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觉·珍档㉔|一窝红薯99斤,它是当年的天府 “红薯大王”
《珍档》,是C视觉影像数据库推出的一档历史影像栏目。在这里,您能阅读到一部记录四川发展变迁的历史相册。
红苕,学名番薯,南方人叫它红薯,北方人叫它地瓜,它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食物之一,甘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甜薯、甘藷……这些都是它的别称。这种香甜软糯的粮食作物在四川各地均有栽培。早在400多年前,红苕就已在中国广泛栽培,在全国5大种薯区,长江流域的四川,红苕栽培最为广泛,且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种植产量高。
1977年11月,营山县回龙公社社员在精选种苕尖。
1960年7月,成都市郫县红光公社社员在田间抢栽红苕。
1960年8月,成都市永丰公社抓住雨后大好时机为红苕除草,确保红苕早日上市,供应市场。
丘陵腹地的四川,由于地质构造简单、平缓,全境岩层上部以紫红色沙土、泥岩为主,且海拔高度在300—600M之间,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红苕。四川种出的红苕不仅性味甘甜,口感软糯,还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钾、铁、铜、硒、钨等10余种微量元素而深受人们喜爱。
每当小麦收割之后,四川各地农民就开始抢抓时机栽插红苕。过去,红苕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材,它不仅有比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产量高等特点,还有长达半年以上的窖藏期。因此,大力发展红苕种植是当时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
1977年11月,营山县回龙公社利用苕尖越冬大面积栽种的堆堆苕,亩产达到五千余斤。
1977年11月,营山县回龙区在回龙公社召开社队干部现场会,推广苕尖越冬高产经验。
1977年11月,营山县回龙公社采用越冬苕尖作种技术,种出的红苕一窝重大16斤多。
红苕除了供人们食用以外,剩下的材料还有循环利用价值。家家户户的农村群众将苕藤、苕皮用作养猪的饲料,猪儿不仅养的膘肥体壮,产出的大量猪粪作为农家肥还田,更使庄稼获得丰收。不少农民还将多余下来的红苕用来加工成红苕粉或制作苕粉条等地方特产供做食用或作为礼品相赠友人。
长期以来,勤劳的四川人民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种出了个大、体重、子多,每窝产量高达20多公斤堆堆红苕在全省范围广泛推广。1977年11月,一窝重达99斤的“巨无霸”红薯横空出世,亮相全省红苕会议,引来各地代表参观学习。
今天,让我们跟随当年四川日报摄影记者的镜头,再返各地红苕种植田,感受他们种出高产硕果的喜悦。
1977年11月,阆中县农业局和彭城公社社员栽种的1700窝堆堆苕,每窝产量重达14斤到40余斤。
1977年11月,阆中县盘马公社栽种的堆堆苕,窝重达30-40多斤。
图据C视觉 文字|吴传明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历史的缩影。
在四川日报,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始终用影像记录着历史变迁,用镜头见证时代发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摄影记者。
弹指一挥间,伴随着无数次清脆的快门声,几十位新老摄影记者为创刊超过70年的四川日报留下了数万幅珍贵的历史影像。
我们在收集、整理、归纳C视觉影像数据库历史影像的同时,推出定期更新的历史影像栏目——《珍档》,这里的每一张老照片都承载一段历史记忆,讲述一个动人故事,感受一种时代脉动,您能阅读到一部记录四川发展变迁的历史相册。
C视觉历史影像数据库向全社会征集“老照片里的四川”,通过历史影像,了解四川的过去,感悟四川的人文,循迹四川的历史脉络,感知四川翻天覆地的变化。
征稿启示
如果您手中存有“四川故事”的老照片,欢迎投稿。您可通过“C视觉”影像数据库注册、上传,向我们投稿。作品一经采用,将发放稿酬。
《四川日报》将推出相关视觉报道,拍客们的优质投稿图片将有机会刊发见报,期待你们的佳作。
作品要求:
1. 作品组照、单幅不限。图片可以是电子照片,也可以是纸质照片或底片。
2. 征集作品彩色黑白不限,但不得做合成照片或局部添加或局部变色等处理。
3. 扫描处理不便,可将纸质照片或底片邮寄至: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 全 媒 体 视 觉 中 心 ,联 系 电 话 :17761250338,我们扫描处理后及时返还。
4. 投稿者应保证其对该作品内容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肖像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内容不侵犯第三者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C视觉影像数据库网址:https://www.scph.cn
投稿方式:
第一步:注册并登录C视觉
第二步:在C视觉首页右上角,点击“上传”
第三步:在“图集标题”中注明:【珍档】+作品标题
第四步:选择“关联活动”(珍档)
第五步:选择“版权用途”—“作者/所属单位”
第六步:选择“版权来源”—“全域用途”
第七步:【确定信息】并【提交】
总策划:毛漫丁 喻茂
统筹:谭曦
执行:吴传明
海报制作:何涛
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 出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