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迟阿娟:按下快门,定格城市生长的脉络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1-29 13:50:10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迟阿娟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亲历、见证、感知并记录这座城市。她将300多张影像整理成集《时间的烟火:1995——2005成都城市影像记忆》,近期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被成都市地方志办纳入首批“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

 以此为契,成都日报记者对迟阿娟进行了专访,就影像背后的故事进行畅谈。

图片

成都十年,定格城市的时代蝶变

《时间的烟火》由海量照片中精选300余张汇编而成,带着旧日的时光印迹,让人跟随那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缅怀过去的岁月。

图片

 1995年—2005年,成都经济飞速发展,世纪交替,社会似乎发生了沧桑巨变。10年又只是一瞬间,在迟阿娟的镜头下,一个五光十色、活色生香,有诗有酒、有情有义有故事的成都,从点到线到面,由模糊到清晰,被串联起来。时间里,有从容生活的美好;翻页间,回望距离现在不太遥远的成都。

 全书分为6个栏目:濯锦江边两岸栖、最是刹那时空定、文情脉脉光阴在、笑语不歇街巷行、芙蓉面貌桃花颜、悠闲居住是成都,从生活、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一个城市的时光,期颐将1995—2005这10年消失变化的场景真实地传递出来,唤醒人们对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的记忆。

图片

 迟阿娟说:“时间的烟火不仅是人间的烟火。这10年,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和有故事的人像空中的烟火烟花一样,在时间的长河中瞬间迸发,还没来得及正视, 突然间就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那些还带着昨日余温的瞬间悄然成为了历史。”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史实,迟阿娟在《时间的烟火》编辑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对每一张照片都进行了反复的考证,力求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无一不明晰。迟阿娟反对对史料的“误读”,她认为书中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真实的故事。所以在她的书中不可以出现“猜测”和“假设”。

图片

每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张照片,就是一把开启记忆的钥匙,牵拉出一个故事。

 迟阿娟告诉记者,2002年夏天,她与李真真谈论书的选题,回忆起1997年自己采访拍摄中国五粮液当代作家笔会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来成都的往事。李真真说汪曾祺是她的舅公,当时在文联工作真真的母亲就是这次活动参与者,或许在当年的照片中,能捕捉到母亲的身影。两人怀着期待与激动,打开了那个尘封的文件夹。当汪曾祺与李真真已故母亲的照片映入眼帘时,她们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这张照片,对李真真而言,十分珍贵,是她母亲不多见的工作留影。那时的她,还只是一名小学生,而如今,已成长为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在《时间的烟火》一书中,迟阿娟将这张充满回忆与情感的照片也收录其中。她说“尽管它并非我拍摄汪老的最满意之作,但它却蕴含着无法言喻的特殊意义。

图片

在人和事中,看见城市生长的脉络

182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在住所里,用他的相机和日光蚀刻法,对着窗外邻居的屋顶,用8小时曝光后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摄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城市存在着切不断的关联。影像记录了城市空间,也提供了观看城市空间的新角度。

在成都,用影像记录城市者不少。有人夜爬龙泉拍日出日落,有人在雨后天晴瞬间冲出家门拍贡嘎雪山,有人循迹人文,有人驻足花鸟。

 因志趣不同,所以镜头的朝向便不同。

图片图片

迟阿娟的志趣或和职业身份有关,作为“跑口”的记者,她每天关注和报道在这个城市发生的事件和事件相关的人和故事,记录拍下了1995年六一儿童节新华书店看书的孩子和家长、在成都第一家肯德基里陪孩子的漂亮妈妈、三星堆、宝墩、金沙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还没修复的太阳神鸟、成都首次无车日、春熙路最后的夜市、中国艺术节、熊猫节、来成都的金庸、余光中等文学大家、人类第一次在太空行走的俄罗斯宇航员列昂诺夫、超女选拔赛……这些烟火般绚烂却又转瞬即逝的时刻,被她的镜头定格,成为集体记忆里涌动的波澜。

图片

毫无疑问,迟阿娟爱成都,才会将人生绝大时光倾注在一座城市的光影叙事中。她对于往昔与当下、时间与变化、消逝与记忆,有着十分敏锐的直觉和细腻的感受。“每一个面孔、每一个地点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记录的正是那些年成都最本真的生活场景,共同经历的事件。影像就像一个切片,能看见一座城市生长的脉络。”迟阿娟说。

图片

迟阿娟:影像见证时代变迁

 记者:20世纪90年代,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生逢其时,对于您记录、拍摄和思考有什么影响吗?

 迟阿娟:因为职业,我们成为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那时正如你所说,被称为传统纸媒最辉煌的时期,有人说我们赶上纸媒的黄金时期,有人说我们创造了纸媒的辉煌,在我看来应该是我们赶上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关注和报道在这个城市发生的事件和事件相关的人,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每天,我可以获取比其他工作更多的信息和资讯,媒体生涯让我对社会、对世界有了快速认知和了解的渠道,视野的开阔也让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

图片

 记者:您拍摄的很多人物,在今天看来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能谈谈拍摄时候的感受吗?

 迟阿娟:我拍摄的各个领域的大家因为他们所做的事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 ,我尊重我的每一位拍摄对象,不管是位高权重者还是普通百姓。

图片

记者:您见证了摄影从胶片到数字的变革,也见证了成都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在您看来,影像在时代变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迟阿娟:感谢摄影的发明人路易斯·达盖尔 ,感谢科技让摄影更加便捷,因为影像让我们记忆清晰起来,让我们在影像里找到温馨美好的回忆,书中拍摄的人物很多都找到了,我和书中人物的各种交集一直在继续着,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影像在时代的变迁中它起到了见证历史的作用。

图片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