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张老照片 洞见历史面纱后的成都芳华
1909年存仁医院楼上由东向西眺望成都陕西街。
1943年5月22日成都万里桥旁枕江楼内为李约瑟博士送行之茶话会情景。
1943年,冯友兰(左一)、倪青原(左二)、罗忠恕(左三)等名人在成都合影。
安顺桥。本版图片均由成都图书馆提供
●1896年至1949年间的2500余张老照片,让老成都的生活百态均可寻得
●存仁医院修建的一座钟楼,改变了成都人长期以来按照地支计时的习惯
●枕江楼并不单纯是一个美食之地,它还是老成都的一个文化地标
20世纪40年代的成都市青羊宫花会人头涌动,人们在鸟市前围观,去洞子口凉粉铺尝鲜,或是在铁器摊处驻足……这些老成都生活气息,最终被定格在一张张黑白照片里。8月19日,由成都图书馆建设的《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耗时3年,收集了1896年至1949年间的2500张老成都生活生产照片,供公众免费使用。老成都的生活百态,均可在这里寻得。
《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创下了两个“先例”,“首先,这是历史上成都首次对老成都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其次,数据库汇集一个城市老照片数量之多,且信息著录完整、规范、全面,这在国内公共图书馆自建照片数据库中尚属首例。”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介绍。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3年“淘”出
2500张老照片
历时3年,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袁庭栋和成都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海内外开展“地毯式”搜寻,寻找1896年至1949年间老成都的图像记忆。
一池活水后面,一处亭台掩映其间。这张名为“成都少城受福门南侧城墙内侧之半边桥”的照片,曾出现在1910年的《中国名胜》一书中。照片里,半边桥是廊桥的形制,前面的水池为太极塘,右侧的建筑为满城武庙,旧址在今成都祠堂街东头南面。不过,如今已不复存在。
类似这种已经消失的成都风景均可在数据库寻得。因版权原因,当下数据库仅能在成都图书馆内使用。数据库页面,按照工商、建筑、河流、街道、军政、文化、名胜古迹等进行分类,以方便读者查询阅览。
肖平介绍,2017年,成都图书馆启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项目,袁庭栋担任该项目的学术顾问。
一个连相机都没用过的人,怎么就和老照片打上了交道?
袁庭栋回忆,1994年,编辑《锦绣成都》一书时,他收集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但他发现,找到的照片,要么拍摄地点不详,要么拍摄时间不详,要么精度不高。1998年,编撰《巴蜀文化图典》和《四川五十年图集》时,为了收集到反映成都旧时风貌的照片,他更是花费大量时间,从民间收藏家和摄影师手中,“淘”出一批老照片。到出版《成都街巷志》时,他常常为了一张老街巷照片,来回跑数趟。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才拿到书中的上千幅照片。
2017年,数据库项目启动。凭借此前寻找老照片的经验,袁庭栋和熟悉成都影像的小杨搭档,与成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开始了“地毯式”搜集:从相识的民间收藏家、摄影师处打听;每天去网上图片市场浏览;从国内外若干文献机构保存的大量早期海外摄影者拍摄的照片,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各类海内外出版文献中“淘金”;或是把国内各大文献机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已经电子化的有关书刊,翻了个遍……就这样,一批珍贵的照片从《东京日日新闻报》《巴黎外方传教会公报》《伦敦新闻画刊》《国家地理》等海外出版物,以及《良友画报》《图画时报》《联合画报》等国内出版物中被“淘”出。3年时间,共收集到1896年至1949年间的2500张老照片。
原本计划于一年半建成的数据库,因为不断发现的“影像宝贝”不断延后,直到今年8月才正式完成。
钟楼改变了
成都人的时间观
这些老照片,掀开了时光面纱,再现老成都的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其史料价值深远。
数据库收录的照片,可考证到的最早时间为1896年,是当时来华的英国女摄影师伊莎贝拉·伯德拍摄。这组照片共计7张,读者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当时成都平原的风景、寺庙、人物等。较早的还有美国费城汉立克纳浦机器公司技师强必尔拍下的21张照片,其中一张1898年四川机器银元总局内造币厂的照片,清晰地展现了当时造币厂内的厂房、工人及印花机等情况。
首批“淘”出来的2500张照片,并不是直接录入数据库。袁庭栋和工作人员还一一考证,把每张照片的拍摄者、拍摄时间、拍摄地点,甚至相关背景都附录上去,让照片有完整的“身份信息”。
一批珍贵照片也被打捞出来。比如陕西街,在成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代陕西街因为临近满城,北边又是回族同胞聚集区,一度成为汉族、回族、满族同胞交往最密切的地方。如今成都保存最好的会馆——陕西会馆也坐落于此。
如今,漫步陕西街,道路宽阔,两边现代化建筑矗立。在一张名为“清末民初成都陕西街恩溢堂外之街道”里,读者也可以欣赏到与今日陕西街完全不同的街道风情。那时,陕西街仍然人气很旺,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川西建筑旁,旗帜翻飞。
很多重要的医院、教堂也曾设在此处。在今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教育厅这片区域,此前曾是基督教美以美会在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创办的福音堂,和美国传教士1894年开办的存仁医院。袁庭栋说,存仁医院是成都开办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五官科专科医院。1916年,存仁医院修建了一座当时成都市中心最高建筑的钟楼,钟楼上的大钟成为全城市民心中的标准时间,并逐步改变了成都人长期以来按照地支计时的习惯,被成都人称为“社会之钟”。1955年,存仁医院被并入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
此次新发现的一张名为“1909年存仁医院楼上由东向西眺望成都陕西街”照片,可以看见房屋紧密相连,照片右侧最远处大型建筑就是陕西会馆;另一张名为“民国初期成都陕西街存仁医院全貌”照片,可以看见宽阔的庭院里一排大树向上延伸,两层楼高的西式建筑上,高耸的钟楼引人注目。
陕西街过去还活跃着不少名人。比如,著名学者宋育仁就在这里主持修纂新版《四川通志》,京剧泰斗陈彦衡也病逝于此,著名教育家吴宓曾借住在当时华美女中正楼。
作为美食之都,成都人的“好吃”是出了名的。在数据库,也不乏这种让四川吃货“兴奋”的照片。
一批罕见照片
首次露面
这次收集中,成都图书馆发现了一批罕见的老照片,包括春熙路创建纪念碑、后子门、牛市口、老西门、白马寺、北门城隍庙塑像、回澜塔、半边桥、安顺桥、洗墨池、子云亭、赵子龙洗马池、四川省立成都中学、成都空军通信学校等。
其中,枕江楼内部照首度现身。作为上世纪早期一家专业做河鲜的南堂馆子(即江浙人开的),枕江楼是川厨著名流派“枕江楼派”的诞生地。今天成都老南门大桥(万里桥)的四川省政协南面,曾有一条小街叫柳荫街,靠桥头的地方,就是枕江楼旧址。
著名作家李劼人在小说《大波》里,曾多次提到枕江楼。枕江楼的醋熘鱼和鲜醉虾等名菜,被他描写得活色生香,让人直流口水。袁庭栋介绍,枕江楼初创于重修南门大桥之时,在1907年前后,清廷为拓宽通藏通道,改建万里桥,历时两年完工。当时还是小饭铺的枕江楼趁着这一交通优势,建在临江石堤上。透过桥洞,食客能看到天竺寺围墙、大黄桷树和石碛,犹如身处画中。后来一位雅士为之取名“枕江楼”。“因为临江,饭馆窗户上常会拴着不少吊着鱼篓的绳索。客人要吃多少鱼,吃什么品种确定后,饭馆伙计就从窗户将沉在河中的鱼篓拉上来,现捞现做。”
枕江楼并不单纯是一个美食之地,在袁庭栋看来,它还是一个文化地标,当时不少文人雅客都喜欢来这里,借着美食进行交流。比如1938年,时任南京《新民报》副刊主编的张恨水,经武汉赴渝后来游成都,成都新闻界20多人就是在这里宴请他。
尽管曾有照片记录枕江楼的外部景观,但是其内部构造如何,一直只有文字描述。这一次,袁庭栋就获取了一组高清枕江楼内部照片。这组照片拍摄于1943年5月22日,一群文人雅客为李约瑟博士送行,身着长布衫和西装的人们围坐一团。不远处,是身着短袖旗袍的妇女。桌上放着盖碗茶,茶客摆着龙门阵,热闹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鹤鸣茶馆。这组照片中,还有一张特别的合影:四人并排而坐,从左到右依次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当时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倪青原、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院长罗忠恕等,这些人皆为当时文化界的大咖,可见当时枕江楼的热门程度。
和枕江楼一样,是一代“吃货”记忆的,还有姑姑筵。1930年前后,黄敬临在成都开了一家饭馆。最盛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川军将领邓锡侯、刘文辉和田颂尧等都曾是姑姑筵的忠实粉丝。
如今,流传于网络的姑姑筵外部照片为袁庭栋在编撰《成都街巷志》时意外获得。这张照片上,可以看见青砖白瓦建筑上悬挂着“姑姑筵”三个字的牌匾,两侧各挂对联。门中间,站着一只小狗,颇有趣味。
不过,姑姑筵创始人黄敬临长什么样?这次新发现的照片里,这个谜底被揭开。“这张照片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上被发现”。袁庭栋说,当时一名记者前往四川成都旅游,因为姑姑筵名声,特意前来品尝,并与黄敬临合影。在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黄敬临满脸络腮胡,身材魁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