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熊梅 ‖ 宝箴塞述略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1期
宝箴塞位于四川广安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是一座集军防与民居为一体的晚清建筑。20年前重点文物复查后,宝箴塞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2006 年,宝箴塞作为清至民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武胜县委、县政府成立宝箴塞旅游区管委会和旅游开发公司,集中项目资金着力打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毗邻的段家大院进行保护性修葺,复原了古院落景观,完成了宝箴塞(含段家大院)风貌整治。2014年,宝箴塞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所在的方家沟村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称号。近 5年来,宝箴塞旅游区门票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年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以上,收入超过 8000 万元,成为武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宝箴塞一角(图片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宝箴塞由来
宝箴塞创建者系段氏家族族长段盛棻(字襄臣)。据《段氏族谱》记载,段氏家族原籍湖广永州府祁阳县归阳乡,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段氏祖先段文魁响应清廷“召民垦荒,辟财源,增收入”征召,携妻何氏率子孙姑媳16人以及同辈族人段文香夫妇,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迁入四川定远县(今武胜县)德清里四甲小池口,寄寓在先迁入川的一户童姓同乡家。次年,在小池口附近的团石碾(又称协和寨,今龙伞寺对面的高石坝)插占为业。随后,段氏同宗先后入川至岳池、武胜、万州插业。
段家大院和宝箴塞全景(作者供图)
其后 200 多年间,段氏家族通过买田置产、家族联姻、投身公益、修葺祠堂、打理祀田、编续族谱、赈族助学等方式,人丁日益兴旺,基业不断扩张,家族地位与声望不断提升,更是得到当地官府倚重,已然成为武胜一方豪门。清末,段氏第八代子孙段襄臣被朝廷钦定为奉政大夫,五品衔候选巡检,又出任段氏家族族首。其时,武胜县嘉陵江西岸的田土大部分为段家所有,人称“段半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相互之间长期混战,四川堪称全国之最,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匪患横行,百姓深受其害。段氏家族聚居区位于南充、蓬溪、武胜、合川、潼南五县交界处,在行政管辖上属于真空地带,从军事角度看,却又扼控川东北陆上交通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亦成为流匪经常出没之地。乡野大户段襄臣,田多地广,家大业大,年年收入上万金,极易成为土匪抢劫的主要目标。为捍卫桑梓,保全身家,段襄臣倾其财力在段家大院西侧高隘山脊处,聚集石工 掌墨师段邦瑢、木工掌墨师张师傅及其门徒段盛泓、段盛汉、段盛河、段盛怀和张春林等,周详筹划,精巧施工,经过一年建设,筑城堡塞(东塞)。1932年,73岁的段襄臣又督促子室段孔门、段仁清,聚集段绩荣、段绩银、张春林、张洪顺等石木工,向西边空隙之地拓展。次年,又成一塞(西塞),遂成现存之规模。塞内石墙所刻《宝箴塞记》阐述了宝箴塞得名原由:“斯塞由襄臣公艰难缔造而成,保世滋大,遗泽长留。子孙世世当宝贵之,作为家箴用垂久远。”
宝箴塞形制
宝箴塞择址于段家大院西侧海拔约 300 米的山丘之上,高于周围制高点,采用包丘筑塞方 式,占地约2万平方米。平面为不规则哑铃状,东西走向,两头宽长,中间窄细。塞体坐南朝北,于中腰处辟门作东塞出入口,设有望楼(兼戏楼),亦为两塞分界点;西塞西侧再辟一门,连接下山坡道。两塞建造时间虽有先后,但建法大同小异,外观浑然一体。塞围中间夯土,外以条石砌墙,高 6—10米不等,厚约 2米,依山势走向形成 封闭环形平台,周长约2千米。墙上立木柱,起硬山式小青瓦屋顶,做成风雨廊道,宽约2米,与塞内建筑连为一体。东塞檐下立柱间采用木板封 堵,西塞采用薄石板。平台外墙雉堞,设墩台、棱 堡、外挑悬空的壁穴及旱厕。东塞外墙每隔2米设矩形传统开放式垛口,共90个;西塞外墙开“八字形”射击窄缝 34处,内大外小,分布不均,可瞭望、打击敌人。平台内侧设有明、暗阶梯通道与塞内房屋、院落相连,局部利用民居层高的上部空间作二楼夹层,存放武器或供守卫值勤、家丁居住。这些军事设施与外墙连为一体,共同组成独特的防御体系。
西塞堂屋墙中碑刻《宝箴塞记》(作者供图)
墙内西塞高、东塞略低,各有面积不等的 4 个院 落,共8个大小各异天井,按轴线分段,向东西南北延 伸,形成外方内曲的厅堂廊阁穿木结构建筑群,连缀 108个房间、110道房门。东塞为四进式四合院,廊院 矗立望楼,通高12米,为全塞最高处,中层作戏楼,正中木雕各类神仙图,左右与外墙平台相通;前院面积最大,天井呈不规则四边形,院内设水井、厨房、仓房、伙房、厢房;中院为祖屋;后院为居室。院落中均有消防池。西塞因地势曲折形成正院辅 3 天井不规则格局,入口为过渡小天井,紧连正院;正院为标准四合 院,地势高平,周施廊柱,房屋高大,设有书房、会客 厅、堂屋、主卧、次卧、小姐阁楼;北侧两个小天井由粮仓、杂物间、厨房、厕所、补间合围而成。两塞自成体系,构造清晰简单,布置整齐宏敞,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木构板壁、椽顶亦雕刻或绘有花鸟龙凤等图案,无 繁芜之嫌,总体朴素、简洁、坚固、实用。
塞下四周山土,旧时植蓬橙千余株、药材十余种。 塞外东侧为段家大院,占地约2万平方米,当时建有3道朝门,院坝由条石铺成,四合院檐下为数十米回廊, 内设堂屋、厢房、戏楼、看台、天井、花园、厨房、仓储、作坊、厕所、水井,生活设施完备。其旁建有碉楼一座,高数丈,条石砌成,四面均有射击孔,与宝箴塞墩台相互呼应。
清末民初,军事大起,盗匪横行。许多士绅在宅院旁或择高隘处修碉楼、筑堡寨以卫身家。据1930年《新修武胜县志》载,县属各乡碉楼 238 座、堡寨241座,其中以段氏家族所建碉寨为最。历经风雨变迁,现存围绕在宝箴塞周边 20公里内的段氏山寨还有 18 个,碉楼 12 座,绝大多数创建时间与段襄臣修筑宝箴塞同步。这样,就构建起以宝箴塞为核心,周围 23 个护卫小塞为次级,18 处山寨、12 处大院及碉楼为外围的圈层民防系统。
清末民初,军事大起,盗匪横行。许多士绅在宅院旁或择高隘处修碉楼、筑堡寨以卫身家。据1930年《新修武胜县志》载,县属各乡碉楼 238 座、堡寨241座,其中以段氏家族所建碉寨为最。历经风雨变迁,现存围绕在宝箴塞周边 20公里内的段氏山寨还有 18 个,碉楼 12 座,绝大多数创建时间与段襄臣修筑宝箴塞同步。这样,就构建起以宝箴塞为核心,周围 23 个护卫小塞为次级,18 处山寨、12 处大院及碉楼为外围的圈层民防系统。
宝箴塞价值
清朝末年,川内在要塞之地筑堡修寨以避战乱匪盗者数不胜数,然世易时移、沧桑变迁,绝大多数古寨已难觅其踪。宝箴塞在过去 100多年中也曾两易其主。土地改革时,曾被分给5 户农民作住房。1958 年,被万善区粮站以800元购入充作仓库,从此收归国有,得存于世。宝箴塞现已成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塞堡建筑,被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称为“全国罕宝箴塞鸟瞰图32有,蜀中一绝”。研究认为,以宝箴塞为核心的民防建筑群既是对宋元以来巴蜀地区山城堡寨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明清时期地方乡绅组织筑寨避乱的直接延续,更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背景下民众自卫的乡土产物,其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可媲美开平碉楼与福建土楼。
01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体现了区域性民居对地方发展的重要影响宝
箴塞民防建筑群以宝箴塞为核心,集民居、防御为一体,形成以民宅、堡寨为点,相互串联照应,从核心、次级到外围的民众防御布局。与目前国 内留存的同类军事防御建筑相比,如藏羌碉寨、川南庄园、西北屯堡、东部围屋等,无论从建筑规划技术,还是自然人文景观等诸多方面看,都有难以仿效和独一无二的特征。这种院寨—碉楼组合的防御性居住建筑具有明显的人为设计和复制加工痕迹,深刻反映出早前从湖广移民入川的段氏家族拥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依靠底层民众自身力量、自发自主捆绑营建的民防建筑群,有效抵御了匪患侵扰,保障了一方水土安宁,彰显了劳动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区域 建筑规划中堡寨式民居对地方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02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位于丘陵、山地混杂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复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其建筑布局、建筑物类型的独特性。宝箴塞民防建筑群并不局限于宝箴塞东西两塞的组合,周围还有 23个护卫小塞形成次级防御,外围甚至还包裹着段氏家族18处山寨、12处大院及碉楼。各个单体家庭串联交互,形成网络、圈层化的呼应模式,有效使战略防御纵深覆盖到整个段氏家族所在的地域范围,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牢牢锁定在层层防御建筑体内,牵一发而动全身,点与点相互声援,构成了棋局式中国传统民间防御的建筑格局,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宝箴塞鸟瞰图(作者供图)
宝箴塞外围大大小小段氏家族的院落、水井、碉楼、安全洞等生产生活设施至今仍在延续使用,成为此地人民生活起居、劳动繁衍的聚居场所。这种集生产生活、军事防御和古代建筑之大成的建筑物类型,在我国民防建筑史上亦 极为罕见。而核心防御工事宝箴塞不仅具有中国传统轴线理念、多重院落的建筑布局,而且不乏随形就势、灵活变化的风格特点,庭院中保留下来的诸多建筑小品、景观设计遗存,包括部分亭台楼榭,充分体现了严肃紧张防御态势下生动活泼的闲情逸致,传递出中国古代民防设施中的人文关怀。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中的宅院、碉楼多修建在山丘之上或靠山的制高点,房屋和围墙多使用条石砌成,高大威严,壁垒森严。碉楼和防御工事中的射击孔充分考虑到来敌路径、位置和射击者的便利性与射击范围。尤其是宝箴塞的环形防御平台,设计了多重隐蔽、交叉掩护、视野无死角的射击孔体系,配合专属武器弹药库,体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堪称军事防御史上的杰出范例。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从清代康熙年间段氏家族移民至武胜起断断续续修建,直到核心工事——宝箴塞东塞与西塞竣工,标志着堡寨式民居在川东地区发展至顶峰,体现了以传统冷兵器为主的军事工事和以火器为主的近代防御建筑的结合,是军事工程发展史的重要实证,在我国军事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特殊地位。
03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代表着特定传统文化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主要形成于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时期,集防御与居住功能为一体,格局保存完整,建筑用材合理,防御工事与生产生活设施巧妙结合,既符合传统礼法又具有风水意象。调查显示,民防建筑群中的段氏家族宅院与碉楼均位于地势险要之处,背靠山坳,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负阴抱阳,占据地形制高点,视野宽广,易守难攻;同时考虑获得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便利性,周围往往是大面积耕地和充足水源。在圈层套防中,山寨与院落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大院与大院之间彼此呼应,生产生活上又各自分离。战时封闭紧缩以抵御侵扰,不敌之时,紧急 撤离退守临近大院,又可满足生活之需。每一处宅院的修建,遵守轴线对称原则,房屋主次分明,等级清晰,功能齐备,符合传统礼法思想。围墙、山寨、碉楼和宅院虽连为一体,形成高度防御的 地方民居群落,却又能保障各个家庭自由机动地生产与生活,围而不困,体现了战时的封闭性与平时的开放性。
核心建筑宝箴塞为段氏家族族首段襄臣建 造的私人宅地,择址在段家大院附近山体上,并用围墙将二者连为一体,工事浩大,功能齐备。建筑材料主要以石条与木料为主,采用传统穿斗式结构,实用中不乏匠心设计。如内大外小的射击缝、悬空外挑的简易厕所、架空防潮的粮食仓库等,反映了地域民居之巧思和建造工艺之高超。宝箴塞整体平面布局顺应自然地形,总体蜿 蜒曲折,犹如狭长扭转哑铃形;内部民居格局次序严整,布置灵活,外部极具震慑性,塞内充满生活气息,完全是传统社会人类居住地的杰出范例,代表着移民文化自我保护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构想。
04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晚清至民国时期,发生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移民家族段氏和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也留下了很多动人励志的传说。其中,镌刻的《宝箴塞记》石碑、代代相传的《段氏家谱》《段氏族谱》,以及记录在地方文献中的史实、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都是关于宝箴塞民防建筑群的文学和艺术再现。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依山就势、据险固守的军事思想和点线串联、圈层环绕的布防策略,以及在危难时刻发挥的区域人群抱团自救、避险求存的防御协作,都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作者供图)
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作为清末民国时期巴蜀民防建筑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居住、防御、生产、生活合一的建筑体系是中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其依山就势、据险固守、相互关照的务实布防,代表着传统社会蕴含的军事思想。其多重构筑、彼此呼应、内外相连的圈层布控,体现了杰出的军事智慧。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宝箴塞社会价值上,武胜县委、县政府已根据“一带两城六区”工作思路和全县旅游发展战略,完成了《宝 箴塞旅游区50平方公里战略策划》、宝箴塞核心景区总面积 7.5 平方公里的《宝箴塞旅游总体规划》及1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单体规划》等系列编制工作。同时,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提出了活化利用宝箴塞民防建筑群、打造“古堡古楼古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和世界军事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构想,启动了建设环塞休闲文化体验带、“宝箴塞民防体系”田野博物馆群落、露营基地等项目,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宝箴塞民防建筑群保护利用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熊 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