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金庸的成都情缘‖向思燚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03-11 15:34:30 浏览次数: 【字体:

金庸的成都情缘

向思燚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他以笔为剑,绘就了惊心动魄的江湖世界,塑造了浩瀚的东方“武侠宇宙”,更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让人们看到了侠骨柔情。

他是金庸,一代武侠传奇。

今天,3月10日,金庸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回首往昔,金庸与成都,有不一般的缘。

金庸说,成都是他最喜欢的城市之一。

他的书中数次提到成都的门派与人物,他笔下最负盛名的女性角色芳名与成都有关,他是川大学子的“大师兄”,他品过成都茶馆的香茗,他和国宝大熊猫“亲密接触”,他同巴蜀名家“蓉城论剑”,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都留下了他的侠影......

20年前,2004年,金庸第一次到成都,飞抵入蓉的金庸当时虽已80岁高龄,但走出舱门的他仍有顽童本色,将黑色挎包斜挎在腰间,尽管西装革履,却尽显惬意、休闲,和成都安逸的气质很是相搭。

图片

图源:成都发布

当问到对成都的感受时,金庸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笑着说:

“我对成都特别有感受。我到四川大学去讲的话,我就想讲成都的悠闲。我最喜欢的城市,第一是杭州,第二是苏州,第三就是成都。”

江浙是金庸的故乡,游子念故乡,古来圣贤豪杰皆如此。但对于地处西南一隅的成都,金庸在此之前却从未到访过。

甚至有书迷因为金庸对其书中峨眉派、青城派的描写,认为金庸是不喜欢四川,不喜欢成都的。结果是金庸的答案与他人所想大相径庭。

金庸亲认喜爱成都,原因为何?可从他的笔下,他的成都行中窥见一斑。

图片

金庸与大熊猫合影(朱建国摄)

黄蓉的“蓉”就是成都的“蓉”

金庸先生笔下的女性,或天真可爱,或纯情无私,或端方贤淑,或刁蛮乖张。黄蓉则亦正亦邪,聪慧绝伦而又骄矜不羁。

作家吴霭议在《金庸笔下的女性》中写道:“其他女角大多都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的真人。”

图片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中翁美玲饰演黄蓉

黄蓉是金庸着墨最多的女性角色,她的倩影横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巨作中,从少女到母亲,从俏皮到稳重,书迷们见证了黄蓉从成长到成熟的全过程。

黄蓉亦是金庸最欣赏的女性之一,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她是《射雕英雄传》中唯一冠以“绝色”的女子。一灯大师赞美:“蓉儿,蓉儿,有智有勇,真乃女中诸葛也!”金庸从不吝啬表达他对黄蓉的欣赏。

图片

1994年版《射雕英雄传》中朱茵饰演黄蓉

2004年,金庸终于踏上向往已久的巴蜀大地:

我一生写作40多年,晚年能来到天府之国很荣幸!我对我笔下的那些风景名胜很是期待!”

金庸笔下绝色美女众多,而成都也以美女著称。要问最可爱、最聪明、武功最好的女孩是谁?对,是黄蓉。金庸笑谈:

“黄蓉是我觉得在所有美女中最漂亮的一位,她与成都很有关系,因为她的‘蓉’正是成都的简称。”

蓉,《说文解字》释云:“芙蓉也。从艸容聲。”成都又被称为“蓉城”,简称“蓉”,成都的市花是芙蓉。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每逢秋季,百花凋谢,落英满地,唯有芙蓉带霜而开、绽放枝头。这种独殿群芳的坚韧品格和宁静淡泊的豁达情怀,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内涵。

蓉城与蓉,同样的热情奔放、神采奕奕,高洁傲岸、坚韧不拔。

图片

芙蓉花(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有人说,金庸很会取名,笔下周芷若、王语嫣、木婉清等女性角色的名字,既有文学内涵又仙气飘飘,但黄蓉的名字却实在太普通,也无典故底蕴。

殊不知,金庸已将最好的赐予黄蓉。

青城天下幽久欲奉访

金庸名作《笑傲江湖》中,青城山上青城派,青城派掌门人乃余沧海。这掌门人阴险歹毒,心狠手辣,为了抢《辟邪剑谱》灭了林家满门。青城派虽是名门正派,却做不义之举,品行卑劣。

无独有偶的是,在2001年版电视剧《笑傲江湖》中,青城山掌门余沧海正是由著名川剧变脸大师,川籍演员彭登怀饰演。

彭登怀说着一口四川话,还创新地将变脸艺术融入到了剧中,他精湛的演技更是将余沧海的阴险毒辣刻画得入木三分,还原度极高。而青城派一度被外界误解正是如此邪恶。

图片

《笑傲江湖》中彭登怀饰演的青城派掌门余沧海

再加上这一层“缘分”,无稽之谈甚嚣:金庸果然不喜欢四川。

1999年,金庸曾为《成都商报》题词“青城天下幽,久欲奉访”,表达了对青城山的无限神往。五年后,2004年,金庸如愿以偿来到成都,登临了魂牵梦萦的青城山。

“以前有人说我作品中的四川武门,都是坏的,其实,我作品中最可爱的女人、我最喜欢的郭襄女侠,就是四川人,峨眉派的创始人。”

80岁的金庸首次到青城山,领略了青城山和道教文化的魅力后,金庸题词:“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图片

金庸为青城太极题词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金庸先生说,他以前从没来过青城山,对青城武术和青城道教了解不够,对笔下的青城派人物描写不够准确。”

“我告诉他不需要道歉,我们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金庸先生的小说,青城派和青城武术也不会被那么多人了解。”

图片

金庸与青城派掌门刘绥滨(右一)迟阿娟摄

相逢一笑泯恩仇。金庸90岁寿辰时,青城派也“发来贺电”,并且在向金庸祝寿的同时不忘发挥成都人的幽默:“请问《辟邪剑谱》何在?我派急需。”

金庸与成都文脉

“文宗自古出西蜀”,成都千古人文渊薮地,巴蜀文脉源远流长。千百年,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

古有“诗圣”杜甫,今有“蜀中五老”马识途。金庸首次到蓉,便和两位代表成都的文化名人打了交道。

2004年入川,金庸在成都文化地标——杜甫草堂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墨宝。

图片

金庸参观杜甫草堂(迟阿娟摄)

不少杜甫草堂的工作人员回忆了当年金庸游览草堂的情景。随行工作人员邀请金庸题诗留念,他诚惶诚恐地谢绝说:

“这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我怎敢题诗。”

朋友劝他说,浪漫主义何不为现实主义润点色,他见工作人员真心实意地摆好笔墨纸砚,挥毫写下“一代诗圣传千古,前辈风流后人思”。

这段动人的经历,被金庸自谦为“班门弄斧”。

图片

金庸在杜甫草堂(朱建国摄)

同年9月,金庸在成都芙蓉古镇与四川文坛马识途、阿来等知名文人“论剑”。席间,马识途提出这样的倡议:“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样的‘金庸现象’,在文学上,在中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四川作家应该从他的创作中得到何种启示?”

马识途认为,金庸的成功处,在于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思想等各方面有深刻的表现和承载。

图片

马识途和金庸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迟阿娟摄)

英雄知英雄,才子惜才子。马识途与金庸两人都彼此欣赏。

当年与金庸会面,马识途曾写下《赠金庸》:凡有井水唱“三变”,今日到处说金庸。新声本自俚歌出,缪斯殿堂拜查翁。

马识途还写下解析,如此说道:“宋神宗时,有水井处即有歌柳永词者,今日有华人处即有读金庸武侠小说者,竟有无知小子叽叽喳喳,殊可悲也。金庸来蓉,万人空巷。席间有感,立就顺口溜一首,并书以求教。”之后,马识途亲自写就一幅隶书,赠与金庸。

图片

马识途《赠金庸》(图源:川观新闻)

而金庸挥毫泼墨,题书法一幅,写道:“慧增于寿,识途因齿,不喜伏枥,志存万里,腾飞行空,云生足底,千里之行(金庸后注明应为‘力’),路遥方知,”

图片

金庸赠马识途(图源:川观新闻)

如今,两位老人,一人已去,唯当年互赠诗词尚存世间,记录着两位文坛巨擘的深情厚谊。

此外,2004年9月30日,金庸莅临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获聘四川大学“名誉教授”,还与学生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对话。

图片

金庸到访四川大学(图源:四川大学报)

面对在场学生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金庸谦逊地称:

“我不敢当什么教授,我是来学习讨教的。我不敢说能教你们什么,我是来与你们共同学习的。我只是比你们年纪大些,是你们的大师兄而已,你们是我的小师弟、小师妹。”

此言一出,全场轰动。

他又说到自己原来在重庆念过书,做过事,“感觉四川人的口才非常好,辩论我总是辩不赢。”

风趣幽默的“大师兄”再次引得满堂彩。

图片

金庸为四川大学题词

金庸的作品

每一部都是江湖风雨

每个字都在描画人心

让金庸武侠经久不衰的

从来都不是刀光剑影,儿女情长

真正让我们心生向往的

也从来都不是绝世武功,天下第一

而是他笔下百样的——

人生、人性与人情

大侠虽逝,“蓉”光犹在

江湖不老,侠气长存

图片

资料来源:

1.《江湖再无金大侠!说说金庸与四川的情缘》,人民网四川频道.

2.《金庸逝世,他曾说,黄蓉的“蓉”就指成都》,成都商报.

3.《马识途尚不知金庸去世当年互赠诗情谊存世间》,川观新闻.

4.《追忆金庸:对话川大学子自称大师兄》,四川大学报.

来源:成都方志

撰稿:向思燚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