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渐行渐远老童谣——外婆与她口中的内江老城童谣‖曾向红
渐行渐远老童谣
外婆与她口中的内江老城童谣
曾向红
岁月悠悠忆外婆
一转眼,外婆离开我已整整38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从未离去,因为我是外婆带大的孩子。每每想到儿时与外婆在一起的日子,总有一股暖流流进心头。
外婆名叫陈明芬(陈伏容,出嫁后随夫姓,也叫谢明芬),1906年6月18日出生于内江县东兴镇高庙子,先后在内江县城、龚家乡(驼背场)、龙门镇及内江城区生活居住。1986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80岁。
外婆陈明芬(1979年夏季,内江一中家属宿舍)
(一)外婆是民国内江著名画家陈石渔的长女
民国时期,内江既是著名的蔗糖之乡,又是有名的书画之乡。据载,当时内江县城的书画家如群星闪烁、熠熠生辉。在内江画界有著名的“金兰拜盟四艺友”之说。这“四艺友”就是民国内江著名的四大画家,即张善子(张大千的二哥,擅长画虎,号称“虎痴”)、刘采臣(工笔草虫画家)、邱特澄(泼墨山水画家)和陈石渔(人物仕女画家)。陈石渔就是我外婆的父亲,即我的曾外公。
曾外公陈石渔一共有6个孩子。老大陈明芬(外婆)、长子陈靖芳、次子陈靖世(英年早逝)、三子陈靖康(未婚已故)、次女陈克正和幺女陈克贤。曾外公的儿女大都继承了他的画笔,成为家乡或当地有名的画家。长女陈明芬没有承画业,但心灵手巧、聪明能干。擅长女红技艺,如布艺拼花、十字绣、做鞋子、上蚊帐等,还能画各种花卉,年轻时经常帮人做嫁妆。
听外婆说,小时候曾外公作画时,她常常会在一旁观摩并伺候笔墨“打下手”。当时,曾外公的字画在内江很有名气,求字画的人也多,遇到逢年过节就更加繁忙。为让等候的人早点拿到字画,还是小姑娘的外婆会小心翼翼地把字画拿到炭炉边烤一烤,这样就会干得快些。
曾外公陈石渔世居内江县城,很长一段时间旅居贵州,在遵义石印厂当画师,后又在重庆陶专(重庆美术学院前身)做教习。除绘画外,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还热衷兴办实业,曾按内江的糖坊模式,在遵义开办了一家“肇新糖坊”。“内江糖坊遵义开”,成为当时轰动遵义城的一件新鲜事。
(二)我们兄妹仨由外婆一手带大
因所处年代局限,再加上曾外公长期不在身边,外婆没能进入学堂,也不识字,但她聪明贤惠、勤劳善良,用人生智慧培养教育着儿孙后辈。我们兄妹仨和舅舅的俩孩子都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常常听母亲说,外婆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她在3个外孙相继出生最需帮手时来到女儿家,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带大几个外孙。她给我们做饭、洗衣、做鞋,带我们睡觉。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饥荒,外婆总是把自己少得可怜的几口救命定量饭,省出两口给小外孙吃,自己常常饿得眼冒金花。记得那时我最喜欢外婆做的那双紫红色棉鞋,是用母亲做棉袄剩下的丝质碎布拼做成的,漂亮暖和又合脚,我一穿上总是舍不得脱下来。
外婆带大的孩子,记忆里一直都有外婆的影子。特别是她老人家教给我们的内江老城童谣,让我们滋润受用一生。这些朗朗上口、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童谣,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的智慧,温暖了我们整个童年时光,是外婆留给孙辈们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念想。重吟这些老童谣,文字背后外婆深深的慈爱,穿越而来直击心田……
小时候我们一家与外婆合影(1973年夏天,原内江市第三小学)
那些年外婆教的内江老城童谣
整理记录这些内江老城童谣,既承载着我对外婆的思念,对她老人家的深切缅怀,也是对渐行渐远即将消失的内江县城老童谣的一种保存,希望唤起读者对老甜城的记忆。
老城童谣也是甜城娃娃的启蒙语言,在一字一句的“土话”中,透出的是老内江的生活气息。由于外婆一直居住在内江县城及周边乡镇,未曾进过学堂,不会普通话,所以,她教给我们的儿歌童谣,全都是“最内江”的当地话,保留了原汁原味老内江的地域音色。那些耳熟能详的俚语、朗朗上口的音韵,早已是内江方言的地道标本,也是研究方言口语的重要语料。内江县城老童谣,只有用内江当地话吟唱才有韵味。在朗朗的说唱声中,孩童们习得老内江方言,浓浓的乡音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萦绕心头,成为挥之不去的乡愁。
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自底层百姓的东西总是充满鲜活有力的生活气息。说唱着外婆教的童谣,无尽的怀念在我的声音里跳动,与外婆双手对拍吟唱或与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玩耍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一帧一帧地出现,记忆被拉回到童年时光,去找回那散落人间的味道……
1.大月亮、小月亮
(一幅农耕文化的画面,充满了劳作和生活情趣,将人带入农家小院实景)
大月亮、小月亮,
哥哥起来做木匠,
嫂嫂起来打鞋底,(“鞋”,内江话读“hai”,音同“孩”)
婆婆起来舂白米。(“婆婆”,即“奶奶”;“舂”,内江话读“zhong”,音同“中”)
闻到白米喷喷香,(“喷喷”,内江话读“pong”,音同“碰碰”)
骑起马儿下隆昌,
打开后门看杨柳,
杨柳高头一朵花。(“高头”,内江话,“上面、顶上”之意)
打个鸡蛋、打个鸭蛋,
公也叨、婆也叨,(“公”,即“爷爷”;“叨”,内江话读“tao”,“数落”的意思)
两个孙女耍菜刀,(“耍”,内江话,“玩”的意思)
菜刀铦、好过年,(“铦”,内江话读“tian”,音同“甜”,“锋利”之意)
年又久、好杀狗,
狗又肥、好撵贼,(“贼”,内江话读“zui”,音同“坠”)
贼又多,好扭秧歌。
2.求雨歌
(在靠“天”吃饭的日子里,“求雨歌”呈现出人对天地、对大自然的崇拜、敬畏和无奈,以及求平保安的期许。童谣有脚,游走四方,内江龙门镇与龚家乡驼背场的“求雨歌”稍有不同,由于外婆在这两地都生活居住过,两地的“求雨歌”她都会。)
(1)龙门镇的求雨歌
苍天苍天,
百姓可怜,
求天落雨,
救活秧田。
田头干起大侧侧,(“侧侧”,内江话,“龟裂”之意)
土头干得起浪烟,
苞谷干来起壳壳,(“起壳壳”,内江话,“起几层皮”之意)
高粱干来烧得燃。
鱼儿干死万万千,
养儿养女受凄寒,
天老爷落泼大雨救四川。(“落泼大雨”,内江话,“降场大雨”之意)
青龙头、白龙尾,
今晚上落大雨,
明晚上涨大水。
(2)龚家乡(驼背场)的求雨歌
苍天苍天,
百姓可怜,
求天落雨,
救活秧田。
田头干起大侧侧,
土头干来冒黄烟。
青龙头、白龙尾,
今晚上落大雨,
明晚上涨大水。
3.梳头
(“梳头”与后面的“剪花”,都是告诫女孩子,生活中要多多学习掌握女红技艺、心灵手巧,才会有美好未来)
月亮走、我也走,
我给月亮提巴篓,(“巴篓”,内江话,细竹篾条编的一种随身盛物器,比背筐小,有收口)
提到朝门口。(“朝门口”,内江话,“大门口”之意)
朝门口、放碗油,(以前美发没有定型摩丝,女孩多用菜油定发型)
姊姊妹妹来梳头。
大姐梳个盘龙箭,
二姐梳个菊花头,
三姐不会梳,
梳个牛屎粑粑在后头。
大姐嫁到张家大瓦房,
二姐嫁到李家开染坊,
三姐嫁在高山土竹林。
要柴烧、山又高,
要水吃、水又深,
打湿花鞋不要紧,
打湿萝裙万千斤。
4.剪花
斑竹杈、慈竹杈,
对门对户打亲家。
张家儿子会写字,
李家女子会剪花。
大姐剪的是灵芝草,
二姐剪朵牡丹花。
三姐不会剪,
丢了剪刀纺棉花。
一天纺了十二斤,
拿给哥哥作手巾。
5.扇子扇凉风
(形象地道出了内江夏季溽热的事实。以前老内江大部分人家都比较穷,蒲扇、篾扇或纸扇对他们而言都很珍贵)
扇子扇凉风,
骑马过江东。
六月天气热,
扇子借不得。
虽是好朋友,
你热我也热。
6.四四方方一座城
(猜谜童谣。谜底:蚊帐。盛夏在蚊帐里睡觉,外婆一边给我扇蒲扇,一边给我玩猜谜语。描述生动,画面感极强。说明老童谣还是谜语的一种载体,在市井、乡镇中都受人喜欢)
四四方方一座城,
城里“死”了人。(意指人睡着了)
团转都有“人”在哭,(意指蚊子在蚊帐外四周嗡嗡叫)
就是进不了城。
7.大哥大肚皮
(猜谜童谣。谜底分别是城镇及乡村常吃的几种瓜果蔬菜)
大哥大肚皮,(南瓜)
二哥两头齐;(冬瓜)
三哥戴铁帽,(茄子)
四哥滚稀泥;(芋头)
五哥害干疙痨,(苦瓜。“干疙痨”,内江话,一种皮肤病)
六哥提串鱼。(豇豆。小时候就感觉,那是多小的鱼啊)
8.麻子麻鸠鸠
(取材于老内江农村日常人事,轻松诙谐、妙趣天成,好一幅幽默风趣的乡村田埂画面)
麻子麻鸠鸠,(“麻子”,内江话,意指出天花脸上留下疤痕的人)
下河摸鱼鳅。(“鱼鳅”,内江话,意指“泥鳅”)
鱼鳅几板板,(“几板板”,内江话,“挣扎、跳跃”之意)
吓得麻子爬干坎。(“干坎”,内江话,“田埂”之意)
干坎上面有条蛇,
吓得麻子喊二爷,(“二爷”,老内江有的家庭对父亲的称呼)
二爷不得空,(“不得空”,内江话,“没有时间”之意)
吓得麻子钻洞洞。
洞洞里面有根箭,
吓得麻子惊叫唤。
9.恩歌恩歌你从哪里来?
(启迪培养小孩子从小对天空的仰望,说唱时让人情不自禁地仰望天空。有天马行空的浪漫,令人遐想翩翩)
恩歌、恩歌,你从哪里来?(“恩歌”,老内江称“鹦鹉”为“恩歌”)
我从天上龙门来。
天上龙门有好高?
万丈万丈高。
十匹骡子十匹马,
请你恩歌姑娘回家耍。(“耍”,内江话,“玩”的意思)
恩歌姑娘不得空,
敲锣打鼓送。
恩歌姑娘不得来,
拿起轿子来抬。
10.张打铁、李打铁
(简明朴实,极富生活情调。我和外婆两个人,一边拍手一边唱。小时候,只要一吟唱到“张打铁、李打铁……”,马上就会想到内江城里的那条“铁匠街”,后来不知为啥改为了“叠象街”)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歇”,内江话,“住宿”之意)
我不歇,
我要在床底下歇,
耗儿把我耳朵咬个大缺缺。(“耗儿”,内江话,“老鼠”之意)
张补锅、李补锅,
给我补个缺耳朵、烂耳朵。
11.城门城门几丈高?
(两个人面对面,一边高高举起牵着的两只手,一边说唱。疑是反映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军进内江县城之情景)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马马、上内江,
走进城门砍一刀。(唱完这最后一句,高高举起牵着的两只手突然“砍”下来)
12.王婆婆、在卖茶
(学习数字并灵活手指。儿时与桐梓坝毛根小朋友也常一起玩唱。一边唱,一边两手十指配合着玩)
王婆婆、在卖茶,
三个观音来喝茶。
后花园、三匹马,
两个猴儿打一打。
王婆婆、骂一骂,
隔壁子幺姑说闲话。(“隔壁子”,内江话,“隔壁邻居”之意)
13.排排坐、吃果果
(告诫小孩子要懂得分享)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
妹妹睡了留一个。
背一个、抱一个,
屋头还有十二个。(“屋头”,内江话,“家里”之意)
14.黄司马马
(学习观察。儿时几个小朋友常一边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边吟唱。)
黄司马马,(“黄司马马”,内江话,“蚂蚁”之意)
吹吹哒哒;
大的不来小的来,
吹吹哒哒一起来。
15.山螺蛳
(学习观察。小孩子一只手拿着一只山螺蛳,一边观察,一边吟唱)
山螺蛳、快出来,(“山螺蛳”,内江话,“蜗牛”之意)
有人偷你的青杠柴,(“青杠柴”,内江话,当地的一种柴火)
我帮你逮到,
你快出来!(蜗牛受到惊吓,头会缩回壳中。有时唱着唱着,蜗牛的头就真的从壳中伸出来,头上还立着两根须)
16.一拍拍手
(学习十以内的数字。两个人面对面说唱,边唱边做各种形象生动的动作)
一拍拍手,
二拍拍胸,
三绞绞,(一边唱、一边两手环绕转圈)
四拉弓,
五搓手,
六舂舂,(两手握拳重叠在一起,上下做舂米动作。“舂”,内江话读“zhong”,音同“中”)
幺妹儿喝杯酒,
狮子龙灯锵锵。(一边唱、一边左右摇头晃脑)
17.一二三孙中山
(这首童谣系母亲谢奉才生前手稿上记录的。抗战时期,母亲在内江县龚家乡国民中心小学读书,学校老师教的抗战童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内江县乡镇小学的抗战文化,我也把它转录在此)
一二三,
孙中山;
五六七,
林主席;(“林主席”,指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八九十,
蒋委员长坐飞机;
坐飞机、扔炸弹,
炸死日军千千万。
18.那些年外婆讲的老内江传说故事
(小时候,外婆除教我们童谣,还给我们讲老内江广为流传的故事及传说,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两个)
(1)聪明的女人
(没能进学堂念书,是外婆一生的遗憾。所以,她老人家常常说,女孩子啊,一定要多读点书,才会聪明不变傻。故事传说中也寄托着外婆对孙辈未来的期许)
“栽秧哥、栽秧哥,你一天栽了多少窝?”
“骑马哥、骑马哥,你一天走了多少脚?”
从前,女人本来是比男人聪明的,只是因为后来男人给女人系上了围腰(围裙)、蒙住了心,女人才变得比男人笨。
很久很久以前,春天插秧季节,一位秀才骑着高大的马儿悠闲地沿着田坎边走边看。看见一位农夫低着头弯着腰在田里栽秧,就唱道:“栽秧哥、栽秧哥,你一天栽了多少窝?”这位男子起身摸着头一时答不上来,很尴尬。收工回家,他就把白天遇见的事告知了家里的婆娘(老婆)。婆娘说,你朗个这么哈(傻)哦,下次遇到秀才再问,你就反问他:“骑马哥、骑马哥,你一天走了多少脚?”(“多少脚?”多少步路的意思)
几天后,那位秀才果真又骑着马儿来到田埂上边唱边问:“栽秧哥、栽秧哥,你一天栽了多少窝?”于是,栽秧哥就按家里婆娘教的办法反问道:“骑马哥、骑马哥,你一天走了多少脚?”这回尴尬的是秀才,他觉得很奇怪,怎么这农夫一下子就变聪明了。当得知这是栽秧哥的婆娘教的后,心想,这怎么得了?这个女人要好好“收拾”一下。于是就送了一条围腰叫栽秧哥拿回家给老婆围上。从此,女人的心就被围腰蒙住了,就开始变傻了。于是,女人需要进学堂读书才能重新变聪明。
(2)桥是弯弓塔是箭
(外婆讲的这个传说语言朴实无华,内容发人深省,给历史以照镜,予未来以敬畏。这是在告诫孙辈:做人要守信、善良。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外婆讲的“桥”就是内江的那座“老沱桥”,“塔”就是老沱桥附近的“三元塔”)
“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倒翰林院。”
从前,“阴阳”先生看坟地一般是不能看“真地”的,如果看了“真地”,以后主人家好了发了,看地的“阴阳”先生就会瞎眼睛。因此,在看坟地之前双方需要约定,看真地后主人若发家了,需要供养瞎了眼的“阴阳”先生一辈子。
很久以前,有一家人看到“真地”后,家里人当官了,还有人做了翰林大官,家里也发财了。但这家人不守信,对“阴阳”先生失约,常常拿家里狗吃剩的饭菜给“阴阳”先生吃。后来,这个情况被“阴阳”先生的弟子知道了,他们非常生气,决心替师傅打抱不平。于是弟子就对这家人讲,如果再修一座桥和一座塔,你们家将会更发。
结果等这家人把桥和塔修好后,弟子就赠了他们一句话:“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倒翰林院”。后来,这家人就倒霉破落了。
民国内江著名画家陈石渔后人(部分)合影。一排左3 长女陈明芬,二排左2 幺女陈克正,三排右1长子陈靖芳、三排正中次女陈克正。一排左2 曾外孙女即作者(1973年夏天,原内江市第三小学)
祈愿老城童谣传承而行迸发新活力
老城童谣是珍贵的历史财富,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也是老内江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蕴藏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通过吟唱,可以启迪心智、滋养乡情、留下乡愁,明白人间亲情,培养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外婆教的这些老城童谣,粘着甜滋滋的味道。通过回忆与记载,我把对外婆的思念化成了文字,让外婆的生命得以传递,并用这种方式完成了一场与外婆的又一次对话和告别。不过,这次对话和告别让我进入一种怀念与感恩,一种温暖和惬意,这是一种特别美好的境界。把外婆留给孙辈内心纯粹柔软的一块爱的“自留地”,变成了一种让更多人能感受到乡音乡情的能量“共振”。
如今,老城童谣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知道内江老城童谣的人也越来越少,整理与利用、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期盼能更好地挖掘和唤醒家乡老城童谣这朵精美的文化奇葩,使之能同其他历史文化遗存一样,在多样化的文化大花园中婀娜多姿、迎风摇曳。
期盼家乡老城童谣在传承延续中焕发新活力。祈愿哪天再回故乡时,能听到家乡老童谣的吟唱声,再次感受她的味道、情怀与力量!
民国内江著名画家曾外公 陈石渔的画:“渔翁童子图”。母亲谢奉才生前收藏。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曾向红(女,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先后任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等职。2021年11月退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