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因为爱,所以选择——怀念伊莎白‖向素珍

作者:向素珍 来源:永远的华西 发布时间:2024-08-13 16:00:54 浏览次数: 【字体:

因为爱 所以选择

——怀念伊莎白

向素珍

国家一级导演、四川广播电视台首席导演高松执导的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和《故乡几万里》,分别于2023年12月15日伊莎白诞辰108周年纪念日和2024年5月23-26日黄金时段,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和四川卫视全网热播。这两部片子一经播出,立马连续冲上收视率榜首,稳居美兰德全网榜、电视榜纪录片重要指数第一,观众好评如潮。这两部堪称艺术精品的纪录片所呈现的珍贵的历史记忆,感动了无数国人,观者无不为之动容。今天(2024年7月13日)又得知,《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继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季度国产优秀纪录片推优后,又获得2024一季度网络视听作品推优。祝贺高松!

《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通过讲述伊莎白的故事,回顾了她跌宕传奇、十分厚重的世纪人生,再现了中国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了一位外籍友人对中国一往情深的热爱。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她毕生坚守崇高的理想和对世界和平的信念;作为人类学家,她为我们留下了极具社会学和人类学价值的不朽著作;作为教育家,她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学者和外交家;作为社会学家,她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一大堆日记,这些日记是一座宝库,它将为我们展示更加真实的历史。

《故乡几万里》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几乎被历史湮没的发生在中国西部感人肺腑的故事。100多年前,一群年轻的加拿大传教士走进中国四川,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兴学、行医生涯。他们的生命年华、学识技能和他们的家族情感都留在了四川。这些加拿大人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并为自己、也为自己在四川出生的子女和孙子女起了中国名字。在这里,他们开办了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使西医走进四川百姓家;他们创建了医、牙为主、文理并重的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并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他们在办学、办医过程中,传播西方现代文明、医药卫生知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为移风易俗而奔走、而呼号、而呐喊,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在数十年为中国西部传播科学、医学的同时,他们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这些当年的随机之照,固化为今天的历史瞬间,并通过展览和纪录片把久被湮没的过去直观、生动地捧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一段被历史湮没的岁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同时,在我们感受到巨大震撼的同时,也使我们知道,记载具象历史,影像有着所有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这部纪录片远远超过了单纯展示100多年前人们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意义,其所展示的感人故事和画面,将加拿大朋友的中国情缘凝聚在一起,成为人们感情的纽带和桥梁。

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

早在2023年12月初,高松电话告诉我:由他执导的《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将于12月15日——伊莎白108岁诞辰这天首播。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期盼了近十年的片子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我不禁有点激动。

紧接着高松问:“你可以写一篇关于伊莎白的文章吗?”

“你希望我写些什么呢?在片子播放前写还是播放后写呢?”我问到。

“都可以,看你怎么方便,因为你最早认识伊莎白,对她很了解。”高松回答。

接着,他又发来一张片尾的截屏,把我列为历史顾问,并且放在伊莎白3个儿子的名字之前。我觉得不妥,要求他不要将我列为顾问,因为我并没有做多少事,即便放也应该放在老人家的儿子们之后。但高松坚持要这样放,他说我对他的帮助很大,我也就只有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我一直对此感到不安。

2023年12月15日那天晚饭后,我早早地就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随着屏幕上娓娓道来的伊莎白世纪人生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传奇厚重的一生,重温了中国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国家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伊莎白以及她家人的朋友,尽管我对伊莎白的故事已非常了解,但看着电视上亲切熟悉的画面,心中仍涌出一种震人心弦的感动,一幕幕温馨难忘的瞬间重新浮现在眼前。

《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已播放整整半年多了,但我的文章仍没有如期写出来。伊沙白作为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已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关于她的文章太多太多。2019年,她在儿子们陪伴下回到成都后,我写过一篇关于她的文章《一位世纪老人的传奇人生——104岁的伊莎白回家之旅》,该文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官方微信《方志四川》连载三天。我不想重复以前写过的故事或内容,所以对于从哪个角度切入来写这篇文章,让我很是纠结。我将想法告诉高松,他还是那句话:你对伊沙白很熟悉,我都是受你的影响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只要你写,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和认知。高松的鼓励,使我又静下来慢慢搜寻和梳理过往的记忆。

由于一些家务事的牵绊,加之身体原因,时间一溜就过去了。文章还没有写完,今年4月中旬高松又电话告诉我,《故乡几万里》将于5月下旬在央视纪录频道和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希望我再写一篇文章。我一下有点慌神了,前一篇还没写完,这又来一篇,真感觉有点对不住高松。

我想还是先完成伊莎白的文章吧!

纪录片的产生

这两部纪录片原本是一个整体,一部大型系列历史纪录片,片名为《相遇百年》,共5集,分《肇始》《脚步》《时光》《挚友》《故乡》,按原计划由央视纪录频道于2018年播出,后因一些特殊原因,加之伊莎白刚离世不久,2023年12月15日是她108岁诞辰纪念日,为纪念她老人家,就将有关她的那集《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相遇百年》第五集,原名《故乡》)提前在她生日那天播放了。

1

纪录片的开启

2014年初夏的一天,高松以及四川电视台的编剧、导演、摄影师等老师约见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称他们读了老照片项目组编辑出版的《成都,我的家》和参观了大邑县新场镇的“百年历史影像馆”后,很为里面的故事感动,他们想拍摄一部反映这段历史的纪录片,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帮他们与加拿大方取得联系。将这段尘封的历史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当然全力支持。伊莎白的父母都是为中国西部的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教育家,她和她的丈夫柯鲁克先生作为新中国外语教学的开拓者,将他们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她家族的故事,无疑是系列纪录片的重头戏。

接下来,高松就率领他的团队进入到紧张的筹拍准备。2014年11月初的一天,伊莎白的二儿子柯马凯电话告诉我,12月15日是他母亲的99岁生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为母亲举行庆祝“百岁华诞”活动,因为考虑到12月份的北京太冷,为方便一些南方来的早期校友,活动时间提前到11月9日,并同时发来一张请柬。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高松。当时纪录片刚开始筹拍,详细的采访计划和日程还没有出来,这突然而至的消息令高松十分高兴,仿佛一下子给了他灵感,打开了他的思路。他说:“这是纪录片的最好开头,我们的片子就从伊莎白的生日开始。”他希望我能陪他们前往采访,我当然义不容辞。在征得伊莎白及家人和北外的同意后,我和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的王晓梅老师,陪同摄制组于2014年11月8日一同前往北京。大型历史系列纪录片的序幕由此拉开。

“百岁华诞”活动请柬

2

满天下的桃李欢集一堂

2014年11月9日上午9点,初冬的北京已寒气逼人,但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5楼会议室却温暖如春、热闹非凡。早年曾和伊莎白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以及她的学生早已聚集在这里,等候着他们敬爱的老师——世纪老人伊莎白的到来。

图书馆墙外显示屏上的中英文字幕格外醒目:“北京外国语大学早期校友衷心祝贺伊莎白老师百岁华诞!”(英文:祝伊莎白同志生日快乐)

排队入场的桃李们

师生相见格外亲

面对人们的祝福,低调谦和的伊莎白以大家熟悉的、一如孩子般甜蜜的笑容向大家报以真诚的感谢。

幸福的大家庭(从左至右:伊莎白的二儿子柯马凯、孙女、两个曾孙女、伊莎白、大儿媳妇和大儿子柯鲁)

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高松带领着他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中。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四川汉源、彭州白鹿镇、阿坝理县、成都华西坝、四圣祠街及重庆璧山、河北武安十里店、石家庄南海山等伊莎白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山山水水乃至每一个角落;他们坚持不懈地记录、采访与伊莎白有关的每一位人士和细节;阅读研究了海量的资料和珍贵的素材,最终成就了这部受到广大观众交口称赞、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伊莎白在家里接受采访

高松和他的团队在拍摄现场

2014年11月,王晓梅和笔者(右一)在北京采访期间与伊莎白(中)合影。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随着摄制组进一步走进了伊莎白的生活,加之反复阅读有关她的书籍、资料,回顾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以及跟他的儿子聊天,一个立体、丰满、鲜活、传奇的伊莎白,走进了我的心里。

我心目中的另一个伊莎白

1

初识伊莎白

那是2008年3月初,我带着刚编写完的展览文案初稿去北京筹办“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世纪照片珍藏展”,这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顾问、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总顾问张飙先生策划的第一次展览。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是一个纯公益、纯民间的小组,由一群被当年的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西部兴学行医的故事所感动、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成。因为这是纯民间行为,加之“传教士”3个字太敏感而找不到主办单位,因此致该展览成为一个没有主办方的展览,展览的经费全由我们自己掏腰包。

那时我还不认识伊莎白和她的儿子们,后通过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舒章先生与柯马凯建立了联系,通过邮件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伊莎白和她父母的故事并得到一些老照片.我将这些文字和照片编写进了文案里,但不多。此次去北京也希望去拜访他们,以便请他们帮我修定文字并增加内容。

3月初的北京春寒料峭,从成都去的我只穿了一件薄毛衣和单风衣,没有带更多的御寒衣服。我与柯马凯在电话里约定了去他家的时间,因为我们没见过面,还约定了见面的“暗号”:我告诉他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背的什么包包,手拿一本杂志。他说他开车到校门口接我。

约定去伊莎白家的那天早上,我吃完早饭带上电脑就出门坐公交车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初春的北京,路边的柳树已抽出新芽,不时有柳絮在空中飘舞。头天看天气预报说有一波寒潮将至,但我并没有在意,已经立春了还能冷到哪儿去呢?从温暖的酒店出来,一股寒气袭来,我打了一个寒颤,的确比成都的倒春寒冷多了。公交车很快来了,上车后就不冷了。到北外的大门口后,时间比约定的早了一点,我就在校门口等柯马凯。这时我才真正领略到北京的冷,那是一种寒气瞬间穿透你的身体、刺进你骨头的冷。并不缺太阳的北京,那天太阳似乎也躲起来了,偶尔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撒下来的也是清冷的寒光,使人感觉更冷。尽管我咬紧牙关,还是能听见上下牙齿打颤的磕碰声。等了一会儿,一辆国产QQ牌微型轿车停在了我的面前,一个高大魁梧的身躯从车里钻出来。来者有着一张高鼻梁深眼窝的洋面孔,身穿一件已泛白的蓝色咔叽布中山装,袖口和领口都依稀露出了毛边,脚蹬一双解放鞋,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问道:“你是向素珍吗?到多久了?外面冷,赶快上车!”是柯马凯来了,我像遇到救星一般赶紧钻进汽车。

车很快就到了伊莎白的家,大儿子柯鲁和媳妇也都在家。一进门,一股暖气扑面而来,从书房里出来的伊莎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直暖进了我的心里,顿时驱走了仍然留在身体里的寒气。这是我今生感受到的最温暖的怀抱。接着,伊莎白用她温柔绵软的手牵着我进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下,当我的目光移向伊莎白时,我被她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此时伊莎白已经93岁,但却有着婴儿般纯净的眼神,没有一丝老年瘢的白皙的脸上始终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友善平和,这些内在气质都表达出了她所有的教养,浑身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高贵气质,这种气质超越了年龄,透出一种不会被衰老剥夺的美丽的气韵。

每次与伊莎白见面,她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紧接着就是一句:“你们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谢谢你们!”

伊莎白的家在一栋典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教师公寓里,她和柯鲁克1954年搬到这里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直至终老。一套三的居室里摆设极为简朴:一张折叠餐桌,四把餐椅,两个单人沙发,墙上挂着毛泽东、周恩来的画像和毛泽东诗词,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普通职工家庭的面貌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不同是堆满了伊莎白年轻时在中国农村从事社会调查的手稿、笔记和各种书籍资料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浓浓书香。

2008年3月笔者与伊莎白在她家的合影

前排左起:伊莎白、笔者;后排左起:柯马凯、柯鲁(2008年3月)

与伊莎白和柯马凯在书房里交谈

离开伊莎白家后,我感慨万分:一个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在中国生活了70多年的外国专家的家竟然如此简朴,她的儿子柯马凯身为北京京西国际学校的董事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座驾,竟然就是一辆价值几万元人民币的“QQ”微型轿车。每当回想起他高大的身躯在逼仄的座驾里,头几乎碰着车顶,卷缩着长长的腿欢快地开着车、谈笑风生的样子,我心里都会生出一种满满的感动。在攀比风盛行的当今,简朴的家风是他们家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来的是他们的善良、坚强、乐观、自信,与那些动辄显摆开豪车、住豪宅的所谓“贵族”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贵族,不折不扣的精神贵族。

2

生活中的伊莎白

伊莎白已经是人们心中一个偶像般的存在,她头上的光环和人们对她的褒奖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她都当之无愧。在这些光环的另一面,伊莎白又是一位与普通人别无二致的老奶奶。

在丈夫柯鲁克的心里,伊莎白是最贤的妻;在儿子们的心里,她是最慈的母;在孙子辈的心里,她是可以跟他们一起疯玩的老顽童;在同事的心里,她是一位执着、诚恳、亲切、受人景仰和尊敬的师长和学者;在学生的心里,她是一位为人师表、具有崇高师德的老师和长者;在邻居的心里,她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跟大家心贴心的邻居老奶奶;在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心里,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热情、让人仰望又触手可及的完美偶像。

在北外东校区校园里坐落着一座柯鲁克先生的铜像,这是应他1949届学生建议修建的。铜像的基石上刻着他自己提议所写的“英国人、犹太人、共产主义者、中国人民的朋友”。每逢柯鲁克的生日、忌日等,伊莎白都会携子女到铜像前祭奠,喝一点柯鲁克最喜欢的张裕白兰地。图为伊莎白在柯鲁克铜像前。

伊莎白携儿子们在柯鲁克铜像前,左起:柯鸿冈、柯鲁、伊莎白、柯马凯(图片来自《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

伊莎白特别喜欢接触人,与人交流。在北外的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伊莎白与人聊天、拉家常的场面,这些人上至知名的教授,下至普通的校园花工乃至保姆,都是伊莎白交往聊天的对象,而且她特别喜欢接触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尤其关注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遇到谁有困难,她总会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完全没有一点专家学者的架子。高兴了,她会跟大家开开玩笑,做做游戏。每当节假日,伊莎白还会带领着儿孙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

享受天伦之乐

伊莎白非常热爱生活并且非常自律,她热爱运动、生活十分有规律。她每天早上定时起床,坚持冷水浴,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坚持每天用冷水擦身体。早餐后下楼锻炼,接着回到书房查看电子邮件并回邮件,然后根据回忆写点有关学校早期的历史。午休后参加家属院子里老年人的体操锻炼、散步、与人聊天等。她家住在3楼,100岁的时候,伊莎白都还可以扶着楼道里儿子装的电动扶手,每天自己上下楼散步。最后几年实在难以站立了,就由儿子推着轮椅带她在校园里遛弯,一路上总会碰到不少熟人,她就坐着轮椅和人聊天。

参加每天下午的体育锻炼

一边遛弯一边与人聊天

2019年,在儿子们陪伴下回到成都、登上白鹿顶半山腰的伊莎白非常兴奋,对于104岁的老人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大家心目中,这位永远充满活力、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老人是不会离开大家的,尽管她已快满108岁,但她离世的消息传来,人们还是感到意外和难过。她在离世前2天还出席了在北京外研社举行的为中国外语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琳教授雕塑落成仪式。

2023年8月18日,伊莎白(前排右3)出席了在北京外研社举行的为中国外语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琳教授塑像落成仪式,两天后(8月20日)老人家离世,享年108岁。

柯马凯与妈妈最后的合影

伊莎白与老照片项目

我与伊莎白的友谊源于老照片项目。2008年3月初因北京展览去拜访伊莎白时,她知道了我的来意并看了我电脑里那些她曾经熟悉的画面后,异常兴奋,表示非常愿意支持我们的老照片项目,鼓励我们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好,并以实际行动一直支持和关注项目组工作。从2008年3月底项目组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第一次展览开始,伊莎白老人每次都会出席我们在北京的所有活动。她的儿子柯马凯也加入了项目组,并在其中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在英语的把关和校审方面以及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与加拿大方面协调和沟通,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2008年3月30日,项目组第一次举办的老照片展览《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世纪照片珍藏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第一排左起:CS孩子文忠志、贝斯、黄玛丽、云达乐、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何理良、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陈秀霞、伊莎白。右边墙上的书法作品是马识途先生为展览的题词。

2007年底,马识途先生得知我们将于次年3月在北京举办展览时,特地为展览题写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示支持和祝贺。

93岁的伊莎白在她当年的照片前感慨不已

柯马凯和文忠志先生在开幕式上

张飙先生主持展览开幕式

2012年4月,97岁的伊莎白代表“CS孩子”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行的《成都,我的家》发行式暨老照片展览上发言,她说:“早在1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辈来到中国兴学行医,传播现代文明,作为他们的后代,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从我姥姥开始,我们家已有五代人生活在中国。我最自豪的是我的孙子现在成都华西医院任职。我们都热爱中国。”

2016年4月,项目组在北京举办“中加友谊世纪情·中国书法名家主题笔会”。这是一次将中加文化交流以书法的形式表现的笔会。书法的内容由25位当年出生在四川的加拿大友人或他们的后代提供,由项目组的申再望老师翻译成中文后,邀请25位中国书法名家出席并现场分别书写成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装裱后分别赠送给提供内容的25位加拿大友人。图为时年101岁的伊莎白在笔会上发言。

伊莎白撰写的内容“先辈们创办的伟业至今仍造福于中国,我为此感到自豪”,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书法家、项目组总顾问张飙先生书写。

2019年6月下旬,伊莎白在3个儿子陪同下回到成都。6月27日,在成都的项目组成员、导演高松以及华西子弟与伊莎白和她的儿子们在成都团聚。

位于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已被众多“CS孩子”认可为心中的“家”,作为曾经的“CS孩子”,伊莎白一定要去新场的“家”看看。图为伊莎白在新场“百年历史影像馆”观看她家族的故事。

在新场留下最后的身影

每年金秋十月,在加拿大多伦多有一场始于1936年的聚会,一年一次,坚持了近88年。

1936年10月,在华西协合大学工作的黄思礼(Lewis C. Walmsley)、启真道(Leslie Kilborn)、云从龙(Earl Willmott)回加拿大休假时,在多伦多发起了一场聚会,始称“华西俱乐部”,每年秋天从中国回到加拿大休假的传教士们就会在一家中餐馆聚会。20世纪50年代初,这些加拿大人回到他们的祖国后,一直坚持每年的聚会。随着年龄的老去,这个聚会被他们的后代传承下来,成为今天一年一度的“CS聚会”。这场延续了80多年的聚会,从未间断,已传承了4代。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人们不能聚集,聚会改为在线上进行。2021年的聚会时间为10月16日加拿大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晚上10点)开始。伊莎白老人不顾106岁高龄,在儿子柯马凯陪同下坚持参加聚会到深夜。

图为在儿子陪同下参加线上CS聚会的106岁伊莎白老人

2022年12月15日,伊莎白107岁生日之际,和平世界书画院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给老人家送去花篮,表达我们对她的祝福和敬意。附卡片留言:“恭贺伊莎白老师寿辰!祝老人家福寿康宁,吉祥如意!——和平世界书画院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

对于项目组的志愿者来说,伊莎白对老照片项目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在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能坚持做下来的很重要的因素。尤其令我感动的是,2016年4月我去北京时顺道去看望伊莎白老人,一进家门,一本《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已经躺在桌子上等着我,柯马凯告诉我说,他妈妈知道我要去,提前在书的扉页上为我签好名并题写了“送给我亲爱的朋友向素珍——伊莎白,2016.4.26”。这份情谊带给我的感动,实在无以言表。

伊莎白在送给我的书扉页上的留言

《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于2016年1月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伊莎白在她100岁生日那天(1915年12月15日)为本书写下了上面这段致辞。

因为爱,所以选择

在缅怀伊莎白的海量文章和书中,始终贯穿了两个词:“爱”和“选择”。柯马凯曾这样回忆他的母亲:母亲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一座宝库,而母亲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也是因为她选择了中国。的确,感动我们的点并不在于伊莎白出生在中国,而是在她人生每一个重要关头都选择了留在中国,中国是她的最爱!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于2012年编辑出版的《成都,我的家》,伊莎白以“选择”为题为本书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她对中国的爱和对老照片项目的支持。

伊莎白为《成都,我的家》所写的文章《我选择了留在中国》

谭楷老师在《我用一生爱中国》一书中,用饱蘸感情的笔墨讲述了伊莎白一生对中国的爱和因为爱所做出的选择。

高松导演的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围绕一个外国人的选择,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外籍友人对中国一往情深的热爱。

1938年,伊莎白获得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后,毫不犹豫选择回到中国。

1942年,欧洲战场因德国与苏联开战全面爆发战争,柯鲁克回国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伊莎白跟随柯鲁克到了英国,并在英国结婚。在柯鲁克介绍下,伊莎白加入了英国共产党,随后进入了驻英国的加拿大妇女军团服役,为战场上的军官做心理培训。后来,伊莎白认识了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人类学教授弗思(Raymond Firth),弗思同意伊莎白在战争结束后攻读自己的人类学博士。战后的1947年11月,柯鲁克希望能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发表十年后,亲眼看看中国有什么变化,以继续对中国革命的进程进行研究。此时已考取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奖学金的伊莎白,暂时中断了自己的学业,毅然跟随丈夫以国际观察员身份再次回到中国,进入解放区河北省武安县十里店村对那里正在进行的土改运动进行调研。此间,她仍旧接受攻读博士学位第二年的奖学金,并定期向导师弗思(Raymond Firth)汇报在十里店调查的研究进展。

1948年6月,土改结束,伊莎白夫妇收拾行李准备返回英国,伊莎白更是做好了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中断的学业、在弗思教授的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的准备。然而此时,他们接到了中共的邀请,希望他们到石家庄的南海山外事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工作,因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急需一批外交人才。他们选择了留下。他们的身份从国际观察员,变成了新中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从此,伊莎白夫妇在这里执教,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交干部和外语人才。弗思(Raymond Firth)教授非常欣赏伊莎白,认为她在中国农村阿坝、汉源和兴隆场等地进行的乡土调查有非常好的基础,具备成为一名人类学家的特质,当得知伊莎白选择留在中国教书后,给她写了好几封信,希望她回英国继续完成学业后再回中国教书,但伊莎白为了她的学生,为了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她仍然选择留在中国而放弃了回英国完成学业。

1959年,英国利兹大学邀请伊莎白夫妇前去任教,他们接受了邀请。当准备离开中国时,中苏关系突然交恶,苏联撤回了在中国工作的几千名专家,他们认为在中国遇到困难时不应该离开,因此他们再次选择了放弃,依然留在中国。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带着孩子们回加拿大和英国休假,后来听说外国人要是自愿的话也可以参加“文化大革命”,他们觉得自己作为生活在中国的一员,不应该置身事外,因而选择了回到中国。然而,回来后等待他们的是噩梦般的结局:柯鲁克被指控有“间谍嫌疑”被关进秦城监狱5年,伊莎白也被当作间谍抓起来隔离审查了3年。后来在周恩来总理干预下,他们才被释放并予以平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们回到英国探亲,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不会再回中国了,但是,他们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回到中国直至终老。最后,伊莎白将自己的遗体也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捐献给中国。

遗憾和惋惜

伊莎白无疑是一个大写的伟大的人,她的事迹可歌可泣,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但是,最让我感动、感慨也可以说是遗憾的是,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放弃的人类学博士学位。因为成为一个人类学家是伊莎白幼年时的梦想,她一生都在为此做准备。

幼年的伊莎白生活在一个条件十分优越的环境里。每到夏天,伊莎白会随父母到森林植被良好、景观秀丽独特、凉爽宜人的彭州白鹿顶避暑。山上交通不便,所有生活必需品都需雇当地人肩挑背扛上山,代步的工具常常是滑竿。如果天不下雨,甚至连生活用水都得从山下往上背。生性善良的伊莎白看到这些衣衫褴褛、汗流浃背的苦力非常不忍,常常会把家里的东西送给他们。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这么优越,而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却如此悲惨?在成都上小学时,她目睹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看到因1929年经济大萧条而失业的人们的惨状,14岁的伊莎白非常难过。她很想去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们,渴望能有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尽管很不清晰,但研究社会和人那时就在伊莎白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朦胧的种子。在成都高中毕业后,伊莎白回到加拿大上大学。父母认为,学习儿童心理学可学到为人服务的实际本领。伊莎白选择了父母的建议,尽管她更喜欢的是社会人类学。1934年伊莎白获得多伦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后,她回到成都。儿时埋在心底的种子开始萌芽。相比走进课堂教书,她更愿意研究社会和人,尤其是研究大山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非常开明和民主,他们支持女儿参与社会实践的选择,并积极为她创造条件。1939年3月到6月,伊莎白到四川西南部汉源县的一个彝族村落体验生活,开始了她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也是她进行人类学研究迈出的第一步。1939年7月至9月,以及1939年11月到1940年2月,伊莎白又连续两次深入岷江河谷深处,住进了理县八什脑村——父亲的藏族朋友索囊仁清妹妹的家里,与当地的藏民朝夕相处。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伊莎白走访了理县的许多地区,拍摄了大量社会风貌照片,做了大量调查笔记。

1940年,中华基督教协进会在四川璧山县兴隆场镇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开展乡村建设项目,目的是为了了解在战争时期,如何发展乡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由于伊莎白有从事过农村地区社会调查的经历,项目负责人邀请她参与这项社会实践,并支付她的工资。这个项目对伊莎白极具诱惑力,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积累更多人类学的实践经验,为将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即便在严酷的战争期间,伊莎白也没有放弃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兴隆场的研究。她的研究课题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乡村建设》。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俞锡玑是伊莎白的亲密搭档,她们的任务是协助协进会调查全乡1500户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从1940年9月到1941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伊莎白和俞锡玑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乡民的家庭生活、谋生手段、宗教信仰等方面情况,晚上总结归纳,留下了大量极具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价值的调查材料。她和俞锡玑商定,争取在田野调查期间将这些材料写成一份研究报告,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上发表。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乡村建设项目被迫终止,她们的愿望没能实现。1949年后,由于特殊社会环境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伊莎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和整理她所积累的这些极为珍贵厚重的资料,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伊莎白离开教学第一线,才终于有了时间来完成研究兴隆场的夙愿。

1981年,伊莎白和俞锡玑再次走访兴隆场。接下来的十年,伊莎白继续在弗思(Raymond Firth)教授指导下认真核对笔记、整理手稿,最终与俞锡玑合著了《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一书,该书于2013年1月在北京翻译出版。

左图:2013年1月,伊莎白与俞锡玑合著的《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中文版出版。该书以原始调查笔记、统计表等案例,真实再现了那段鲜活的历史场景。右图:2013年3月,伊莎白在送笔者的《兴隆场》一书中这样写道:“送给亲爱的朋友向素珍,谢谢你为中加友谊所做的一切。致良好的祝愿!依莎白·柯鲁克 2013年3月于北京”(中文翻译:王曙生老师)

1981年11月,刚退休的伊莎白给她的导师弗思(Raymond Firth)写的信,信中向弗思汇报了她自1941年离开兴隆场后再次回到这里的感受以及对40年前的调查进行后续工作的打算,同时表达了对导师很久以前对自己的学习给予的指导和帮助的感激之情(图片资料由王曙生老师提供)

为了更充分、深入地呈现兴隆场的历史,伊莎白决定把研究重点从人类学转向历史学,围绕地方主义观念以及当地人对变革的态度重新组织调查材料,为此,伊莎白邀请美国东北大学柯临清教授(Christina Kelley Gilmartin)与她合作,她们分别于1997、1999、2001、2004年,又再次回到兴隆场体验生活,进一步收集和完善资料。最后两人合作完成了《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一书,该书于2018年11月伊莎白103岁那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是两本非常有价值的社会人类学著作。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从分析历史着手,取材于不同寻常的田野调查手记,将兴隆场在战时中国农村所面临的争议问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伊莎白夫妇在十里店停留的7个月时间里,目睹了整个土改的过程。这期间,柯鲁克以特约记者身份不断把所见内容写成稿件,寄给英国的《泰晤士报》和《曼彻斯特卫报》等报刊刊发,而伊莎白则以对比共产党、国民党农村改革为题,申请把课题改为《国共农村政策的对比》。对伊莎白而言,这是除兴隆场以外又一次具有丰富成果的人类学研究实践。

1959年,伊莎白夫妇依据十里店的调查实践,在英国出版了《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以下简称《革命》)一书,追述了十里店在土改前的革命探索和努力以及20世纪30至40年代十里店的村民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自己的村庄。20年后,伊莎白夫妇又在美国出版了《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以下简称《运动》)。《运动》记述了由《人民日报》记者组成的一支共产党工作队的土改经历和十里店的土改复查工作。这两部极具社会学和人类学价值的著作在海外引起强烈关注,人们通过这本书看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中国社会基层的真实面貌。英国很多社会学教师将此书指定为学生必读教材。1982年北京出版社首次出版了《运动》的中文版,薄一波为该书作序。随后《革命》也被翻译成中文。2007年6月,两书作为上下集同时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十里店》一书写给伊莎白的亲笔信。

2010年,伊莎白在送给笔者的《十里店》一书的扉页里留言:“亲爱的向素珍,你用华西老照片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工作,这些工作必将增强中加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非常感谢你并致良好的祝愿!依莎白2010年3月于北京”(中文翻译:王曙生老师)

伊莎白的书房是一座宝库,一箱箱她早期为攻读人类学博士收集的各类书籍、资料、手稿、采访记录、工作记录以及在中国农村从事社会调查做的大量笔记堆满了书房,用高松的话说:“各种书籍资料堆砌得无从落脚,我们拍摄时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支一个脚架。”柯马凯说,有不少人表示想来帮着整理老妈的笔记,但是他们都觉得东西实在太多,一直没想好从哪里着手而放弃了。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最珍贵的莫过于伊莎白关于汉源和理县的社会人类学调查日记。这些用笔记录的日记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最终由伊莎白的儿子授权、由国家一级科技翻译、长期从事科技情报和科技翻译工作的王曙生老师接手翻译整理。王曙生老师说,他刚看到日记时头都大了,这些手写的日记犹如一部“天书”,一大摞厚厚的日记足足有上百万字。因条件所限,日记使用手书草写,许多地方用符号代替,好些英文字母很难辨认,好在王老师在本职工作之外长期从事对理县藏羌地区的文化研究,对该地区的历史非常熟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之他长期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用他的话说,他是在用“破译电传密码”的手段来啃这些日记。随着翻译的深入,他渐渐熟悉了伊莎白的书写风格,从而慢慢走进了伊莎白的内心,看到了最真实的伊莎白。他也渐渐明白了伊莎白的书写为什么那么潦草?原来伊莎白总是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笔,利用一切与人接触的机会、每时每刻都在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时还没有电灯,她常常左手打着手电筒,右手极速地记下接触到或者听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并且还清楚地标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在翻译这些日记的过程中,王老师常常热泪盈眶:为伊莎白日记里客观真实记叙的人和事;为伊莎白的认真、顽强和执着;为伊莎白的善良和发自心底的对底层人民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为日记里记录的许多我们不了解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王老师告诉我,他很难想象,一个刚从国外大学毕业归来、从小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长大,年仅23岁的年轻姑娘一个人跑到那人烟稀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那么长时间,她是靠什么力量在支撑啊?王老师还告诉我,他对人类学也十分感兴趣,阅读和研究了许多人类学家的著作和传记,但是像伊莎白这样长时间深入社会底层,如此一丝不苟、详尽记录当时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的人,还真不多。伊莎白为研究人类学所积累的资料是一笔宝贵的人类财富,而且,她将在汉源彝区和理县藏羌地区记录的日记已经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但却没能形成著作。

行笔于此,我不禁生出一丝遗憾。伊莎白从儿时起就对研究人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产生了浓厚兴趣,成年后,相较于站在三尺讲台教书,她更愿意研究人类学,并为此准备了一辈子。但是,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她还是选择了站上讲台。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她没有时间来整理年轻时积累的关于四川藏族地区和彝族地区的人类学素材,让这些素材雪藏了几十年。我相信,如果伊莎白按照自己的理想走研究人类学的道路,她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类学家。

伊莎白人类学笔记封面(王曙生老师提供)

在理县八什脑的日记分类(王曙生老师提供)

“天书”——日记内页(王曙生老师提供)

王老师告诉我,伊莎白的社会人类学考察日记他已翻译完毕,但还需对这座“大厦”进行紧张的“装修”,还有大量的附录和文件表格要补充。我非常期待着早日拜读伊莎白的日记,跟随着王老师的翻译走进年轻的伊莎白的内心。

伊莎白是一位善良、坚韧、睿智的伟大女性,无论受到何种打击和磨难,她总是以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微笑面对人生。这位年过百岁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中国!

伊莎白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身上迸射出来的人格光辉将永远照亮和鼓舞着我们,将在我们心中永存!

2024年7月13日写于中国成都

*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作为一个纯公益的民间小组,2006年由几个志愿者自发组成,没有注册机构,没有经费来源。2013年在大邑县人民政府支持下,与他们合作在大邑县新场古镇建立了“百年历史影像馆”。2016年在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支持下,在公卫行政办公楼(原华西加拿大学校校址<简称CS学校>)建立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在香港南中集团总裁张驰先生赞助下,与CS聚会委员会和多伦多华西校友会在加拿大联合举办了“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展览,并先后在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乔治市、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和金斯顿大学巡展。2013年,为保护这些老照片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项目组挂靠在北京和平世界书画院,书画院不支付项目组任何费用。

作者简介

向素珍,四川省外办退休干部,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100多年前来华兴学行医的加拿大传教士后代,从此与这段历史结缘。感动于这些传教士对中国西部的无私奉献,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老照片项目小组。十多年来,项目组在有关部门和企业家支持下,于北京和成都举办了7次老照片展览和1次“中加友谊世纪情书法笔会”。2016年10月起,《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在多伦多等地巡展。与大邑县和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分别组建了《百年历史影像馆》和《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编辑出版了《成都,我的家》大型图册,还有两本书即将出版。协助四川电视台拍摄《相遇百年》大型历史纪录片。为表彰项目组为中加友谊所做的贡献,2013年,加拿大总督为项目组颁发了总督勋章。

来源:永远的华西

文/图:向素珍

来源: 永远的华西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