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杂菜杂碎也飘香——艰苦岁月的街头美味
杂菜杂碎也飘香
艰苦岁月的街头美味
俗语说得好,“食在中国,味在成都”,成都以其美食的多样性、和谐包容性,跻身亚洲首个“美食之都”。无论旧时,还是现在,成都均既有精致、豪华的高档餐厅,也有大众、草根的苍蝇馆子。各地美食都能以此为家,氤氲升华。游客们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美食消费,乐在其中。美食和生活融为一体,演化为成都独有的饮食文化。 即便是下力人,也能吃到“美味大餐”,就是这兼容并蓄的饮食文化的真实反映。
下力人,四川话中的一种称呼,指靠使苦力挣钱生活的贫苦百姓。旧时成都有许多下力人,生活贫苦,如果没有找到服务的雇主,挣不到苦力钱,吃不饱饭也是常有的事。那时, 成都武侯祠大街卖的杂菜和浆洗街路边卖的牛杂碎便宜实惠, 便是下力人心中的“美味大餐”。
下力人吃大餐漫画(图片来自网络)
武侯祠大街的杂菜
杂菜,就是来自于武侯祠大街上3所住宿学校及兵营食堂的残汤剩菜。20 世纪40年代,卖杂菜是武侯祠大街的一道独特风景。卖杂菜的商家在头天晚上用大桶去食堂搜罗没吃过的残汤剩菜,到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将盛满汤菜的一只只大桶摆出,论勺售卖。因售卖价格低廉,穷苦的下力人会依次排队购买,将买到的汤菜带回家后,再添菜加水煮上半锅,一大家人的“美味”晚餐便得以解决了。
浆洗街的牛杂碎
另一种廉价大餐,是浆洗街路边卖的牛杂碎。 在浆洗街通往凉水井的路边,曾有两间专门卖牛杂碎的铺面。店家每天从不远处的杀牛巷拉回几百斤牛血、牛肠、牛肺等所谓的下杂,切成小块后,再加入萝卜块以及花椒、辣椒等佐料进行红烧,出锅后汤气沸腾、香气四溢。一个铜板可买一大碗牛杂碎和一大碗干饭(俗称帽儿头),不但能填饱肚子,还能解解馋。食客主要是板车夫、黄包车(人力车)夫等。卖完一锅又煮一锅,新鲜美味,生意奇好。
在牛杂碎店铺吃饭的客人们都是饭后付账,但哪怕“盛宴”的价格已经如此低廉,还是常常有人吃不起。经常都会有未找到雇主没挣到钱的苦力饿慌了,吃了饭没钱付而顶板凳的事发生。
顶板凳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的一种民间风俗,一惯由店主实施,用来惩罚吃了饭不付钱的人。所顶板凳为长5尺、宽5寸、厚1寸的实木板双人凳,被罚者头顶板凳,跪于当街店外,无论夏日炎炎,还是秋霜冬雪,都不能自行将其拿下,除非有善心人代付饭钱才能免除惩罚。如果一直到店铺收堂都没有解困济危的好人出现,受罚人则会被牛杂碎店老板毒打一顿后赶走了事。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99%的时间都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奋斗的血泪史。仔细回想我们走过的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如今,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不再为吃饱而发愁,吃大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下力人买“大餐”的场景更是早已绝迹。
2020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始终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 在回味这些旧时饮食趣事的同时,我们也当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既让美食文化不断发展,又使节约粮食永远延续。
(参考: 《天府文芯·武侯寻踪》,作者:纪廷孝)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