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抗战时期,朱自清在成都度过了怎样的岁月?
抗战时期朱自清在成都度过了怎样的岁月
说起朱自清,在人们的记忆中就会出现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一袭长衫,一副深度眼镜……典型的20世纪30-40年代文人形象。
朱自清
1938年,朱自清携家眷到了云南昆明,并就任西南联大国文系教授、系主任。1940年5月是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当时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女士(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曾师从于齐白石、寿石公等艺术大师,专攻工笔画,她性格开朗活泼,是当时成都有名的画家)带着孩子从昆明回到了老家成都,经亲属介绍和帮助,在位于现成都市锦江区宋公桥街原东门外报恩寺一居民院的后院建了房。
朱自清与陈竹隐
据朱自清的邻居回忆:报恩寺是一座尼姑庵,坐南向北。居民院面向出东门的大路,门内有一口古井,井旁有一颗大柳树,里面是传统的两进庭院,前院住满了贫苦百姓和逃亡的人家,穿过前院可见几丛竹林和几颗橘树。朱家住的是林边新搭建的三间茅草屋,泥土地,竹篱泥巴墙,茅草顶,阴暗潮湿,冬冷夏热。这里条件艰苦,特别是下雨天,屋里、屋外全是稀泥,屋顶还时常漏雨。这里和北平清华园北院16号的独门小院、窗明几净的西式洋房相比,有天壤之别,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安身的家!
回到成都后,朱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连续的搬家把仅有的一点积蓄已经耗尽,家庭生活主要靠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的一点薪水。而当时,大批流亡民众涌入四川,人口暴增,生活物资匮乏,导致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朱家生活非常艰难。
张漾兮版画《抢米》
朱自清曾多次回到成都与家人团聚。其中居住最长的一次是1940年暑假起的按例休假,他在成都住了一年。1940年,四川遭遇大旱,久旱成灾,粮价大涨,一些官僚富商乘机大发国难财。1941年春夏之交,成都及其周边县、乡饥饿的穷苦百姓被逼铤而走险,群起造反,抢米仓“吃大户”。纷乱的现实和自身生活的艰难,强烈地刺激着抗战以来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朱自清。这一年,朱自清这个充满书卷气的文人、学者,在成都真正接触到了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了解到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激发了他奋起抗争黑暗现实,追求民主自由的决心。
朱自清治学严谨而勤勉,在成都休假的一年中,他坚持进行学术研究。撰写了《经典常谈》,该书在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发行的《国文教育丛刊》印行。时任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门委员的叶圣陶称赞说:“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当年朱自清还与叶圣陶合作编写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这两本中国国文教育的基础工具书,该书1942年、1943年先后由国发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发行。这些中学语文参考书和学术著作,通过若干代表性文章的详细解读、注释,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便青年学习中国古代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典常谈》
朱自清在成都期间经常与流亡在四川的叶圣陶等好友以及知识界的学者交往。他们携手登临望江楼,远眺破碎河山,欷歔成涕;徘徊草堂竹林,躲避日寇空袭,满腔悲愤;相聚武侯古祠,共话还我河山,群情激昂;相约少城茶园,畅谈民族复兴,满怀激情。此时的心情正像蜀中秋冬的天幕,淡日疏烟,充满着无限地惆怅,又满怀着希望。
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成都,成都市民举行了盛大的狂欢晚会。当晚,在成都度假的朱自清,不顾衰弱的身体,兴奋地走上街头,走进了欢庆的人群,庆祝这盼望已久的胜利。八年抗战,带给我们民族的是屈辱和动荡。朱自清饱尝了离乱的滋味和由北向南几千里的流亡奔波,背井离乡,这种日子终于结束了,他由衷感到这是我们民族昂首挺立的日子,是我们民族的胜利。
李公朴、闻一多
然而,1946年7月11日、15日,民主斗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消息传出,举国震惊。8月18日朱自清在成都各界人士举行的“李公朴、闻一多追悼大会”上,报告了闻一多的生平事迹。会前风传有特务捣乱,有人因而却步,而朱自清无所畏惧,毅然前往。他的报告真切感人,向反动派发出了愤怒的呐喊,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事后,朱自清还奋笔写下了《挽一多先生》的诗: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
照见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
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原载《锦江记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方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