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成都教育多有志!诞生中国多个第一……
成都教育多有志!
诞生中国多个第一……
徐强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
祝天下老师们节日快乐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留存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蕴含着宝贵的经验智慧。成都方志文献馆藏有大批成都教育旧志文献。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进成都方志(文献)馆,查阅教育志书,了解志书中记载的成都教育。
两千多年前,文翁兴学,开创中国最早官学
明清时期,成都书院林立,留下一城书香
抗战烽火中,成都不忘矢志
卓育英才,教育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成都教育工作者躬耕不辍
城市教育规模和质量同居全国前列
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长河
在地方志书中留下了详尽的记载
教师节的设立经历了多个阶段:
1931年,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国民党政府将孔子诞辰日(农历8月27日)定为教师节,但因战争原因未能全国推行。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我国教师节。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
1981年3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以设立教师节的方式,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尊敬。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从此,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成为国家表彰教师功绩,鼓励教师献身教育工作,提倡社会尊师重教的节日。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自发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标语(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
在成都,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成都是我国地方官办学校的发源地。西汉时期蜀郡太守文翁创建文翁石室,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师”,那么,文翁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校长”。
《华阳国志·蜀志》对文翁兴学有详细的记载:
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翁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因翁倡其教,蜀为之始也。
图源:《华阳国志·蜀志》
文翁兴学,对于巴蜀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石室开办数年,由于办学有方,人文蔚起,就使在战国时还被讥为“西僻之国,戎狄之长”(《战国策·秦策》)的蜀郡,一跃而为全国科学文化先进地区之一,“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汉书·循吏传》)世因称之为“文翁化蜀”,并将文翁创立石室文学精舍、讲堂与李冰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视为秦汉时代四川两项造福后人,功彪史册的不朽业绩。
图源:成都石室中学
此后,蜀地教化之风不绝,教育大家不断涌现。2010年,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的“李君碑”(立于133年)、“裴君碑”(立于144年)记载了两位蜀郡太守继承文翁精神,振兴儒学、培养人才、兴办学校教育的事迹,此外还有严君平著述、授徒于郫县平乐山;魏了翁创办鹤山书院,大兴文教之风;杨慎勤于著述,影响深远......表明了在各个时期,成都对文教事业的高度重视。
古往今来,成都教育工作者都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四川省首批入藏国家版本馆的巴蜀珍稀文献汇编《蜀藏》中收录了《万历四川进士履历便览》《雍正四川乡试录》《乾隆四川会试录》等40余册四川地区教育史志资料;清代张之洞、李承熙先后编纂《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锦江书院纪略》;民国时期编修《石室纪事》等专题校志。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在高标准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共计编纂出版《成都市教育志》《温江地区教育志》等教育系统专业志书13部,《石室校志》《成都七中校志》等学校志书27部,《成都市教育年鉴》《石室年鉴》等教育专业年鉴32部,此外还有《文翁传》《成都教育史资料》等文献资料10余部,内容囊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特殊教育等,全方位、全景式系统呈现成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今天,让我们翻阅教育志鉴资料
聆听成都教育历史发展的脚步声
1
《锦江书院纪略》
《锦江书院纪略》由清咸丰年间锦江书院监院(行政负责人)李承熙编纂完成。在任监院期间,他通读锦江书院“旧植碑记”,遍览并考订《华阳国志》《全蜀艺文志》《四川通志》等典籍的有关记载,搜采官府有关锦江书院的谕饬条规,总结自己出任监院以来“补偏救弊,拾坠弥阙”之举,汇为一编。该书共9万余字,分“略序”“院考”“纪略”“艺文”“条规”“章程”“匾联”“公文”等章节,系统讲述了锦江书院在文翁石室办学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院至清咸丰八年(1858年)共155年间的发展历程。
《锦江书院纪略》是书院这一中国古代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下存留下来的珍贵志书,在四川地区自唐至清600多所书院中是罕有的,在清代全国省级书院中也属珍贵。
2
《成都七中校志》
《成都七中校志》在解子光老校长主持下,由校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历时两年于2005年2月编纂完成。分“从墨池书院到成都县立中学(1905-1949)”“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都七中(1950-1979)”“改革开放时期的成都七中(1980-2004)”3篇;按“办学理念”“领导管理”“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对外交流”等29章,共80余万字。
成都县中学平面草图(墨池旧址)(图源:《成都七中校志》)
该校志汇总整理图片、信件、班级资料、回忆录、老旧报刊等大量资料,采取“略古详今”“横排纵写”的志书编纂方法,既提纲挈领,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成都七中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长河里,从传统学堂到现代学校,从普通中学到百年名校,历经岁月更迭愈发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的发展历程。
3
《石室校志》
《石室校志》由石室校志编辑领导小组编纂完成,于1989年10月出版。全书分“古代石室”“近代石室”“当代石室”“人物志”“大事记”“杂记”“同学录”7编,逾85万字,系统梳理了从这所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自“文翁兴学”起,从汉代到今天2000多年校址未改、办学未断的光辉历程。
清代成都城区图,图中锦江书院即今石室中学校址(图源:《石室校志》)
全景再现了从西汉石室精舍,到两汉蜀郡郡学、三国蜀国太学、魏晋隋唐益州州学、五代十国孟蜀太学、两宋成都府学,再到近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和今天石室中学的全部历史,充分展现了石室中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石室精神。更令人赞叹的是,书中详尽记录了石室中学1902年至1988年近一百年间,所有班级的完整学生名录。
2023年底,成都市召开全市教育志鉴编纂工作推进会,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强编纂队伍,全力推进教育志鉴编纂工作,推出一批高质量志鉴成果。目前,全市共启动61部教育志、校志编纂工作,已出版《成都市大弯中学校志》《郫都一中校史》《蒲江教育志》等6部,未来会有更多成都教育系统精品志鉴成果不断涌现。
成都方志(文献)馆
藏有成都教育相关专题志书、年鉴等文献
欢迎查阅交流
成都方志(文献)馆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天仁路260号,面积约400平方米,拥有藏书10万余册,其中上架书籍3万余册,馆内藏书全部实现精确芯片定位及智能化管理。藏书涵盖志书、年鉴、地情读本、珍稀文献及地方志期刊杂志以及抗日战争、抗震救灾、改革开放、三国文化、家谱族谱等20余个专题,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成都历史文化地方文献库。
欢迎大家携带身份证到馆查阅、交流,或通过“成都方志”微信公号“方志图书馆”栏目查阅馆藏书籍。
预约方式:邓老师,61886293。
来源:成都方志
作者:徐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