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1940年梁思成在遂宁的7天‖何杨

作者:何 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9 14:48:13 浏览次数: 【字体:

1940年梁思成在遂宁的7天

何 杨

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由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1930年2月正式创立于北平,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等。

1939年8月26日至1940年2月16日,中国营造学社完成了第三次西南大型田野调查——川康古迹调查,共调查川渝和西康共30多个县市。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等建筑学家们,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往返于岷江、嘉陵江、涪江沿岸和川陕公路沿线,跑了大半个四川。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些可敬可爱的建筑学家们,凭着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和坚持,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仍将艰辛的考察之路进行到底。

而在1940年1月6日—12日,梁思成一行来到了遂宁,探寻遂宁境内的古建之美。就让我们随着刘敦桢撰写的《川、康古建筑调查日记》(《建筑史学刊》官方平台公布),还原梁思成的遂宁之行。

梁思成(1901—1972),籍贯广东新会。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第一日(1月6日)

调查点位:鹫峰寺

蓬溪县鹫峰寺是中国营造学社入境遂宁的第一站。也是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留下笔墨的一处建筑。

鹫峰寺,建于南宋,为一塔、寺结合的古刹丛林,位于蓬溪县城,建筑群面北,外有牌坊三间。

鹫峰寺塔

“次天王殿。次大雄宝殿。再次,登石阶,为毗卢殿。殿前列钟、鼓二楼,皆重层。殿之左、右各建廊屋,遥相对峙。殿后有一堂。寺之西北隅,建方塔凌霄,高十三级。纵观此寺建筑,虽大部成于明中叶前后,然规制井然,为川中寺刹所少有。”品读刘敦桢的调查日记,仿佛能够看到梁思成一行在鹫峰寺踱步的身影。

给梁思成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鹫峰寺,还有寺中一白塔(鹫峰寺塔)。

站在一片古刹中,仰望屹立数百年的古塔,塔面的斑驳讲述着岁月的沧桑,也让阅尽古建无数的梁思成盛赞:“(鹫峰寺)大雄殿之左侧白塔凌空,高十三级,甚峻拔”。

鹫峰寺塔一共13层,“皆以砖为之”。塔内也有石梯旋绕至顶。据说各层的塔室内均开凿设置了佛龛,而且龛壁均有彩绘、祥云等图案。不知当年,梁思成一行是否登上塔顶俯瞰蓬溪全城。如今的鹫峰寺塔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0余年的风吹雨打,白塔仍高高屹立,即便身旁的鹫峰寺已搬离别处,这里仍是一方群众休闲玩耍的好去处。于更多人而言,亦是幸运,可以亲眼目睹前辈工匠们的建筑杰作。

第二日(1月7日)

调查点位:定香寺

这一日,一早起来,梁思成一行便乘坐滑竿往西北而行。此行的目的地,是蓬溪县另一处古寺——定香寺。

颠簸间行了18公里,过文井场,这里已与西充县接壤。再往西北4公里,便到达了定香寺。

定香寺位于蓬溪县文井镇高峰山,是沿主峰顺山而下2公里处的一处道教活动场所。

刘敦桢在日记中说:“寺南向,建于小山上,后部及两侧新建堂、殿数重,供游客居住之用。其正殿业经改修,仅东壁存壁画三幅,工整有余而气概不足,明中叶以后作品也。殿之明间前金枋下题:‘大明成化拾贰年(公元1476年)岁属丙申冬十一月初三日,回龙山定香寺修建住持……’等字,足证确为明代遗物。”

据史料记载,清代和民国时期,高峰山与定香寺(当时名“三教坛”)为隶属关系,“儒、释、道”三教并行,香火兴旺,是高峰山东南面门户性景点。

历经兴废,定香寺现仅存部分清代和民国建筑。1995年,“定香寺”更名为“定香宫”,划归高峰山道观管辖。

第三日(1月8日)

调查点位:宝梵寺

从定香寺离开,梁思成一行原本计划去高峰寺,可听闻高峰寺新建未久,对于寻找古建的他们自然兴致缺缺。于是第二日,转道宝梵寺。

宝梵寺,位于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宋英宗赵曙赐名,义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筑气宇轩昂,蔚为壮观,被誉为明代中期建筑佳作。

1940年,梁思成一行考证宝梵寺建筑结构、隶属年代等。

“寺南向略偏东,经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至大雄宝殿。殿面阔三间,进深显四间,单檐歇山造。其后复有三圣殿一座,及左、右杂屋数间。”刘敦桢的调查日记对宝梵寺的概况作了这样的描述。

当然,大殿内的壁画因其规模宏大,内容精美而享誉海内外,当地群众更是敬之为“仙画”。

一张老照片上,宝梵寺大殿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建筑学家陈明达架着三脚架正在拍摄大殿外的壁画,不远处,有两个当地老百姓好奇地打量着,他们或许不知,这一拍,就拍下了过往辉煌,拍下了百年沧桑。

步入殿内,精美的壁画让梁思成一行目不暇接。据他们考证,殿内有题:“大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鼎兴建立”等字,与《蓬溪县志》所载相符。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殿内壁画年代,绘于成化间,亦属可信。

梁思成等人用了足足两个小时,对宝梵寺的建筑结构、隶属年代、特色之处等进行了详细考证。

“线条粗劲,构图豪放,确为明壁画中稀有之作。”对于蜚声海外的宝梵寺壁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们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无奈“惜经清人重描,面目已非,至足惋惜。”

正因为此,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能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五日(1月10日)

调查点位:广德寺、灵泉寺

1月9日,梁思成一行从蓬溪县大石桥出发,循旧官道,渡涪江,到达遂宁城区调整休息。

1月10日,他们从西门出发,造访广德寺。

1940年,梁思成一行曾到“皇家禅林”广德寺调查。

“寺在城西3公里许,柏林茂密,风景绝佳。”简短的一句话,勾勒出来的画面却很似许多市民儿时对于“皇家禅林”广德寺的记忆。路途不远,一路绿树成荫,古韵悠悠,风景奇美。

站在古朴宏大的广德寺前,“西来第一禅林”给梁思成一行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寺依山结构,规模颇大。”沿着问心亭,建筑学家们历山门、天王殿、大殿,至最后之佛顶殿,一一探访了广德古刹的每一座古建,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午餐小憩后,下午2时,他们又乘坐滑竿东南而行,约2公里半,渡涪江。再经些许路程至遂宁另一古刹——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灵泉山,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始建于隋,初名圣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寺以山为名。

沿着古道,梁思成一行进入寺门,初印象,“视广德寺为小。”其后的考察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木建筑特殊结构法亦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最后一殿)正面外檐斗栱出三跳,山面与背面则减为二跳,故山面第二间起,檐柱即升高一步。额枋与平板枋亦成梯级状态。其法曾见于蓬溪鹫峰寺毗卢殿,殆为明以来川省木建筑特殊结构法之一也。”

考察结论,建筑学家们认定,灵泉寺建筑结构式样“似以明末建造之成分居多。”

广德寺和灵泉寺两座古刹一东一西,跨越涪江远远遥望。时过境迁,如今的两座古寺适应着时代变化,完成了前山门广场、道路、长廊、浮雕、喷泉等项目的建设。

如今,在许多重要日子里,两座寺庙依然香客如流。而当走进这片灵山秀水,聆听声声悦耳梵音,每个人的心中顿时就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宁静。

第六日(1月11日)

调查点位:千佛崖、报恩寺方塔

又一日。上午10时,梁思成一行从住所出发,乘滑竿南行,约1公里半,从公路步入小道。再经东南向过南坝机场西侧,约7公里半,抵千佛崖。

如今,说到“千佛崖”,似乎少有遂宁人知晓。在刘敦桢的笔下,千佛崖的画面也渐渐清晰起来:“(千佛崖)有小庙一区依岩结构,其前廊庇摩崖一龛及小佛数十躯,惟造型不佳,似明人开凿者。自此折西北2公里许,访灵应寺(俗称神仙洞),乃就汉崖墓4处凿道相通,严饰佛像。洞内有残破陶俑及具阴阳榫之发券砖,则确属汉物。惜发现时不知保护,听任抛弃,现存者亦无几矣。”

或许,面对那些残破的造像,梁思成一行从心里生出深深的惋惜,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无数珍贵的历史建筑,或因风雨侵蚀,或因外力破坏,一个个凝结着匠人高超技艺和毕生心血的艺术品逐渐掩于岁月。对于梁思成等致力于保护古建之人,亲眼所见,想必心痛和遗憾于我们常人更甚百倍。

中午12时,梁思成一行行至龙凤场午餐。下午1时半,继续南行,遥望《蜀中名胜记》所载之报恩寺方塔。这又是一处我们今日已无从拜见的古建筑。刘敦桢的调查日记中描绘,“(报恩寺方塔)矗立山巅,下瞰涪江,形势绝佳。”但根据他们的专业素养判定,该塔之轮廓及出檐结构“均酷似明塔式样,所谓隋建者极不可靠。”

1月12日,一大早,建筑家们便起了床,7时半,离开遂宁赴潼南而去。

今月曾经照古人

1月6日抵遂,1月12日离遂,梁思成一行,在川中遂宁经历一个星期的古建筑探寻之旅。彼时,国内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均处于战况激烈的胶着状态。

古建筑学家们,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保家卫国,守护着属于中华民族精神食粮的古建筑。

1月的斗城清晨,想必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寒冷的气息。他们每日早出晚归,不惧道路崎岖,不畏山高路远,走访每一处古建筑,为其“体检”亮明身份。年代归属、现存状况、历史价值……都在他们的测量考察中被记载于册,这些,都是古建筑最为珍贵的“家谱”。

想想便觉有趣,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我们今日走过,他们曾经看过的风景,我们今日仍在欣赏沉浸。

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沟通,生生不息。

自梁思成一行赴遂考察,到如今又是八十余年匆匆而过,这些建筑大家们均已作古。那些他们曾经探访的古建筑,有的风采依旧,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有的已在岁月中湮灭,了无痕迹。

建筑似人,有生命有感情。曾经存在,便是辉煌,即便到了今日,他们只剩下史书上的寥寥数语和人们脑中无尽的想象。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 杨

供稿: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