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李昌文 ‖ 中国制取沼气第一村:中江县沼源村(上)

作者:李昌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11 15:25: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制取沼气第一村:中江县沼源村
(上)

李昌文

一、沼气发源地的精彩故事

火,是被人类征服的第一个自然力,从此,人类告别了居住黑暗山洞、茹毛饮血、吃生食的时代,逐渐走向光明与文明。从远古燧石生火、钻木取火的神话,到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的应用,人类为了“火”这种能源的来源和利用,曾经历了几十万年时间的探索努力。

沼气,这种可产生蓝色火焰的清洁新型能源,就是人类这种探索产生的伟大成果。1866年,美国最早发现沼气。1920年,我国台湾新竹人罗国瑞开办的上海瓦斯公司已开始制取和使用沼气,这以后便沉寂了半个世纪。而上世纪70年代,这朵飘忽跳动的小小蓝色火焰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重新燃起,曾经一度时期,燃遍了神州,在全国农村地区掀起了第三次燃料革命运动。
中江,四川中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县,由古飞乌、铜山、玄武三县渐次合并而成。这块2200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发现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塔梁子崖墓群,在南北朝时期诞生了光耀中国文学史册的《绵州巴歌》;在五代前蜀时期产生了声闻朝野的黄鹿真人骑鹅升天的神话。她孕育了北宋蜀中状元苏易简、爱国诗人苏舜钦、乾隆帝师孟邵、宁波战役抗英烈士雷正芳、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特级英雄黄继光、航天科学家邓小刚、海空卫士赵宇等。著名诗人王勃、杜甫、范成大、李调元曾寄寓县内,留下诗文名篇。
中江县盛产丹参、白芍、桔梗等道地中药材,永安柚脆甜可口,银丝挂面飘香海外,菊花奇石天下称赞。粮、油、肉产量分别进入全国百强县排行榜,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中江县瓦店乡凯江大回湾春色(唐雅冰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沼源村,属中江县中部地区龙台镇的浅丘山村,老地名陈家花园,因当地陈姓人居多,民国时期大地主陈前东在院落内种有奇花异草而得名,建国后改名龙台公社五大队。1984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中江县地名领导小组本着“既尊重历史、照顾当地人民习惯,又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原则”,根据该大队在全国第一个制取沼气的实际情况,将五大队定名“沼源村”而载入《中江县地名录》。而沼源村得名的背后,却藏着许许多多丰富动人的传奇故事。
据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编纂的《四川省沼气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记载:20世纪60年代,四川省最早研究、推广沼气的有3人,其中被列为第一人的,就是中江县龙台公社五大队二生产队的陈锡祜。
陈锡祜,1922年出生于一个开明地主家庭,从小聪明懂事,很讨乡邻喜欢,读书一路顺畅,考上了东北大学工学院(抗战时期校址内迁三台县)理化系,因多种原因肄业,后出任大镇(民国时期龙台镇称大镇)国民中心学校校长。中江解放后,被调到县粮食局负责会计与物价统计工作。陈锡祜身材高大,爱好体育运动,1953年,他参加一次篮球比赛而耽误了下发上级的粮食紧急收购调价通知,造成一次大的工作失误,被定性为“双料坏分子”,判处三年徒刑,刑满后回老家龙台镇农村当农民。

土法制取沼气第一人陈锡祜(图片来源:德阳日报)

1958年,喜欢学习钻研的陈锡祜从书店买得一本《时事手册》,书中印有毛泽东主席在武汉参观沼气的照片,上面有醒目题词:“这要好好地推广!”有一定科学知识的陈锡祜不禁认真地思考起来:沼气能煮饭、照明,又能代替其他动力,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推广利用?既然污水、粪便中含有沼气,那么通过人的努力,能不能再生产出沼气来呢?他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践,经过了几年时间的产气、燃烧试验等艰苦的探索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建池规律和基本技术。
20世纪50年代,阶级斗争这根弦是绷得紧紧的,陈锡祜不敢“乱说乱动”。到了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公共食堂”解散了,重新恢复了各家各户的生活模式,可是生活燃料十分短缺,老百姓拿什么烧火做饭呢?现实困难催促着陈锡祜加快研究沼气的步伐。白天,他老老实实地参加集体劳动,到了晚上,就偷偷地同两个儿子扛着秧盆、塑料袋到堰塘边、污水沟、露天粪池去采集沼气。
1963年1月,经过锲而不舍地多次试验摸索,陈锡祜成功地用粘性土做成了土炉具、土灯具及世界上第一口条石结构的水压式气池,万事俱备。当时,产气的池子找不到模式,按书上说的做,不仅技术简单,但一个池子要花费几千元,多数农户无法承受,这也是1958年沼气在全国推不开的一个原因。池子要建成功,关键是要密闭不漏气,进料口、产气池、出料口连体,适宜做成长方形。没钱请石工,他便同儿女们上山拓取石头;买不到水泥,便用粉碎的红砂石混合石灰、细瓦灰代替。这样,他把房屋后老阳沟改造成一口约4.3立方米条石结构的“水压式”沼气池。他们把稿杆、青草、人畜粪便投入池子,不久便产出大量沼气来,一家8口人,除每天煮三顿饭外,晚上还能照明。
1963年元旦节当晚,陈锡祜和大儿子陈志操在堂屋明亮的沼气灯下用花生米、糖果喝酒庆祝,结果父子俩双双喝醉。由于沼气灯的火焰是白色的,当时一些不懂科学知识的农民便称之为“鬼火”,说晚上从陈锡祜家门缝里飘出来的灯光白惨惨的,肯定是妖术,把中学的电偷到他家来用。“文革”期间,村上召开批斗大会时,竟把“煽阴风,点鬼火”的帽子扣在了陈锡祜的头上。1963年,中江县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他“偷电”,把他抓到龙台派出所审讯,弄清情况后,那位干警讽刺他不配搞科学实验,并警告他不准再到田里、粪坑里去收集沼气,因为那也是公家的。“文革”期间,一群红卫兵闯进他家,砸碎了他和儿女们辛辛苦苦制成的土灶具、土灯具。警告说:“再搞鬼火,小心捶你!”
队里的社员们知道陈锡祜家发明沼气煮饭、照明后很是羡慕,军属杨大婶等各家愉偷地请陈锡祜帮助建池子,并用上了沼气煮饭照明。消息很快传遍邻近社队,群众强烈要求到陈锡祜家里参观,龙台区公所、龙台公社的领导因为陈锡祜的地主出身问题很是为难。也有好心人为陈锡祜担心,劝他“不搞沼气为好,太冒险了,要惹祸!”可他坚定地回答说:“搞沼气,不是点鬼火,而是为民造福!”
1968年,“文革”进入大批判阶段,大队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对陈锡祜进行批斗,要他向人民请罪,交待所谓偷电向台湾发报的罪行,整得他身心疲惫不堪。“文革”时期,中江武斗之烈,全川闻名。龙台公社武装部长和一名生产队长先后被对立派处决,公社书记被迫上吊。一天晚上,陈锡祜的妻子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地哀求道:“我求求你,看在几个娃娃的份上,不要再搞沼气了,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咋个活呀!”6个儿女齐刷刷地站在他面前,抹着眼泪。陈锡祜咬紧嘴唇,把泪水往肚子里咽,他负疚地看着女儿陈小英,这个目清眉秀的大姑娘,因为“成份高”,没人敢提亲,又看了看大儿子陈志操,因为跟爸爸去田野收集沼气,被怀疑偷了公家东西,失去了升学机会……但陈锡祜斩钉截铁地说:“我这半辈子已是遍体鳞伤,一息尚存,就靠了这团蓝色的火焰,黯淡的生活才有了点光亮。我搞沼气是鬼,不搞,还是鬼!干脆破釜沉舟,搞出个名堂来洗刷罪名,一家人也少受些罪!”陈锡祜的话,把全家人都镇住了。
中江县革委派血防工作组组长陈德(后任县卫生局局长)下去调查陈锡祜搞沼气的事,想弄清事情原委。陈德走访了该生产队的一些社员,并到陈锡祜家实地查看。在与陈德等人座谈时,平素看似呆滞少话的陈锡祜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两眼炯炯有神,脸上泛着红光,完全忘了自己“地主、坏分子”身份,他从甲烷分子式说到有机物的细菌分解,再经细菌作用生成甲烷的过程;从有机质还田变成植物养分,再谈到密闭发酵杀灭寄生虫、消灭细菌防病的作用……3个小时过去了,陈锡祜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听得陈德等人心旷神怡、热血沸腾。陈德诚恳地说:“不管你历史上犯过什么错误,只要你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就能将功补过,这是党的政策。”
陈德向县革委的领导们作了情况汇报,但鉴于陈锡祜的地主成份及劳改事实,大家都不好正面表态。中江县土生土长的中共老地下党员、县革委主任王德立(后任中共绵阳地委副书记、绵阳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抽一个夜晚的时间,冒雨到龙台实地核实考察后认为:陈锡祜发明的沼气,能解决老百姓煮饭缺柴、照明无油的困难,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随后王德立作出批示:“无论陈锡祜家是什么成份,只要对群众有好处,就可以支持推广!”
鉴于群众要求参观学习建沼气的热情无法阻止,于是,龙台公社和大队领导研究,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叫陈锡祜帮助五大队民兵连长曾才福家建一口沼气池,作为群众参观的样板池。
在中江县革委支持下,陈锡祜的沼气发明由地下转入公开,迅速在中江及周边县农村兴起了一股建造沼气、使用沼气的热潮。1970年,中江县革委机关建成一口演示参观用沼气池,用沼气烧开水招待客人。1972年,全县建成沼气池3万余口,龙台、回龙、集凤、凯江4个区的乡镇农村基本实现沼气化,并向周边县输出技术。
1972年9月21日至10月6日,“四川省中江、绵竹沼气现场交流会”在中江、绵竹两县召开,全国有关部门、全省3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龙台公社在大会上作了《土法办沼气,好处实在多》的大会发言。紧接着,11月4日至9日,“全国沼气经验交流会”也在中江隆重召开,中科院、农业部和25个省、市、自治区的10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在大会上讲话,中江县革委主任潘吉先作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人民办好沼气》的汇报发言,会场上响起长时间热烈掌声。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到龙台公社五大队陈锡祜等农户家现场参观沼气利用情况,并参观了县城的沼气展览馆、集凤公社拱桥大队的“三结合”沼气池及大队沼气动力加工房,用柴油机混合沼气带动加工机械发电,打米磨面,在县人民银行观摩用3马力汽油机燃烧沼气带动抽水机具,县农机公司用5马力柴油机混合沼气燃烧带动抽水机灌溉,农机厂用混合沼气焊接和切割金属。

1972年,参与拍摄沼气纪录片的中江县龙台公社5大队2队团员与民兵(张辉 供图)

同年,峨嵋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先后到龙台公社五大队拍摄科教片《土法制取沼气》,纪录片《蓝色火焰》。沼气的星星之火,又在中国西部的中江县重新燃起。中江研制的莲花式沼气炉、土陶制品沼气灯在四川全省推广应用。1973年,到中江县参观沼气的各地干部群众达6万多人,访问信件像雪片般飞来。中江县大兴沼气建设的消息引起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李肇中的注意,他专程到中江县龙台公社、集凤公社等地蹲点两个月,走村串户了解情况,深度挖掘采访,收集资料,写下数本采访笔记。1973年初,《四川通讯》发表了《要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办沼气》的短评,转述了一位中央领导对中江县工作的高度评价:“这是给全国人民送的一份厚礼!”1973年8月10日,《四川日报》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大办沼气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隆重介绍中江县农村大办沼气的情况。

1966年,四川省中江县社员陈锡祜建的沼气池和研制的灯、灶具模型(中江县委党史办 供图)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显要位置刊登《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碳,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煮饭不用柴和碳,点灯不用油和电”——四川省中江县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利用沼气的调查》两篇文章,陕西、湖北、江西等各省报纸、电台纷纷转载、转播。第二篇文章写道:“第五大队历史上是个缺柴区。以第四生产队为例,在办沼气之前,72户社员中,除一户篾匠外,家家户户每年都缺三、四个月燃料,全队每天用于砍柴割草的劳动力达20多个。一到缺柴季节,贫农社员包素元老大娘总是天不亮就动身,到二三十里外的地方去捡柴,天黑才回来,一天捡的柴,只够家里烧两天。她家每年还要买几百斤煤,才能满足一家人煮饭烧菜的需要。这种情况,既妨碍集体生产,增加国家的煤炭生产、供应压力,也使社员家庭收入相应地减少。”
从1958年“大跃进”运动起,中江与全国各地一样,砍伐林木大炼钢铁,或作炊事燃料,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18.7%迅速下降到8.4%。因为办大食堂燃料不足,许多地方连农民住宅的木料、家具也被毁坏充作燃料,或作农业生产“大兵团夜战”的照明火把。
在陈锡祜水压式沼气池发明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大队党支部、龙台公社党委、龙台区委把办沼气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当地石料丰富的特点,发动群众“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社员在整块山石上凿出沼气池,不但密闭性能好,还节约了50%的造价。
为大力发展沼气,龙台区还出台了几条优惠政策:比如,只要是修沼气,一家人可免一个主劳十天不出工参加集体劳动;每家修沼气池,集体供应50斤水泥;修好沼气池的,原来必须交集体的人畜粪便、青草等肥料,可不交生产队,留着自用发酵产沼气;建池资金有困难的,生产队可借给部分资金。
1974年,中江县革委也出台了扶持沼气发展优惠政策。省委书记杨超多次到中江龙台农村考察,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协调省、地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中江办沼气的物资、资金困难。

1972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同志(左二)在中江县革委主任潘吉先(右二)、龙台区委书记谢长华(右一)陪同下,参观龙台公社朱显和家的沼气池(李昌文 供图)

中江县的社员们跟着陈锡祜学习,自制炉具、灯具,几乎每个家庭都修建了一口1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从此用上了沼气煮饭照明,再也用不着为拣柴、运煤而劳碌奔波。由于煮饭时间缩短,煮饭人手减少,妇女们也腾出了更多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学龄儿童也减轻了拣柴负担,有更多时间看书学习。每个家庭年均每月可节约300多斤柴草,节约一斤多照明用的煤油。陈锡祜所在的五大队第二生产队18户社员办了沼气一年后,生猪养殖由32头增加到48头,每年增加肥料6万多斤,增加了1500个劳动日,节约煤炭1.7万斤,节约煤油1800斤。中江大办沼气后,全县农村基本消灭了钩虫病、血吸虫病,森林覆盖率1985年恢复到16.5%,1995年恢复到21%,2000年达到3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锡祜30多年的冤情终于澄清,有关部门恢复他的政治名誉,陈锡祜担任了县沼气技术协会顾问。1980年,在中江县科技大会上,陈锡祜受到中江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县委书记万克俭说:“科技工作者要用科学知识直接为生产、为群众生活服务,中江县和国家需要更多的陈锡祜。”后来,陈锡祜先后被选为中江县政协常委、德阳市政协委员。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昌文,德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曾任中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中江县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中江县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其新闻文学作品曾获全国党报社会新闻大赛二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四川省第十六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星堆文学艺术奖、德阳市首届散文奖、中江县文学艺术奖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昌文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