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上世纪70年代,广汉农民一年到头干活仍吃不饱肚子 一场被“逼”出来的农村改革

来源:2021042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29 09:42:07 浏览次数: 【字体:

金鱼镇凉水井社区居委会小院里,反映当年金鱼公社改革探索的壁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余如波摄

俯瞰金鱼镇上岺村。 金鱼镇政府供图

蹲点点位

广汉金鱼公社(今广汉市金鱼镇)

历史评价

1978年,广汉金鱼公社在全省率先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后,包产到组的改革迅速在全省推开。1979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肯定了金鱼公社这一改革。金鱼公社的改革是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一样,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

4月16日,广汉市金鱼镇凉水井社区,71岁的社区居民叶常理早起上街买菜,顺便从屋旁摘回不少新鲜的樱桃和柑橘。

直至今天,这里的一些居民也很少意识到:这片土地,曾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叶常理,便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叶常理担任原广汉县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今凉水井社区)六队会计。1978年,广汉县在金鱼公社推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改革试点,即每个组在完成产量指标后,超产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该组社员,把生产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农民。这一实践,后来成为向全国宣传推广的农村改革经验。□周玉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余如波宋开文

“干多干少没区别”

口粮成问题百姓饿肚皮

凉水井社区居委会小院里,一幅壁画引人注目。画面正中,工作人员围桌而坐,桌上摆放着算盘、账本等,而周围村民围在一旁,或手持旱烟,或安静等候。画面上方,写有“农村改革,包产到组,敢为人先,勤政为民”16个隶书大字。

壁画将时光拉回到40多年前。上世纪70年代,叶常理担任金鱼公社十一大队六队会计,至今,他仍对当时的劳动场景印象深刻,“社员出工由队上的记工员‘画圈圈’,工分标准是事先确定好的,于是‘出工一窝蜂,下田磨洋工,产量搞不起,百姓饿肚皮’。”

“干多干少没区别”带来的结果是,社员看起来一年到头都在干活,工分也挣到了,但粮食产量却上不去,工分不值钱,连口粮也换不回来。

叶常理提供了一组“寒酸”的数据:当时,金鱼公社水稻亩产仅五六百斤,小麦亩产四五百斤,油菜亩产仅100多斤。扣除交给国家的公粮和集体提留等,社员每人每月到手的应分粮只有二三十斤,一些困难户甚至需要向国家借救济粮。

在他的记忆中,公社社员饮食普遍缺少油水,半年才能碰一次荤腥。

从全广汉来看,1976年,公社社员人均年收入(包括现金分配和实物分配收入)为78.38元,比1966年仅增加0.25元,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几乎是负增长。其中,社员现金分配收入降至196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仅13.31元。

从分田埂到分土地

“自下而上”走出新路子

形势所逼,金鱼公社开启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

1976年,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九队悄悄把生产队所有的田埂分了,社员拥有田埂的经营权,收成归个人所有。九队队长张德江一家分了1.8亩的田埂,大春和小春各收了几十斤油菜和黄豆,有效改善了生活。

叶常理所在的六队,也召集社员们抓阄承包田埂,“悄悄咪咪分下去”。田埂约一米来宽,能栽点作物。叶常理抓阄抓到4块田埂,“种了黄豆、蔬菜等补充口粮。”黄豆成熟后,叶常理第一次给孩子做了豆腐,儿子叶万建不光吃完,还把碗底舔得干干净净。

不少人明白,问题的症结在于“本来让群众搞就能搞好,关键就是不敢让群众自己搞”。在当时,“自己搞”意味着动摇生产队这一基础,是个“大问题”。时任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请示省委后,得到了可在当地“搞试点”的批示。

1978年初,金鱼公社在全省率先推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每个组在完成产量指标后,超产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社员。这就是后来风行于许多地区,被称为“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初始模式。

于是,九队在此前“分田埂”的基础上,把土地一分为二:每户1分秧亩田、4分口粮田,由社员自行组织耕作,余下仍为生产队的集体公田。当年“秋后算账”,口粮田花费的肥料、工时都不如公田,产量却差不多比后者翻一番。

“分组作业”提振积极性

一年增产500余万斤粮食

全新的生产制度,极大提升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金鱼公社十一大队六队分成了两个组,由各自的组长带队抓生产,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当时的一组组长徐必琼说,“分组作业”明确了每名社员的责任,“有的挖土、有的播种、有的担粪水,总之有了分工”,谁在偷懒一目了然。

“每个组的‘摊摊’划小了,每个人的活路由组长定,一个人耽误干活,会影响大家挣工分。”徐必琼介绍,六队还明确,一旦增产,便给予组长和相关负责人一定的粮食、工分奖励;产量没搞上去,责任人受罚,扣减粮食和工分。

效果如何?叶常理从柜子上方拿下一个编织袋,里面珍藏着他担任公社会计时的一些资料,其中一本笔记中记载:(19)77年,237900斤;(19)78年,292323斤。这意味着,依靠上述激励政策,1978年,六队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增加54423斤,平均每亩增产超300斤。“当年,每个社员多分了200多斤粮食。”

1978年秋天,一份金鱼公社的“包产到组”情况报告交到常光南手中:2万多亩土地,增产了503万斤粮食,每亩平均增产超200斤。

1978年12月、1979年2月,《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先后刊文,介绍金鱼公社经验。1979年10月,四川省委发出100号文件,在全国最早提出“可以包产到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实行奖赔责任制”。到1982年底,四川农村已有近98%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组、包干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迸发。

改革精神薪火相传掀开农旅融合“新篇”

□周玉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余如波宋开文

40多年前,原广汉县金鱼公社十一大队(今凉水井社区)率先“包产到组”。勇立农村改革潮头的金鱼镇,地处成都平原核心区和都江堰灌区,如今,这里拥有连片成规模的高标准农田。

金鱼镇党委书记王一介绍,通过农业企业、种植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流转承包,全镇土地流转率达90%以上,“现代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最大潜能。”王一说。

改革精神薪火相传,近年来,金鱼镇掀开农旅融合“新篇”。2020年底,广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相当一部分就在金鱼镇境内。依托这块“金字招牌”,当地突出“万亩良田”产业特色,推进农业与旅游、人文、教育等融合,通过创意农业实现“产业+”发展新模式。

位于上岺村国家级现代粮食示范区核心区域、预计将于6月开放的稻香公园,就是一处新的乡村旅游打卡点。其中的产业链展示中心建成后,可以通过控制生长环境,呈现粮食作物育种、育秧、扬花等各个生长阶段,展示其从种子到餐桌的蜕变过程。

稻香公园绿道两旁,还将按季节轮种彩色小麦、水稻,摆设稻草人、稻草景观等,增加田野的趣味性。“公园里30多亩水稻的育种、插秧就由我负责。”种粮大户武代华兴奋地表示,尽管这看起来只是一笔“小买卖”,但在稻香公园开放、吸引更多游客和业内人士到来后,自己的产品、服务就多了一个展示平台,有助于塑造品牌。

土地改革陈列馆、都江堰微缩景观、稻香研学院……稻香公园功能区“拼图”正一步步完成。通过深挖农业附加值,打造成“观、学、耕、戏、养、憩”一体的农旅深度融合园区。

来源: 20210429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