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故事 成都北大街话春秋
□谢天开
在清光绪五年的成都地图上,北大街只是从青果街至草市街的一段,而到北门大桥还有一段天星桥街。1981年成都地名普查时将三街合一,统称北大街,此街即南起草市街北止北门桥。
北大街原为成都古城的入城干道,1921年曾进行扩建。
《成都城坊古迹考》记载:“街南口有火神庙,为清代有名木工刘三师(不知其名)主持建立。其后院有花园,名小玲珑。北门米市设庙内,与南门米市为蓉城两大米市。”在吴世先主编的《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上则注明:“刘三师(刘图群,祖籍湖南)”。
明末清初,因张献忠毁城,成都城沦为一片废墟。康熙初年,成都知府冀应熊主持重建了成都城。因清朝定都北京,朝廷使者来成都,必经川陕故道从北门进入,故在北门外天回镇建有“迎恩楼”,以示龙恩。从“迎恩楼”过来,便进入成都城的大安门——清代为月城构筑,是成都府城的北大门。
北大街一直为成都商业繁华街,与东大街齐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小吃就有北门大桥桥头的“师友面”,至今犹记得那一碗海味面,味道之鲜是我童年时最早想象大海的味觉记忆。北大街南端的成都著名小吃“郭汤元店”,亦是过年过节细腻香甜滚烫的最好联想。
在北大街的北端,北门大桥头沿当时府河向西北至万福桥头即为上河坝,因府河漂木,此处曾为成都木材集散地,有多家木行,又名木行街。通街一侧近城墙,一侧为府河南岸,皆堆积原木轮巨材,以供应成都营造业所需。民国时以刘万钟木行为首富巨擘。刘氏乐施好善,尝创办木行小学,招收同业及街邻子弟,又尝捐资为大成中学助修教室,素为邑人称赞。
木行街如今已不存在了,当年的故事已成为传说。
在北大街东侧,是东珠市街。清咸丰年间,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祖父李浣云寓居在正通顺街,其院后的李家花园外是猪市,以为不洁,便出资修建民房出租以补家用。后来成街,因街西口有珠宝街及西珠市巷,故改雅名东珠市巷,最后定名为东珠市街。如今,李家花园也已不在。
幸好在北大街西侧的西珠市街,如今还幸存一座蜀派园林孤品北园,此为成都市区现存唯一的民国私家花园。民国时期,还曾是德国驻成都领事署所在地,后成为军阀刘存厚的私家花园。北园的曲折青砖磴道、木质结构亭子都是民国时期留下,下方的防空洞则是抗战时期成都大轰炸的最好见证物。北园作为蜀派园林,蕴含道家文化,一阴一阳、一起一伏。东南方向的大假山蜿蜒曲折,随山赋形,呈现长龙之形,昂首的“龙头”就是高处的亭子,象征着峨眉山;西北方向的小假山象征卧龙,代表青城山。北园为西蜀园林风格,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富丽,亦不似江南园林小巧玲珑,受道家思想与西蜀文化影响,其精髓为“道法自然”。
北大街北端尽头曾经有大安茶楼,一座府河岸边的吊脚楼茶馆。茶馆对岸红砂石的石梯名叫“十八步梯”,一直伸到水边,是为了人们汲水、洗涤方便砌筑的一道十八格石梯。大安茶楼内部空间很高,红火的老虎灶铁板上蹲着数只黑铁茶壶蒸腾着白色的气雾……被熏得黑黝黝的茶楼里永远是人声鼎沸。每当秋水时至,总有茶客高声武气地喊叫:“快看,十八梯已经淹到了一半!”
北大街南端尽头现在是“1956·成都原点”纪念碑所在,碑刻上铭文是:
成都原点是建于1956年的成都首个专业测绘坐标系统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方位的“零公里”处,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确立改变了城市测绘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成都成为全国城乡测绘统一坐标的第一座城市。
哦,成都的北大街,北起北门桥,南止成都原点,岁月变化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物是人非,春秋几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