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何郝炬与绵阳二三事‖杨欢 肖劲廷
何郝炬与绵阳二三事
杨 欢 肖劲廷
一、永恒的碑林
岁月如歌,它静听其中的低吟和高昂,将情感溶化于九州的海洋,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富乐山,这个位于绵阳的璀璨明珠——秋日赏菊的胜地,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我按捺不住想要揭开富乐山历史一角的神秘面纱,沿着崎岖山路,顺着绵延起伏的山岭,入园便是一座仿古建筑:“山名富乐传昭烈,水秀芙蓉著子安。”
一步一景,一景一诗,山林间的景色仿佛融入了诗人的笔墨,如诗如画。恰逢富乐山菊展,“千红竞艳舞翩翩,万紫斗菊盛辉辉。”站在山坡上,远远望去,整个山谷都被菊花的芬芳和美丽所覆盖,形成了一片诗意的花海。来不及驻足观赏,仿佛听到一种声音的呼唤,继续往前,便看到富乐山的另一个瑰宝——碑林。绿荫小道侧的墙壁上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碑立千秋,墨宛转间。岂止石砚行间,更有人云亦云。”行走在碑林间,仿佛踏入时光的长河。前人将往昔的岁月临摹在碑帖中,一笔一划,似历史悠悠,随江流千古。古朴的字体,描绘出了一个个历史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当时发生的故事。
碑林中,不知何人作:“河西千里走如飞,雾锁祁连风劲吹”一句,仿佛梦回盛唐边塞派的诗海;“未洗尘沙先进酒,凉州古郡夜光杯”一句,诗未催人人已醉,苍茫大漠随风来。等到日影斜照,一线阳光将碑帖鎏成金黄,细细探索,这才知,曾为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的何郝炬老先生,与绵阳颇有渊源。此刻,我仿佛听到了为这座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鞠躬尽瘁的基建元老的谆谆嘱托,又在富乐山间回荡。他那每一滴沾染传奇色彩的汗水,如涓滴细流,汇成了绵阳城外的涪水悠悠。
二、竭尽所能——兴建现代化的科学城
时光回到1983年, “八三九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何郝炬负责。作为他抓过的大型基建项目之一,该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之高,质量要求之严苛,工期要求之紧张,非一般工程可比!再加之项目所处环境位于深山,施工条件恶劣,终日与阴冷、潮湿为伴,建设者面临生理与心理的极大考验。如何将梓潼山沟里的九院整体搬迁到绵阳市区?如何完成张爱萍将军的殷切托付?如何带领建设者们打出最后一场漂亮仗?何郝炬日夜冥思苦想。
如今众人眼里的科学城,在修建时面临着复杂而恶劣的工建环境。要把这里建设成为国防尖端技术的核心基地,为科学家研究工作保驾护航,使其成为牢固的战略后方,如何进行?要建设许多高精尖的实验室和安装试验工厂设备,怎么完成?军令如山,使命在肩。一粒砂、一块砖、一袋水泥、一方木料均得精心规划和计算。“善建者不拔”,从开初十几个人的小摊子白手起家,他组建施工队伍,在实干中练兵,经常风餐露宿,锻造了一支“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从选址、设计、开建到1992年全面完工,历时十年,建设了闻名西部的科学城。
张爱萍将军在竣工仪式上感动地说:“不要祝贺我,一定要祝贺何郝炬!”本该高兴的庆功宴上,何老却独自黯然神伤,遗憾那位为共和国事业鞠躬尽瘁的好同志,那位共同为“八三九工程”开工剪彩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那些助力共和国腾飞的建设者们,未能如愿看到科学城破土而出、耸立在大西南的涪江边上。
何老特意在《行者春秋》封面上题记:“谨以此书致敬为共和国流血流汗的劳动者们,你们用意义鲜明的行动,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立意高远,令人景仰。
三、牵线搭桥——铸就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的不解之缘
1974年初,西南科技大学决定从石棉搬迁到绵阳,这里面离不开何老的指导和帮助。正因为他的牵线搭桥,才有了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的深深情缘。
那时,学校师生员工强烈请求迁回重庆原校址办学,未获批准。关键时刻,资校长向时任四川省计委主任何郝炬汇报,恳请他对新址的选择给予帮助。何郝炬告知原省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绵阳建有一个基地,建议学校可前往察看,如认为合适,他可从中帮忙(《西南科技大学校史》第22页,2007年版)。自此,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有了不解之缘。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个饱受搬迁折腾和破坏的单位。1952年到1979年的27年中,经历了6次以上的迁校搬家运动,平均不足5年就有一次。为此消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耗散了人气,可谓损失惨重。但是,频繁的搬迁也使大家受到考验和锻炼,不少人还因此对未来满怀斗志和信心。何郝炬的老同学资文斗校长就是其中的一位。承蒙何郝炬嘱托,资校长承担搬迁西南科技大学的组织领导责任。
何老无心插柳促成西南科大与绵阳之间的联结,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校后来与清华大学的丝丝缘分。“涪水激,自强不息,蜀地坤,厚德载物”,红砖翠瓦,苍柏掩映下,清华路分校纪念碑如此静立在西南科技大学清华楼前,一字一句都在书写与相距千里的清华大学间的历史渊源。
过去的历史铸就今天充满活力的科大校园。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潜力的汇聚点,创意的源泉。校园内,逸夫图书馆、科技广场等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沁人心脾。学生们穿梭于教学楼之间,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
绿树衬红砖,古韵长存。石碑上嵌下的文字,是历史文化的沉淀;科学城的矗立,是何郝炬与绵阳特殊的情缘;龙山脚下的火炬,将永远传承。
《印象西科》(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设计1302班 王晨夕 作)
何郝炬(1922.5—2023.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的十三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原党组书记。
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至1949年5月,在西北青训班、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主动要求去敌后开展工作,先后任山西夏县、翼城中心县委青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北局冀鲁边巡视团巡视员,冀鲁边(渤海)三地委组织部部长,二地委书记、副书记,山东支前委副部长,渤海支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豫皖苏边区党委民运部副部长,支前司令部前方办事处主任;1949年5月至1958年5月,先后任南京市委城市工作科科长,二野后勤运输部长,重庆军管会航运部长,长江航运局副局长兼重庆分局局长,建工部西南建工局局长;1958年5月至1977年11月,先后任四川省建委副主任、主任,省计委副主任,建设厅厅长,建工部西南建管局党委书记,西南指挥部指挥长,建工部副部长,省计委副主任、主任;1977年11月至1985年4月,先后任省革委副主任,省委常委、书记(当时设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常委)、副省长;1985年5月至1993年2月,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4年12月离职休养。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作者:杨 欢(西南科技大学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肖劲廷(西南科技大学2023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指导老师:石 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