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文化传承】传承交子文明 成都市首部金融业口述史出版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08-27 17:03:48 浏览次数: 【字体:

传承交子文明

成都市首部金融业口述史出版

今年是“交子”诞生1000年,近日,成都金融业第一部口述史《蓉光——成都农商银行口述历史访谈》(以下简称“《蓉光》”)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对大事要事亲历者进行口述访谈,全面展示成都农商银行70余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并由此窥见成都农村金融的变迁。

图片

一部农商银行史,半部成都金融史。作为成立最早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恢复农业生产,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运而生。1952年2月,成都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顺江乡信用社成立。作为农民自愿入股、民主管理的集体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拉开了成都农村金融发展的序幕。

图片

1952年2月,成都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顺江乡信用社成立。《灌县沿江乡志》中对于顺江乡信用社建社情况进行了详细记载(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我们那时是白手起家,上班需要的黄挎包、算盘等都要自己买。由于没有现成的房屋和资金,我和主任两个人只好去外面借钱和物资。最终借来了一张写字台、一条独凳和一把椅子,就这样东拼西凑地拼出来一个信用社……

信用社成立后,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老一辈农商人充分发扬“挎包精神”,靠双脚翻山越岭、蹚水过河,为农户送去生产、生活的希望:

朝东方走,晒的是肚皮;朝西方走,晒的是后背;朝南方和北方走,晒的就是手臂。每年都少不了晒脱三层皮……

图片

早期农村信用合作社办公场景(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翻开本书,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一次次艰难的抉择,一个个关键的转折,串联起成都农商银行艰辛曲折的成长历程:

成立初期二十余年,曾因管理体制数度变更陷入迷茫。

197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明确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

1984年,成立县级联社,开启自主管理和发展的新阶段。

图片

1984年,成都15个区县陆续成立县联社,标志着成都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式向“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进(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1996年,“行社”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企业法人。

2000年,组建市联社,实施“三项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为改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图片

2000年,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成为四川第一家地市级农村信用联社(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开设全市首家“帐篷银行”、大力支持灾后农房重建,为提振居民生活信心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三天,在都江堰开设全市第一家“帐篷银行”(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2009年,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从合作制过渡到股份制,为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贡献经验。

2010年,挂牌成为西部副省级城市首家农商行,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图片

2010年1月15日,成都农商银行正式挂牌,成为西部副省级城市首家农商银行,为服务成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2020年,全面回归国有,充分彰显国企担当,融入实体经济、服务区域战略,赋能成都发展。

图片

2022年8月11日,中共成都农商银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现场(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蓉光》全书41万字,分4篇12章,分别以《出发:探路金改勇毅求索》《成长:创新求变砥砺奋进》《担当:金融为民初心如磐》《传承:凝心聚力薪火赓续》为主题,从管理体制变革、业务发展创新、社会责任践行、企业文化传承4个方面,对成都农商银行70余年历史进行系统回顾。全书收录60余位访谈者的讲述内容,许多珍贵的历史细节首次披露。特别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创业者的抢救性访谈,填补了成都农村金融早期史料不足的缺憾。

图片

从诞生世界第一张纸币,到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跨越千年时光,金融业一直是成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市属国企,成都农商银行自回归国有以来,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挖掘农商历史、传承农商精神、讲好农商故事,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也丰富了成都金融的历史图景。因此,这既是一部群体回忆录,也是一部向城市致敬的作品。

图片

2022年12月,成都农商银行在城市地标双子塔推出“金融为民幸福相伴”主题灯光秀(图源:成都农商银行)

来源:成都方志

撰稿:廖薇薇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农商银行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