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追忆】邓小平逝世27周年纪念丨邓小平的成都足迹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02-19 14: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邓小平的成都足迹

1984年10月1日,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一路行至金水桥边,在欢乐的年轻大学生的队伍中,一幅绿底黑字的大型横幅在飘动,全世界都看见了那四个大字——“小平您好”。

图片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北京大学学生在首都群众游行中展开“小平您好”横幅,画面瞬间被新闻摄影记者牢牢定格,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摄,图源:人民日报)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27年前的今天(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这缅怀、纪念的重要时刻,通过查阅《四川省志(1890—1985)》《成都市志(1840—1989)》《成都市金牛区志(1960—1990)》《双流县志(1911—1985)》《灌县志(1911—1985)》《成都武侯祠志》等志书资料,系统梳理《邓小平与四川》等文献史料,我们整理节选了部分邓小平同志与成都的故事。

图片

决战大西南领导成都解放

据《成都市志(1840—1989)·军事志》载:“1949年12月21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发出进行‘成都战役’的命令。12月27日成都战役结束,成都解放。”

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地区部队,在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的领导与指挥下,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分路对国民党军队实施迂回、包围,于11月下旬和12月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解放了重庆及川东、川南广大地区,切断了国民党军向黔滇的退路,迫使胡宗南集团第五、七、十八兵团和第十五、十六、二十兵团残部,纷纷向川西地区撤退。

蒋介石眼看“确保西南、准备反攻”及在“川西决战”的战略计划已经破灭,于12月10日偕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政府要员由成都乘飞机逃往台湾,命胡宗南指挥集结于川西的所有部队在成都地区组织抵抗。

我第二野战军主力第三、第五兵团和贺龙率领的华北第十八兵团及一野第七军相配合,在四野第五十军的协同下,发起成都战役,于12月27日取得胜利,解放成都,加速了四川解放的进程。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成都(图源:《成都解放历史记忆》)

提出并主持修建成渝铁路

据《成都市志(1840—1989)·大事记》——《成渝铁路的修筑》载:“四川解放后,中共中央西南局讨论决定修筑成渝铁路,在报请中央批准后,工程于1950年6月正式开工。”

修筑铁路是四川几代人的梦想。四川虽物产丰富,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周围山险水急,道路崎岖,因而在政治、经济上不能与全国同步发展。作为四川人的邓小平深知交通不发达对于四川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他下定决心为四川人民办好修建成渝铁路这件实事。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2月29日发布的《邓小平决策、领导成渝铁路的修建》文章介绍,1950年,邓小平向毛泽东请示修建成渝铁路时,毛泽东回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邓小平于是讲了三点:第一点,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点,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点,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地区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工作计划时,特别指出建设新西南的第一步是修建成渝铁路,经济要发展,铁路应先行,要“着重于修建成渝铁路”。从1950年6月起,国家先后调集了3万多名军人和10万民工参加筑路,工程历时两年,于1952年6月竣工。

图片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的邓小平(图源:邓小平纪念网)

成渝铁路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用自己生产的钢轨和枕木建成的铁路。

两次察看沼气

关注农村能源建设

据《成都市金牛区志(1960—1990)·大事记》载,1980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省委副书记杨超和市委书记杨以希、区委书记卢生华陪同下,到簇桥公社5大队2队视察农村兴办沼气生产的情况,并对沼气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1980年7月10日上午8点半,邓小平同志来到金牛区簇桥公社,首先参观公社的沼气陈列室。在听完沼气建设规划后,他说:“四川要搞快一点,先发展起来,这对于指导全国农村能源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后,邓小平一行来到社员吴绍清家里。他像老朋友一样拉着吴绍清的手说:“我们今天来看你是咋个煮饭的哟。”吴绍清十分激动,连声说好,立即点燃了沼气灶。

邓小平站在灶台前,仔细看着沼气炉具和管道,望着沼气灶的蓝色火焰,邓小平高兴地说:“火也变了,锅也变了,干净了,卫生了,沼气把过去的土锅土灶都改掉了。”他还问吴绍清沼气的火力大不大,能不能炒腰花。

图片

1980年7月,邓小平在成都郊区农民家中了解沼气使用情况(图源:人民网)

回宾馆途中,邓小平兴致未减,继续和杨超等随行人员谈论沼气开发利用的事。他说:“你们要把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种经济利益账算清楚,能养活多少人?给中央好好写个报告。”

据《双流县志(1911—1985)·大事记》载:“1982年9月21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由邓小平陪同来县参观白家公社顺风2队的沼气建设。”

1982年9月21日,邓小平同志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访问成都期间,来到双流县白家公社参观,向金日成介绍四川在沼气开发利用方面的经验。

五次参观杜甫草堂

据省、市、区三级志鉴记载,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先后5次到杜甫草堂视察或参观游览。其中,《四川省志(1890—1985)·大事记述》载:“1978年2月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视察四川。”

1978年2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四川省委和外交部负责同志以及夫人卓琳的陪同下,于下午3点40分来到草堂,参观游览一个多小时。

邓小平在“杜甫诗意画”陈列室仔细观赏了杜甫诗意画展览。在“少陵草堂”碑亭,接待同志介绍说:“这是果亲王写的。”邓小平说:“他是雍正的弟弟嘛。”

参观结束时,邓小平同志还为草堂题写了“毛主席来草堂文物陈列室”“毛主席诗意画”几个大字。

图片

1978年2月1日,邓小平参观成都杜甫草堂,并题字留念(图源:华西都市报)

图片

邓小平手书“毛主席来草堂文物陈列室”(图源:杜甫草堂博物馆)

图片

1982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在邓小平同志陪同下参观草堂(图源:杜甫草堂博物馆)

多次参观武侯祠

据《成都武侯祠志》载,邓小平同志多次到武侯祠视察参观。

1960年,邓小平同志和贺龙元帅结伴参观武侯祠。路经茶园,邓小平提出歇息片刻,就座后欣赏了茶艺表演,他向贺龙介绍:“这才是四川风味的盖碗茶。”

1963年6月21日,邓小平等一行到武侯祠参观,他对武侯祠情况很熟悉,主动给同行人员做介绍。在刘备殿,邓小平表示:“张飞可爱,刘备是儿坏孙好,诸葛亮是三代都好。”

此外,他认为诸葛亮的牌位不全,应是“汉丞相益州牧武乡侯内外知事平北将军诸葛先贤”,认为赵藩的两副对联(“攻心联”和“时艰每念联”)都较好。之后,邓小平对诸葛瞻父子英勇战绵竹大加赞赏,并结合川剧《哭祖庙》,对其演员的表演也进行了评说。在陈列室,他还主动向其他同志介绍展出照片。

1978年2月1日,邓小平出国访问缅甸归来,与随行人员一道再次到武侯祠参观。1986年2月3日,邓小平携家人和王震一家又到武侯祠。

图片

1986年2月3日,邓小平(前左三)与家人参观成都武侯祠(图源: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公室)

多次参观都江堰

据《灌县志(1911—1985)·大事记》载:“1979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来灌县视察都江堰。”

1979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一行来到都江堰,他身着一件白衬衣,脚穿一双圆口布鞋,很朴素,让人感到很亲切。他站在二王庙后山的一个平台上,极目远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江、内江、金刚堤……“了不起!”邓小平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随后,他沿着二王庙后山门慢慢往下走,看着郁郁葱葱的古树,他十分满意地说,“保护得不错。”他还在视察中详细询问了都江堰灌区的发展情况和灌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图片

邓小平视察都江堰(图源:《灌县志(1911—1985)》)

据《灌县志(1911—1985)·大事记》载:“198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出国访问后来灌县视察都江堰。”  

1980年7月8日上午9时许,邓小平同志一行到达都江堰离堆公园,首先参观了伏龙观,他一边观看都江堰灌区全貌模型,一边认真地听着有关人员的详细讲解,不时询问灌区的情况。

之后,邓小平来到宝瓶口参观,并从后门进入二王庙参观二王庙大殿和后殿里的李冰塑像。走出大殿,步下石级,小平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大殿前面坝子里左右两侧的两块大石碑。石碑高2米有余,碑面各镌刻有四个如斗大字,一为“饮水思源”,一为“安流顺轨”,邓小平很赞赏“安流顺轨”这四个字。

据《灌县志(1911—1985)·大事记》载:“1982年9月20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由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陪同来灌县参观都江堰。”

邓小平同志第3次来到都江堰,是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当天下午4时许,小平乘坐的汽车驶进离堆公园伏龙观前。他走下汽车,径直向紧靠内江江边的带江亭走去。落座后,燃起一支香烟等候金日成的到来。大约5分钟,金日成到了,邓小平迎上前去热情地挽着金日成的手臂,健步登上伏龙观前的42级石阶。

参观望江楼公园

据《望江楼史话·大事记》载:“1986年2月5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望江楼公园。”

图片

1986年2月,邓小平参观成都望江楼公园(图源:《巴蜀华章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巡礼》,1996年9月出版)

1986年2月5日,邓小平同志到望江楼公园游览。他一跨进公园大门,便被路旁夹道修竹形成的别致“长廊”吸引住了,边走边对随行人员说:“这是家乡的特色!”

走到薛涛井旁,邓小平颇为赞赏地说:“这个公园之所以有名气,也恐怕沾了薛涛的光呢。”他观赏了薛涛井,在薛涛像前伫立一会儿,又健步登上崇丽阁。邓小平饶有兴趣地看完崇丽阁上214字的长联,还细读了题记。

邓小平看完长联及题记,望着悠悠锦江水,长久地陷入沉思。此后他又被濯锦楼上的楹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吸引住了。

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也是他一生奋斗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西南开始积累理政经验,并走向全国。他对成都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说,回到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乡。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致敬伟人!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来源:成都方志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