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张柯妤 ‖ 刘湘请缨出川抗战的历史纪实

作者:张柯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1 14:47:35 浏览次数: 【字体:

刘湘请缨出川抗战的历史纪实

张柯妤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次年“一·二八”,日军突袭淞沪。川军曾以刘湘、刘文辉为正副总预备军司令长官,率领6个师出川抗战,前锋已达宜昌,因中日签署停战协定而作罢。

刘 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川军军事整编委员会会议(以下简称“整军会议”)正在重庆召开。这个整军会议是要将川军部队按照国民党中央的规定进行整编,所有军队编制、经费和军需供应、人事任免等,都统归国民党中央掌管。蒋介石特派军政部长何应钦、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为会议的正副主任,主持会议。当时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兼四川省主席的刘湘和邓锡侯、杨森、孙震、唐式遵、刘文辉、潘文华、李家钰、王缵绪等川军将领都参加了会议。“卢沟桥事变”消息传到会上,与会川军将领都主张抗战。会议开不下去了,乃于7月9日匆匆结束。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宣言说:“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一宣言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抗战前线

刘湘于7月12日回到成都。这时,成都市的工人、学生、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民众都已采取各种形式声讨日军暴行,声援卢沟桥守军,要求政府坚决抗战。本来,早在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后,蒋介石的势力伸进四川,刘湘与蒋介石之间矛盾日深。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夏初派张曙时通过老同盟会员傅春吾做刘湘的工作,写了一封长信,向刘宣传日本要灭亡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要打起来,希望刘湘作抗日民族英雄,反对不抗日的人,并说明蒋介石一贯消灭异己的阴谋手段(详见张曙时的遗稿)。

同年5月下旬,中共华东局又派黄子谷回川,向刘湘和川军各将领宣传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表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望川军将领和一般社会人士改变对红军的看法。1935年9月,黄子谷第二次回川,专做刘湘的工作,希望刘坚持团结抗日,积极做抗日的准备,对宣传抗日的工作予以扶助等。刘明确表示完全同意。

10月,黄子谷、张曙时等创办《建设晚报》,宣传抗日民主,刘湘每月补助经费四百元。当时,刘湘一方面看到东北沦陷、冀察被侵犯,不仅百姓无家可归,上层军政人物也无立足之地;另一方面,感到抗日民众不可侮,自己不抗日,必遭民众唾弃,还要遭蒋介石算计。所以,他的思想也转到联共抗日上来了。

抗战路线

基于以上认识,又看到全川民众要求抗战的形势,刘湘于7月13日即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战,电文称:“此次敌方藉故侵犯,目光似非局部,钧座统筹全局,尚祈早决大计……当兹国家生命争最后呼吸之际,无不敌忾同仇。湘虽行能无似,爱国之心,尚不后人……倘蒙驱遣,捐縻奚辞。”

川军出川

14日,刘又通电全国各省军政负责人,主张全国总动员,共同抗日。电文称:

“盖今日之战,为全民族之战……战则犹有生机,不战则亡可立待。自来置阋墙而御外侮,为我国民族数千年遗留之美德,况今强寇压境,其危险性之严重,又超于有史以来之外患,惟须全国上下,同心一德……共赴国难。中华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生路,只有抗战。最近全国军人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民气尤万分激昂,愿作后盾,此实多难兴邦的征兆。……今日之局势,舍抗战外,别无他途。此次入京,首当将此意见,陈诸当道……四川为国家后防,地位重要,不问可知,今后既需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此长期支撑之巨责;除军队可全部动员,开赴前敌外,所有人力物力,无一而不可以贡献国家。个人此次入京,即拟将此意见,剀切陈明,以纾中央之忧而慰国人之望……但今日之川康各军准备,均鲜巩固基础,以言长期抗战,资源开发方面,有待于人才技术之增进甚多。故今后除建议中央协助充实后防外,并希望全国一致认识此点,群策群力,俾得奠此复兴之基,实所大愿。”

(原载学习强国“成都学习平台”)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柯妤(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