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演变过程埋藏着多少谜团?这本书有它的答案
25日,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读者报》、成都金牛区文联联合主办的“成渝双城的历史书写”暨“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三千年前的“双城记”》新书座谈会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会上,专家、学者、评论家分别围绕该书的立意、创作思路、创作手法、主题内容以及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易旭东创设的古“小双城”和新“大双城”概念,以历史人类学方法,厘清从“巴蜀文化带”到“成渝经济圈”的演进脉络,用文学还原了从古巴蜀到成渝双城文化形成的来龙去脉,填补了文学书写的空白。
缘起于采访
探索被虚构的“误说”“戏说”曲解的历史真实
座谈会上,易旭东分享了《三千年前的“双城记”》背后的创作缘起。他介绍说,最早“结缘”三星堆在1994年,是首批采访、报道的媒体记者。最近几年,三星堆火爆“出圈”,金沙城持续“霸屏”。“当所有人都在对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盲盒’,爆发各种猜想、解读时,世界级IP三星堆、金沙城迎来最好的时代,也必将构建世界级的文化IP。于我,难中之难还要恰当地表达。这是一项前沿性的跨学科史学研究。本书记叙‘小双城’,需要清楚文物、文献与史志记叙的首先是撰写的时空,而不是描述时空;需要以‘探古’的态度看待文物、文献与史料的新闻价值,构建记叙时空的‘点与线’。‘点与线’就是用遗址、文物、文献与史料说话,需要强大调查能力、扎实文笔的支撑,与历史学、调查新闻的逻辑相通。”
填补了历史空白
书写灿烂文明有无限可能
金牛区文联主席陈艳军在致辞中表示,易旭东作为金牛的现代作家,以历史的笔触完成从“小双城”到“大双城”无缝衔接式的创新呈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套书,对天府文化的建设、对巴蜀文化的弘扬、对成都文明的寻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表示“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有很多种说法。我们当代人如果不把三星堆和金沙解读清楚,就有愧于对它们那样灿烂的文明。”
同样是媒体人,同样是深耕巴蜀文化领域多年,同样是怀着探寻古蜀文明、溯源天府文化的写作情怀,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在今年也出版了一部百万字的大部头著作——《成都传》。
蒋蓝将易旭东的这种具有新闻情结的田野调查写作称为“文学田野”。“我和易旭东的写作,跟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有所区别,我和易旭东的写作,最后的出口是文学,是以文学为载体的演绎历史和文化。这就涉及到当代文学传统中的‘田野’。毫无疑问,易旭东的这部著作正是脚跑出来的,而且填补了很多语焉不详的历史空白。”
蒋蓝还在分享中谈到了人文研究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即强调从一重证据(文献)、二重证据(出土文字)、三重证据(非文字的口传文化与仪式民俗等)、四重证据(出土的遗址、文物及图像)整合而成的“证据链”和“证据间性”视角。“这样的‘四重证据法’在易旭东的这部著作里面都得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贯彻。”蒋蓝说。
据悉,《三千年前的“双城记”》的出版得到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地志办)指导、支持。特别是成都市地志办得知本书“选题”后,就介入全案策划,在充分尊重作者意愿的基础上,从主题思想到章节布局,从地情运用到文图呈现等,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建议”,鼓励作者精雕细琢,以高质量、大格局、精文字,让本书进入来年设立、打造的“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目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