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我与成渝铁路的不解之缘‖温月
我与成渝铁路的不解之缘
温 月
1952年7月2日,自重庆开出的第一列火车到达成都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图源:新华社)
1958年,年仅1岁的我,随父母从重庆迁居成都,平生第一次坐火车,便走的是成渝铁路。此番行程,我完全没有印象。而留给母亲最深的记忆,却是我扒在车窗前瞅“风景”,结果被蒸汽机车随风飘来的煤烟糊得小脸污黑,双手也成了“十爪乌龙”的情景。那时来往两地,不仅费时一天,且车进隧道,必须关窗,否则煤烟夹着煤灰灌进车厢,旅客难免不成“黑脸张飞”。
17年后,我有记忆以来首行成渝线。那年10月,高中毕业暂闲家中的我,乘汽车到重庆,在姑妈家玩了一个多月。回成都那天傍晚,我独自登上了这趟夜行列车。“牵头”的究竟是“蒸汽”还是“内燃”,我已记忆模糊了,但需跑上一夜却很确凿。卧铺难搞,不过,对于年方十八的我,千把里路“硬坐”10小时,倒也算不得苦旅。夜色沉沉,在车轮碾压钢轨“吭吭”“吭吭”的单调声响中,列车开开停停;旅客上上下下……终于跑完505公里的路程,于黎明时分抵达成都。
在随后的岁月里,我曾多次乘坐绿皮火车奔行在成渝线上。但遗憾的是,因为车次,从未在五凤溪站有过停留。最后一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重庆,则是在1990年4月,我和妻子带着4岁的儿子去看望姑妈。那天,曙色未露,我们即匆匆赶到火车北站,乘坐当天最早的一趟车,以便能在天黑之前抵达重庆。火车迎着晨光向东疾驶。初乘火车的儿子兴奋且好奇,时而扒在车窗前探望,时而在车厢里来回“巡视”。末了,便一屁股坐在我腿上,把问号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火车为啥子会咣咣地响?”“铁路是咋个修的喃?”“火车和汽车哪个跑得快嘛?”“火车好久才走得到姑婆的家喔?”直到“瞌睡虫”袭来,方才作罢。而此时,火车仍旧在成渝线上逢水过桥,遇山钻洞。重庆,还尚在远方。
父母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在重庆,我出生在重庆,慈爱的姑妈亦生活在重庆,因而对连接成都与重庆的这条铁路怀有别样的情感,有着更多的了解与关注。
成渝铁路,1950年6月动工兴建,1952年6月建成通车,全长505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南地区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15年12月26日,历时5年建设的成渝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渝一家亲”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两个月后,我和弟弟即陪伴母亲乘坐高铁,前往重庆,探望姑妈。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乘坐高铁,那份新鲜,那份兴奋,犹如孩童一般。随着人流来到停泊站台的和谐号高铁前,顾不得上车找座,却赶紧吩咐弟弟用手机给我拍照留念。而母亲,对于首次乘坐高铁前往留下自己青春美好记忆的重庆,更是充满了双重的期待。
登上高铁列车,那俨如飞机客舱的布局与设施,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一律“向前看”的车座设置,没了与陌生眼光对视的尴尬,添了一分随意与自在。这种迥异于传统绿皮车、宛若乘坐飞机的全新体验,完全颠覆了老成渝铁路留给我的旅行感受。
8点22分,我们乘坐的G8581次高铁准时启动。此时,车厢前方那标注列车时速的电子显示屏便成了我紧盯的目标。随着列车驶出站台,速度逐渐加快。车窗外的景物飞也似地在眼前闪过;耳畔却不闻列车碾压铁轨的“吭吭”声响。此刻,电子显示屏上橙黄色的数字亦不断变换:120公里,150公里,180公里,200公里,260公里……坐在我身旁的母亲被这数字惊呆了:“这么快呀!”“不这么快,我们能一个半小时就赶到重庆么?”我的解释,不禁让母亲忆起了当年带着一周岁的我坐火车从重庆到成都的情形:“那个时候,要走一天哦!人都坐得鼻塌嘴歪了!”
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车,是重庆到成都;平生第一次乘高铁,是成都到重庆!新老成渝铁路注定与我有着不解之缘!
因有了成渝高铁,其时年近九旬的老母亲不再畏惧远行,近年两赴重庆后总想着再去。也是啊,308公里路程,100分钟时间,仅仅一场电影的工夫,便可穿山越河,从川西坝子抵达巴渝山城。
高铁在巴蜀大地风掣电驰。不觉间,开过了简阳资阳资中;驶过了内江隆昌荣昌;经过了大足永川壁山……眼前,山是一座城,城是几座山。哦,重庆到了!
五凤溪那阵阵传响的火车笛鸣,犹如天籁,又唤起了我与成渝铁路那份情缘的绵长记忆。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3月5日第8版
作者:温 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