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在菱窠的那些青春时光||何一东

作者:何一东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7月9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4-07-29 15:28:25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菱窠的那些青春时光

何一东

前不久,在朋友圈看见作家温月发了两组照片。其一是:“又是第一次——今天终于寻到一个机会,与朋友同游早已耳熟能详的‘菱窠’。这是我第一次参观文学大师李劼人先生在成都狮子山下、菱角堰旁的故居‘菱窠’。”其二是他参观李劼人先生故居后,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题为《菱窠》的小诗:

菱角堰边筑茅窠,笔蘸沙水起澜波。

大师巨作出小园,锦里沧桑岁如歌。

每当看到李劼人故居门楣上由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题写的“菱窠”,以及故居庭院正中矗立的一尊由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雕塑的李劼人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倍感亲切!我曾在与故居一墙之隔的四川省邮电学校(现为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生活了多年,对李劼人故居非常熟悉,经常去“串门”喝茶,往昔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刚17岁,在省邮电校工作。邮电校的后门处是食堂和锅炉房,而从后门出门十多米就是“菱窠”,那时还没有对外开放。门外有一排柳树,我和学校要好的同事常于春夏去捉蝉子和天牛。尤其是天牛,前胸背板两侧有突刺,头顶上有一对细长、神似牛角般的触角,煞是好看。捉住它们后,我们用细线将其腿拴住,然后将线又拴在一节树枝上,拿在手中,天牛以为逃脱,便一个劲儿展翅飞舞……

菱窠

离“菱窠”大门二十多米处有一个较大的堰塘,梗泛萍漂,鸟儿啁啾,蛙鸣四起。时常有人垂钓。而每年春天,气温回升之际,也有一些农民下午或晚上在此用钩针钓黄鳝。钓黄鳝的饵料有新鲜的鸡鸭肠子、猪肝、河虾肉、塘螺肉,还有蚯蚓等。我曾多次看见农民钓上来的野生黄鳝。它们野性十足,不甘束手就擒,在网兜或塑料袋(桶)里乱窜。某次,一条大黄鳝从农民的网兜里窜出,钻进旁边的菜地,正在围观的我们追上去用木棍打、石块砸,非常兴奋,把菜地里的蔬菜也践踏了一大片,皮鞋上全沾满了稀泥。黄鳝被击毙后,我们又将它挂在木棍上“游行示众”,吓得路过的邮电校女生花容失色……

堰塘附近散落着农户的房子,竹篱茅舍,鸡鸣狗吠,房前屋后,种植有枇杷、樱桃树,一垄垄菜地,青翠欲滴;野花摇曳,蝶飞蜂舞,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1987年6月,李劼人故居文物保管所成立,正式对外开放。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和同事隔三岔五便去李劼人故居免费参观、喝茶。纪念馆展厅面积不太大,有复原的李劼人客厅、书房兼卧室、藏书楼等陈列,并辟有“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李劼人先生的文学成就,令我肃然起敬!那时候,我作为“文青”,常写点诗和散文投稿。尤其是我的处女作——诗歌《灯光》在1987年《中国法制文学》发表后,写作的劲头更大了,常在学校图书室借古今中外各种名著捧读,摘抄精华。每年寒暑假,更是有大把的时间来读书写作。环境幽静、芳草萋萋、流水潺潺的李劼人故居,则是很巴适的读书、写作场所。

当时的李劼人故居鲜为人知,游客极少。到此参观和喝茶的主要是省邮电校、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川师附中的学生和附近红旗橡胶厂、解放军第七四三六工厂及在沙河铺街上的成都峨眉自行车厂、成都药械厂(又叫生物制品厂)、成都搪瓷厂、省粮食机械厂等企业的职工和沙河铺的居民。也就是说,除沙河铺之外,成都绝大多数市民是不知道李劼人故居的。那个时候,沙河铺就是被农田包围的郊区,比如每年的春天,川师后面的狮子山,桃花儿开,城里的人,携幼扶老,像赶场似的,络绎不绝地来踏春。其实,这就是老成都人称的“海会寺”所在地。反之,我们去城里办事或游玩,称之为“进城”。有时和城里的朋友说起李劼人故居,他们都说不知道,一脸懵圈。

那时全国的纸媒形势一片大好。成都的报纸如火如荼,公开发行的、内部交流的,估计至少上百家吧。这于写作者而言,无疑是“甜蜜的事业”。没有电脑全凭“爬格子”,然后装入信封,投入邮筒撒向四面八方。不认识编辑没关系,陌生的编辑还会热情地给你回复,退稿信也充满温暖,让业余作者们心存感激,继续努力!

我的不少稿子就是寒暑假在李劼人故居一边喝茶一边写成的。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先后发表在几十家报刊上。对当时一名初学写作者而言,即使在内刊上发了稿子,也很高兴,毕竟是一张报纸啊!

在李劼人故居喝茶写作那些年,《成都晚报》和《蓉城周报》《成都工人报》《四川通信报》发我的稿子最多。《成都晚报》的“路边闲话”“锦水”“人生”“家苑”“挚友”等版面和栏目时常有我的稿子见报。我还有幸在晚报读者来信部主办的“每月公众话题”担任嘉宾主持人,就国内一些热点话题和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请读者来稿讨论,然后我前往读者来信部去取稿子,回家编辑并归纳点评,然后再送回报社见报。那个时候,我才认识晚报一些编辑老师,对他们和蔼可亲的为人印象深刻!有的编辑老师后来一直都有联系,退了休也是好朋友!

30年光阴一闪而过。如今,李劼人故居四周打造得更漂亮了:当年的堰塘、美丽的田园,已复活为李劼人笔下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场景,已为通过公馆建筑群、下沉集市广场、铺板小馆、老式茶铺、凉亭水榭等打造而成的“东门市井”所取代,烟火气十足,游客络绎不绝,令我欣慰又感慨……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7月9日第8版

作者:何一东

来源: 《成都日报》2024年7月9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