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米瑞蓉 ‖ 过年趣事——老成都记忆(二)

作者:米瑞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05 15:46:50 浏览次数: 【字体:

过年趣事

——老成都记忆(二)

米瑞蓉

说到过年,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兴奋,更多的是一种对家人团聚的憧憬,也是一种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于孩子们来讲,那就是“长岁”了!

说到“长岁”,也就一定要说到过年给孩子们压岁。说来压岁钱,历史可就长了,有说最早起源于唐朝宫廷之中,当时宫中有零钱之风,没到春日,便三五成群掷钱为戏。

诗人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末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

到了明清,就更为甚之,压岁钱也多为给孩子们的“长岁”之说,大多是用红线穿着铜板给孩子们。到了民国,便是用红纸包了钱给孩子们。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女孩手拿红包的照片。

上集说到我们小时候过年夜就盼着两件东西:一个是新衣服、新鞋子 ;另一个便是压岁红包。虽说衣服总不能合身如愿,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下一个礼物的期盼,那就是压岁钱!

压岁钱在年三十晚上对于我们孩子也是一个悬念,因为父母一定不会在我们入睡前交给我们。爸爸说:压岁钱就是给你们压岁的,要等你们睡着了以后爸爸妈妈会把钱放在你们枕头下面,你们枕着睡一晚,明天眼睛一睁开就可以摸到枕头下面的小红包了。

每到年夜,虽是灯光昏暗,但一家人围着火盆吃着瓜子糖果,倒也开心得很。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年三十是要守岁的,要到了初一的凌晨才能睡觉,但孩子们总是惦记着明天早上的红包,加上本来也架不住瞌睡迷糊,那时也没有电视看,所以总是早睡了。睡觉前总是惦记着说要在半夜醒来就摸出来看看有多少钱,其实孩子就是孩子,半夜哪里知道醒啊!睁开眼就是初一早上了,打开小红包,其实不过一两块钱罢了,在那时可是大用场啦!出门买糖,买蘸着红油的大头菜,再做到小人书店去租上几本小人书想看多久就多久!当然出门前要吃上一大碗汤圆。

说到汤圆,可是要讲一讲,那时的汤圆可不是买成品的,从汤圆面到汤圆心子,都是自己在家里做。

在过年前一周,就要开始泡糯米,糯米贵也还要定量供应,于是糯米里要掺上一些大米。泡上几天就要把它磨成湿粉,磨盘是邻居互相直接借的,你家今天磨,我家就明天磨,米里带着水,磨出来的汤粉接着装在一个布做的面袋里,磨完了就吊起来滴水。磨糯米粉时也有讲究,水少了推磨的人磨起来费劲儿,水多了在潮湿的冬季总是晾不干,所以磨米粉时大多是两三个人换着上,一人推磨,一人往磨里加泡过的米。磨完了还不忘加点水冲洗磨心里的残存米汤。

取下麻袋吊起来滴水,有时还要用重物压着,让水份尽量除去。一两天后便掰成一块一块的放在簸箕里晾晒,其实成都的冬天哪里来太阳?晾不干就长毛发霉了,即便是发霉了也绝不会丢掉,没有选择凑合吃,最大的悲哀就是周一煮出来的汤圆发红还发酸,这就是霉变的汤圆粉。不过即便发红发霉,也丝毫不会影响大家的吃兴。

说到做汤圆心子,就更为复杂了,把花生、芝麻、核桃炒熟捣碎,再用猪油加糖炒拌好再压紧成板块样,这个时候就切成一块一块的等着初一早上包汤圆了。如果好运,可以买到些玫瑰花瓣那就更好了,炒出来的汤圆心子就更香了。

到了初一一大早,包汤圆便是抢手的活儿,大家都想试一试包汤圆,不过家里曾姨可不愿意,怕我们把馅儿包漏了。真煮漏了,哪个孩子都不想要.......

父母毕竟都是北方人,过年饺子总是离不得的,北方的老话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按北方的习俗,年三十晚上就开始包饺子,包好往窗外一放,冻得硬邦邦的,初一早上拿回来一煮就过年了。南方不行,屋外再冷也是无法冻上饺子,这样饺子馅就会出水黏上,所以家里也就随了四川人的吃法,初一早上吃汤圆,中午或晚上再吃饺子。

春节里成都最好玩的莫过于灯会,成都灯会素来享有盛誉。据传成都灯会西汉萌芽,东汉有形,唐代炽盛,近代成会,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反倒是建国前后这灯会停了些年。

1962年,成都灯会重新开市。那年我倒是第一批观灯人,从那以后,父亲每年都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去观灯,毕竟在那个年代没有其他太多的娱乐活动,灯会无疑是最为隆重的。

正月里活动算是最多,看完灯会便是看看各种文艺汇演,有川剧、京剧、歌舞、杂技。后来因为成都解放时南下干部大多是来自山西,父亲又联系到山西晋剧院来成都演出,山西籍的干部们喜欢得不行。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讲,还是喜欢看舞蹈和杂技,总想学那些演员的精彩表演,小学一年级就报名去参加舞蹈学习,第一支舞蹈就是“一只老虎”。后来发现杂技难度更大更专业,于是就自己在家里练功,又是劈叉又是走钢丝,在院子里的两棵树之间拉根绳子,自己去练走绳子。

父亲是河北人,上大学时就喜欢唱京剧,还会拉京胡,1936年大学毕业时直接去了山西参加抗日牺牲同盟会,随时带着的两件宝贝就是毕业的纪念画册和心爱的京胡,到哪里也不忘拉上一把再哼上两句,后来在山西待久了又开始唱上了山西棒子,最爱唱的就是山西梆子《打金枝》。最后还生生的把我也教会了,高兴了我们俩就哼上一段《打金枝》,“走上前来扯龙衣,口尊声父王你听仔细,你打他骂他都可以,就是千万不要斩了他的首级……”

对于哥哥们来讲,初一最开心的就是放鞭炮。那时的鞭炮也很简单,就是小小的爆竹,最多不过有几个二踢脚鞭炮。男孩子放鞭炮,少不了围着一群女孩子。男孩子点了爆竹专往女孩子堆里扔,女孩子们矫情着捂着耳朵尖叫着,这就是人造氛围。其实比起现在的大盘爆竹来讲,那就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女孩子们有了压岁钱也会去到百货公司,买点喜欢的糖果和头绳什么的。那时买糖果可不是一斤半斤的买,也就几颗便是了不起了。去百货公司未必就是买东西,其实哪怕不买东西去看看热闹也好,最喜欢就是看别人买东西,拿出商品时蹭着瞧一瞧、摸一摸也是高兴得很。

走着走着日子越来越好了,过年变得越来越有仪式感了,吃团年饭时全鸡全鸭、大鱼大虾,八大碟十大盘的,但反倒是儿时那种快乐少了些。小时候半夜也要去摸摸枕头下的红包是否还在,哪怕是一块两块的压岁钱宝贝得不行。现在的孩子拿着上千元的红包,反倒没有那种激动的感觉。

而我,依然喜欢儿时的春节,越来越远了,但总是在心里温暖着……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记忆】米瑞蓉 ‖ 过年趣事——老成都记忆(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米瑞蓉( 企业家,作家,成都阅读协会会长,阿拉善SEE四川项目中心主席,成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