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曾杲 ‖ 成都的包子

作者:曾 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4 15:08:49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的包子

文/曾杲 朗诵/宋彧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却十分钟爱面食,早晨总喜欢吃点包子稀饭,一个人的午餐晚餐,也常以面条解决。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自己口味的偏好,还是儿时这些美食在我心中投射下的印记。大约,我所好的这些,不仅仅是口味,还有一些情感和习惯在其中吧。

我童年和少年时对食物的渴求和向往,是今天的年轻人所不能体会的。这是时代的印记,也是独属于我们这一辈人的情感记忆。正是因为这种渴求,所以在今天,吃到带给我深刻记忆的食物时,还会在心底泛起诸多感动。

小时候,我随祖父祖母住在成都市染淀街。今天这里是城市中最繁华的所在,当时还属于城市与乡村的边缘。我在12岁前,一直就读于第五中心小学,每天上学路上,都要经过南门大桥头一家国营包子铺,闻到那新出炉包子的香气,总会让我吞吞口水。当时这家包子铺的包子卖九分钱一个,馒头四分,花卷六分。家里虽然说吃得饱饭,但总没多少余钱,于是吃个包子都感觉有些奢侈。即便我家就在这家包子铺附近,但直到我搬走,也没有吃过几次。

那时,我每天的早餐是头天夜里的剩饭,早晨用开水煮煮,配上一点豆瓣拌小葱当菜,便是一餐。能混个肚饱,但腹中总没有油水,又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于是,这种对于大肉包的渴望,便成了那时我印象中关于食物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南门大桥这家包子铺的包子以肉多、汁多闻名。大师傅手艺高超,做出来的肉包有浓浓的葱香,再佐以洗澡泡菜和清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早餐妙品。

我似乎和包子格外有缘。小学毕业后,我升入成都十中,每天早晨经过的包子铺,从一家变成了三家。

南门大桥这家姑且不说,在经过这家包子店后,在另一个路口是南大包,当年这也算是成都市的知名品牌,是许多人记忆中的美味。

在十中侧背后,则是著名的芙蓉大包。芙蓉大包出自芙蓉餐厅,芙蓉餐厅在当年是成都饮食界响当当的一块招牌,很多出自芙蓉餐厅的名菜,诸如芙蓉鸡片之类,今天依旧是川菜中的代表。

芙蓉大包大约最好地诠释了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心中的美食,不但个头硕大无比,而且肉多丰腴,就连包子褶上,都感觉油亮动人。咬上一口,实是肥美诱人。

南大包和南门大桥桥头这家,以及芙蓉大包的调味方式都各有特色:南门大桥这家和芙蓉大包调味偏葱香,南大包则是以酱油为其调味的基础。这和今天的酱肉包还不太一样,南大包并不是用熟肉蒸制而成,上笼之前肉是生的,但在馅料的调味中,加入了一定的酱油,经过蒸制后,包子的馅料里有浓浓的酱香味,但吃着依旧清爽。

在我读初中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改善,我手中时不时有一点零花钱,虽然不多,但偶尔也能买几个包子尝尝,谈不上大快朵颐,但也有吃得心满意足的时候。

我13岁搬离染淀街不久,南门大桥这家包子铺也搬迁了,具体搬到了何处不得而知。几乎同时,南大包也销声匿迹,至少后来我在市面上并未再遇见过,芙蓉大包同样也伴随芙蓉餐厅的倒闭消失不见。

吃不到这三家的包子,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遗憾,但我对包子的喜爱却并未因此断绝。伴随自己在城市中活动范围的扩大,更多的包子铺进入了我的觅食视线。当年成都市三医院附近有一家猪皮包子,就让我印象深刻,这家包子铺将猪皮切碎熬制后做馅料,胶原蛋白丰富,汤汁浓郁,食之回味无穷。

赫赫有名的十二桥包子,我在后来也常去光顾,十二桥包子的馅料是半生半熟混合后包制而成,吃在口里,既有浓郁的鲜香,也有丰富的味觉层次。直到今天,我的早餐都常在这家店里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商业街的海味大包、痣胡子的小笼包,都让我欲罢不能。这些包子更具有成都的地方特色,较之北方,这几家店将这种传统的美食做得更为精致,说起来是寻常饮食,但吃起来却往往有大餐之感。

提到成都的包子,还不得不说著名老字号韩包子。我的老师徐无闻先生,在1991年还为韩包子撰写过店招和门口的长联,时不时从门口经过时,我都会停下,去买两个垫垫肚子或充当第二天的早点。

成都市有名的包子铺我几乎吃了个遍,几十年下来,有的包子铺关了,但在同时又有更多新的包子铺开张,来来去去,除了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外,大约这还是我心底记忆与情感的一部分吧!

作者简介

曾杲,1969年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新联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西蜀印社社长,《印道》主编,《知见诗社》顾问。代表作有《曾杲篆刻——当代篆刻家自选作品集》(四川美术出版社),《中国戏画》(中国世纪出版社),《器物》(中国摄影出版社),《永远不说再见——曾杲篆刻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旧时月色——曾杲纯银铸造篆刻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通往未来的列车》(四川文艺出版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曾 杲

朗诵:宋  彧〔四川省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筹)负责人,知见诗社创始人,崇州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清明云诗会》《端午云诗会》特邀朗诵家,国家工信部抗疫纪录片配音员,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纪录片配音员。共青团中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人民邮电报、温州日报、红网等多家媒体读书音频主播。曾供职于CCTV、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现任香港国际卫视四川站副主任,主要从事组织策划政企文化艺术活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