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回忆我的省劳模盐工父亲‖肖坤华
回忆我的省劳模盐工父亲
肖坤华
一张旧照
2019年5月,我因故回自贡老家一趟,顺便参加了母校部分高、初中同学和老朋友的聚会,过得十分愉快。其间,老邻居和老同学牟(陆华)三姐告诉我,说她家保存有一张其父牟伯钦伯伯和我父亲一同参加省劳模大会的照片。我有些将信将疑,心想我们家从没有见过这张照片,也没有听说过有这种照片。
凡是年龄在70岁以上的自贡人,大都知道牟伯钦的大名的。他是自贡市著名的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省级和全国劳模。牟伯钦伯伯来自大安盐厂,是烧盐工人,自贡市优秀的工人阶级代表。我的父亲肖思九也是大安盐厂工人,也于1956年3月,出席了四川省第一届劳模大会。
自贡市出席四川省劳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1956·3),我的父亲位于第二排,左起第4人;前排右第1人为牟伯钦伯伯。
果然确有其事。一天之后,牟三姐给我发来了照片(图1)。原来,照片是1956年3月拍的,照片上的名称是“自贡市出席四川省劳模大会全体代表合影(1956·3)”,准确地说,那是“自贡市出席四川省第一届工业、基本建设和交通运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全体劳模合影。合影的一共有24人,其中女劳模1人,其余23人均为男性。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它记载了父亲人生的重要一页,成为他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事业的顶峰,无疑也为后辈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和值得骄傲的记忆。
照片中至少有两人,即牟伯钦伯伯和我的父亲,均是大安盐厂的职工,只不过牟伯伯是烧盐工,我父亲是抹篾工。更加巧合的是,两人竟然都居住在同一个院子,即大安区上田坝居委会4组的原兴益海井同福灶老盐仓大院,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门挨门的隔壁老邻居。
四川省第一届工业、基本建设和交通运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6年3月)的劳模奖章
新朝气象
1949年12月5日,自贡市和平解放。那一晚,22万自贡人一夜无眠,欢呼声、喝彩声、鞭炮声震天动地庆解放。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动荡之后,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下达和实施,新生自贡的国民经济走上了正轨,社会秩序大大改观,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经过一段失业之后,父亲又有了工作,并且在短时间里,入了党,成为受人尊敬的劳动模范。我有时在想,自贡市的盐业工人成千上万,何以父亲就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艳羡的省级先进生产者?在解放初期那个风清气正的年代,一个普通产业工人,没有一定的过人之处,肯定是难以成为众人仰慕的模范的。
1954年9月父亲(第二排左起第一人)参加自贡市委一小组党训班的合影
父亲是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平常言语不多,回家的时候很少,在家中也从不谈论井灶上(即工厂里)的事情。我那时年纪小,根本就不知道他被评为了劳动模范,到成都开了大会!我只知道读我的书,玩我的……他何时参加的中国共产党,我也一概不知,只是后来看到过,一张他上世纪50年代前期参加“党训班”的集体照,得知他加入了党。也是在父亲走后,他获奖后留下的日记本和毛毯由我继承、使用;毛毯随我到北京读书时使用,随我走南闯北几十年。
父亲重新获得工作以后,成为大安盐厂的工人,先是在大安区小凉高山的吉亨井工作,我有时候到井上去,将分得的干牛粪饼子担回家,充当烧饭的燃料。偶尔在井上吃个客饭,用公碗、公筷,吃“文明饭”。那时候,我还不到10岁,正在读小学。
过了没有多久,父亲调动了工作,调到大安的“大冲头”,一个似乎叫泉涌井的盐井(似乎就是后来苏联专家帮助改造成为“水举”汲卤制盐的那眼井)上班。当时,那里不再使用水牛作为牵引大车抽取卤水的动力,而是更换成了蒸汽机车,以煤炭作为燃料。职工家属以若干人一组分班,轮流到井灶的锅炉房筛炭花。那时,为了这区区煤渣,我时常舍弃了当天的上学,一大早与母亲挑上箩筐,来到井上,与组里的家属们同心协力,将锅炉中排出来的煤渣煤灰,用小车推到垃圾场上,先筛除掉大块的炭渣,再用筛子筛去炭灰,粗略淘汰掉石块和突出的渣子,留下可以再利用的炭花。最后,各家各户平分炭花。那时,大约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我们才饿着肚子,挑起炭花,打道回府……不过,这种时间并不长。
父亲被评为劳模的时间大概就是这一时期。不久以后,他的工作又发生了变动,调到长发灶车间,车间所在地在长发灶,即离如今的著名的燊海井不远、曾经有一口叫“长堰塘”的地方(已经填掉,与烈士陵园隔公路相望)。但是,父亲生前工作的最后地点是狗儿海井,就是宝珠井与荆花湾之间的“狗儿海”,直到他去世。
抹篾工人
当今的人们,对千年盐都的历史已经所知不多了,有必要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盐厂的工种有多少?一般人难以回答。有人在《古代自贡盐场盐工的种类》一文中写道:
“……看来,叫盐工已是清朝以后的事了。据统计,抗战时期,四川省盐工人数为56万余人,伴随着井盐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分工也越来越细密。盐工又被细分为若干工种,且各个工种均有专门称呼,清人温瑞柏在《井盐记》中记述了四川盐工的工种。其人有司井、司牛、司车、司篾、司绑、司漕、司锅、司火、司饭、司草,又有医工、井工、铁工、木匠。……盐工中最了得的是山匠钻井技工。著名作家王余杞在其《自流井》序中,也对盐场工人的工种做了记述,主要包括:司机、生火、开车、拭篾、山匠、管事、大帮车、牛牌、辊子匠、白水挑夫、井上杂工、烧盐匠、盐水挑夫、桶子匠、灶上杂工、笕山匠、车水匠、巡视匠、笕上杂工等。”
相信当年在自贡长大的人,对其中的大部分工种均能够理解和了解,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拟赘述。然而,不管是温瑞柏所说的“司篾”,还是王余杞所称的“拭篾”,均指的是“抹篾工”。
我从小在盐井的氛围中长大,家的周围都是盐井,例如海川井、如川井、宝珠井、狗儿海井,并对井上的天车、大车、井口等等,知道不少事情。
那么,“抹篾工”又是干啥的呢?下图是一幅介绍盐井上“大帮车”或大车借助于水牛作动力,将井下含盐卤水绞(抽)上来的过程。为了说明白,我不妨打一个比方,它就像中国北方用辘轳打水,需要汲水人用绳子、水桶和辘轳等工具一样;而自贡盐井工人的“辘轳”就是“大帮车”(大车),“水桶”就是“汲卤筒”,“绳子”就是数百丈长的、小酒杯粗细的麻绳或竹篾缆索。当然,为达此目的,需要矗立一个高高的井架,顶端置放一个定滑轮,再改变其力学方向,拉回到地面上(借助另一个地面上的定滑轮),连接大车,在“司牛”(俗称“使牛匠”)驾驭之下,水牛牵拉大车、缠绕若干圈以后,直到把卤水筒拉到地面,最终放掉卤水,再输送到灶上煎盐。
牛拉大车拉升汲卤筒从井下取卤水示意图
图中的工人即是“使牛匠”,他要在牛拉车的过程中始终跟在水牛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地驾驭,一圈一圈地转悠,直到把放到井底的汲卤筒满载卤水后拉到井口放掉卤水为止,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使牛匠”头顶上方那块很宽的竹片,就是“抹篾”(拭篾)。可别小看了它,那是大车的刹车,在大车的另一端,那块又粗又长的“拭篾”,抬起来又可以放行大帮车转动,而一旦需要制动大车,则将齐胸的“拭篾”放下来,甚至整个人坐在上面,制动大车转动。当其放掉卤水,需要重新将打卤筒放到井下汲卤时,需要再次抬起制动的“抹篾”,让大车以非常快的速度反向旋转,直到达到井底,打上卤水,才再次挂上牛的轭(俗话“枷担”),印象中,要七头牛围在大车四周,一同拉动大车,只是快要拉到地面时,才逐渐减少牛的数量,因为负重随着距离的缩短而所需的拉力减小了。完全可以说,“抹篾”就是大车的“司机”。后来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取消用牛作动力而代之以电力机车以后,父亲就是开动的电缆车。
抹篾工职责
抹篾工职责所在,不光是仅仅待在抹篾旁边,眼睁睁地看着工友们跟在牛屁股后面转悠而已。他也需要加入其中,驾驭一头水牛,只不过在汲卤筒快到达地面时,他需要提前抽身,将牛撤下来,拴在固定地方,再来到抹篾旁边,随时等候标记物(大概至少应该有两个吧?)的到来,及时给予刹车,否则,让汲卤筒越过天车顶端的铁辊子,造成重大事故(俗称“翻竿竿”),轻则毁坏井旁设施,砸到井边等待抠水(放卤水)的工友,重则将汲卤筒部分或全部掉入井下,造成生产停止,也可能一年半载都难以排除事故,打捞起折损的汲卤筒!所以,父亲的责任非同一般,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压力山大。
除了操控抹篾,抹篾工人还要连接缆绳。因为,缆绳不可能是整根几百上千米长,而是一梱梱具一定长度的,需要将其连接;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地方难免磨损得厉害些,同样需要将其割去再连接。如何连接?显然不是打疙瘩连接。
我曾经在父亲最后一个工作地狗儿海井,亲眼见过父亲如何操作的。那时,井灶上已无水牛作牵引力,而是改换成了电力机车,主要开动电车,来驱动大车。不过,钢缆同样有需要连接的时候。原来,抹篾工人有一根镰刀把粗细的木棍,上面缠绕了许多的较粗的苎麻丝,父亲在连接缆绳时,只需将两根钢缆绳重合一尺多长,再用打湿的苎麻丝分三处绑扎,木棍将结扎的麻丝用力穿插打结、扳紧,使之再也不易松散。那时,父亲的身体已经透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在绑扎钢丝缆绳时已有些费力而气喘吁吁了。
英年早逝
就在出席成都的劳模大会之后不到5年,1961年的2月21日(辛丑年农历正月初七),父亲积劳成疾,走完了他的人生路程,过早地离开人世,享年不足52岁。
(2019年6月20日初稿,2024年6月25日改定)
作者简介
肖坤华,又名肖昆华,1945年9月生,四川自贡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 供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输血研究所。曾任援外小组组长兼翻译,并借调中国驻厄瓜多尔、乌拉圭和哥伦比亚使馆工作,任二等秘书和一等秘书。长期在中国医科院输血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图书情报室主任,《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杂志和《中国输血杂志》编辑组组长,副编审。
来源:自贡方志
文/图:肖坤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