30726.9元。
2018年
1月15日 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印发《四川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
1月2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改善竹区生态环境、促进竹区县域经济增长、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月12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以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出台一系列支持扶持发展造林合作社政策。
3月1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4月28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暨人居环境建设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4月 四川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138万户,成为西部第一个、全国第五个突破8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的省份。
5月27日 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省政府在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举行仪式,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6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产业和就业、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12个方面提出34条政策措施。
6月20日—21日 省委、省政府在西昌市召开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会议动员各方力量,集中合力攻坚,确保凉山州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月25日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以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6月29日—30日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月 全省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
7月1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省内7个市、35个县(市、区)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45个县(市、区)工作。
7月2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8月2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等1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沐川县、南充市嘉陵区、仪陇县、巴中市巴州区、马尔康市、汶川县、理县、茂县、泸定县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合江县、广元市利州区、南充市高坪区、达州市通川区、巴中市恩阳区5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8月1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8月17日 省农业厅等8部门联合出台《“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
8月20日 四川发行全国首只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用于泸县乡村振兴建设。
8月31日 四川省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9月1日 凉山州布拖县冯家坪溜索改桥项目、金阳县对坪溜索改桥项目完工,这是四川最后三个溜索改桥项目中的两个,至此,全省77座“溜索改桥”全部完成,499个村的10多万名群众告别溜索出行。
9月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0月1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
10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11月15日 四川省产业扶贫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署仪式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本次推介会以“投资扶贫产业·振兴美丽乡村”为主题,来自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企业、商会代表积极响应参与。在项目签署仪式上,签署项目92个,投资金额296.68亿元。
11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要求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
11月2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1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2月1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对考核对象、考核方式、考核指标等严格限定。
12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竹林面积增加到1800万亩以上,现代竹产业基地突破1000万亩,实现竹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
12月22日 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产销推介活动参展企业超过320家,共展出涵盖川酒、川茶、川果、川药等“川字号”品牌集群的1800余个特色优质产品,其中扶贫农产品400余个。这是“四川扶贫”标识产品首次亮相京城。
12月29日 省医保局、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局联合印发《四川省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018年 全省税务系统征收税款突破5000亿元,达到5387.7亿元。
2018年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0000亿元台阶,达到4290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达到51556元。
2019年
1月5日 全省推动彝区、涉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强化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攻坚力度,齐心协力、朝夕必争,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坚决攻克彝区、涉藏地区深度贫困堡垒。
1月23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大会在成都召开。
3月1日 省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有关政策的通知》正式执行,拓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实现统筹区内家庭成员互济共用。
3月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
4月1日 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
4月11日 四川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宜宾市高县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工作,打好涉藏地区、彝区堡垒攻坚战、均衡发展收尾战、控辍保学歼灭战、办学条件达标战、队伍建设持久战、职业教育提升战、对口帮扶协作战。
5月17日 汶马高速公路实现分段试通行,从而结束马尔康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
5月29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优秀农民工成为主体,着力打造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带头人队伍。
5月30日 省卫生健康委联合18个省级部门印发《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
6月6日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决定将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排查整改作为四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选动作之一。
7月12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握形势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
7月17日 四川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厕所革命”工作检查实施办法(2019—2020年)》。
9月16日 甘孜州甘孜县格萨尔机场首航成功,标志着甘孜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三个民用支线机场的市州。
9月24日 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
10月24日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诞生。
11月11日—12日 四川省城镇棚改项目工作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脏乱差棚户区,重点安排50户以上集中成片且群众意愿强烈的棚户区改造。
11月21日—22日 四川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11月25日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11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等18个具体行动,助推健康四川建设。
12月6日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
12月8日 第二届四川扶贫标识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展销推介活动共展出超过260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其中四川扶贫标识产品超过800个,共有215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签约金额67亿元。
12月11日 全省2019年度75个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全省历时四年的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正式收官。2016年来,四川先后共安排省投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299个,涉及12个市(州)52个贫困县1261个村,直接受益的贫困地区群众超过153万人。
12月19日 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通乡硬化路路面铺筑全面完成,至此四川全面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
12月23日 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标志着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正式开展,此举将方便西南片区2亿群众。
12月30日 省通信管理局消息,2019年全省完成最后450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任务。至此,四川实现4.7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光纤”。
12月31日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峡谷摆渡车开通,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打通对外通道的建制村,标志着凉山提前一年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
2019年 四川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省减税降费218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709亿元。
2020年
1月14日 四川省召开粮食安全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不断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1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
1月24日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应急委员会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1月25日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Ⅰ级响应措施》。
1月26日 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府成立指挥部负责处理具体工作。
2月25日 除甘孜州高风险地区保留4处检疫站点外,四川全省全部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应开尽开、应通尽通、应撤尽撤”,交通运输秩序有序恢复。
2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有序组织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统筹打好“战疫”“战贫”两场硬仗。
3月5日 省医保局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在全省20个统筹区开展阶段性减征职工医保费工作。
3月6日 2020年全省有效应对疫情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行。
3月11日 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全省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
3月1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3月26日 2020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挂牌督战动员会在成都召开。
4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
5月10日 四川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首批住户。安置点位于昭觉县城附近的城北乡谷都村、普提村等村,安置来自全县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3900余户18000余人。
5月29日 省通信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5月底,四川通信业圆满完成通信专项扶贫任务,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100%通光纤、100%通4G网络的“双百”目标;全省21市(州)实现有5G网络覆盖,提前完成2020年年度目标。
6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6月9日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6月11日 省委、省政府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在西昌召开。会议强调,要在总结前一段挂牌督战成效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拿出务实举措,以决战决胜精神状态全力冲刺,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6月30日 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推动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6月 凉山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完成,标志着四川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37.93万户、136.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应搬尽搬。
7月10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7月21日 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工业挑起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
7月30日—31日 四川省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发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20—2025年)》。
8月4日 《四川省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公布。
8月17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自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四川共启动5次Ⅱ级防汛应急响应。
8月18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这是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四川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9月9日 全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暨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对全省农业农村投资、金融支持“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9月24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同年,全省新开工改造4221个城镇老旧小区,涉及46.20万户,规模居全国第三位。
11月1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面清零。
12月2日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和人民群众生命线。
12月3日—4日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月8日 四川工会保障关爱“八大群体(快递小哥)”、参与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会在成都召开。
12月16日 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专家服务团、四川农民工法律维权服务团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两个服务团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12月21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
12月24日 全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发布消息,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16480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能就业的全帮扶、该参保的全参保”任务,实现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双百”目标。
12月31日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正式通车,成为成渝间继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遂渝高速后第四条直达高速公路。
12月 截至当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8591.68万人,参保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三年实现贫困人口100%参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 全省税务系统办理减税降费2697亿元,惠及260余万户市场主体。
2020年 四川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全国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2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29元,比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提高6.4和7.1个百分点。
2021年
1月4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明确实施六大便捷行动,提高川渝两地人民群众便捷生活水平。
1月6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网站近日发布《四川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
1月8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西南五省(区、市)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正式开通运行。
1月19日 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5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2020年,四川全面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定点帮扶5县17乡24村全部脱贫摘帽。
1月22日 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新增绵阳、乐山、眉山3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至此四川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14个。此外,2020年四川优良天数率达90.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实现“五连增”。
2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2月23日—28日 2000名川籍农民工免费乘坐20架返岗专机,前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务工。这是四川首次大规模集中组织专机运送农民工返岗,在全国范围也属首次。
2月25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凉山州三岔河镇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此外,四川98名个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74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同日 四川省交通强省推进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居全国第三,覆盖所有市(州)和136个县;内河航道总里程全国第四;铁路运营里程达5312公里,居西南第一,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125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数量居全国第三。
3月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
3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等8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5G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2021年1月底,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3.9万个,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
3月29日 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20年,全省共查办欠薪案件680件,为1.47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79亿元,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7%、14%。
4月2日 省委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工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改革动力和支撑。
4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凡与村(居)民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事项可列入服务范围。
4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
4月22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议强调,要总结用好脱贫攻坚经验启示,在新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不懈奋斗。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印发《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实施方案》。
4月26日 四川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2020年人民群众对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满意率达97.54%。
5月1日 四川首部保障粮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5月8日 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发展治理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实实在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聚焦聚力推动凉山州安置点后续治理。
5月14日 省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5月24日 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日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增加325.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0.4%。四川常住人口8367.5万人,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人口比重5.93%。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093.8万人,其余20个市(州)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
5月2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
6月6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完成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及区划,完成58个受地质灾害威胁县城综合整治,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减少受威胁人数45万人左右,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隐患风险。
6月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日前联合印发《四川省5G网络建设及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根据《行动计划》,2023年底,全省将建成5G基站15万个。
6月10日—11日 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在凉山州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6月11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6月15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月16日 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正式投产发电。至此,乌东德水电站按期实现全部12台8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目标。
6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凉山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帮扶等9个方面支持政策。
6月25日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在泸州市正式启动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途经内江隆昌市,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叙永县,先后跨越沱江、长江,南至在建叙毕铁路叙永北站,将与在建叙毕铁路、毕黄铁路、规划黄百铁路贯通。
6月27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项目,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
6月28日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同日 绵阳至泸州高速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开通运营。绵泸高铁是四川境内第一条时速250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泸州自贡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形成了川南地区半小时、川南至成渝两地1小时交通圈。
6月29日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
6月30日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杨房沟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工程总投资约200亿元,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是国家清洁能源重大工程、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
①1988年,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②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包括杂费、信息技术教育、取暖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③岷江、沱江、嘉陵江。④即专项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即现有农地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⑤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 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⑥是指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⑦是指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和扩大承接重大产业转移、直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优势;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全省保持和谐稳定。
(执笔人:谢海彬 刘海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