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回忆母亲创办成都“婴儿之家”——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陆秀女士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是第39个教师节
师恩难忘
加减乘除,算不尽他们的良苦用心
诗词歌赋,道不完我们的不胜感激
让我们跟着
成都古籍文献收藏家
成都作家协会会员彭雄
走近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陆秀
陆秀
陆秀(1898—1982),女,字佛侬,江苏省无锡市人。幼儿学前教育专家。1940年陆秀到成都,应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厅长邀请,筹办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并担任院长。历任成都女子幼稚师范学校主任、校长。1943年,被华西协合大学家政系聘为教授。1946年,创办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师范学校,并出任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民主妇联福利部部长、西南民主妇联福利部副部长。1956年回到成都,任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副主任并兼任福利部部长、成都市民政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
20世纪40年代初起,陆秀率先从事探索婴儿的保育问题长达20多年,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摘自《成都市志·人物志》
回忆母亲创办成都“婴儿之家”
——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陆秀女士
讲述/冯士美 整理/彭 雄
怀慈立志
“做世界上儿童的老祖母”
2023年6月13日下午,笔者前往成都新源巷5号院,拜访著名史学家冯汉骥先生儿子冯士美。冯先生今年88岁,身体非常健康,2022年来采访过他,话题是关于他的父亲冯汉骥先生的精彩往事。这次主要谈谈他母亲陆秀的传奇一生。
我提起笔,只听冯先生娓娓道来——我的母亲陆秀,还有一个名字叫陆佛侬,江苏无锡人,生于1896年。她的父亲——就是我的外祖父大约在她12岁时就过世了。母亲是家里的幺女,因远房的表亲蔡缄三是无锡望族,就将母亲过继至其名下。母亲之后的所有生活费,读书费包括后来办幼儿园、“婴儿之家”的经费都是蔡缄三所出。据说蔡缄三去世后,留给母亲一座上海的静安棉纺厂。
笔者采访著名史学家冯汉骥先生的儿子冯士美先生
母亲年轻时,读过蒙台梭利的自传。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也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受这本书影响,她立志以后必将投身于幼儿教育工作。母亲在《自传》中写道:“有老师问我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我答:做世界上儿童的老祖母”。
1917年,母亲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当时叫邓文淑)、许广平是同窗。她们几位都担任过班长,经常在一起工作学习,感情甚笃。后来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大学迁到北京大红门,与京师女子师范大学堂合并了,便改名为北师大。1920年,母亲以优异成绩保送入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大学保姆科。在那里,她接受了李大钊、鲁迅等老师的熏陶。1927年,母亲就读于湖北文华大学图书馆系第七班,1929年毕业,到浙江大学工学院图书馆工作,并因此结识了当时作为浙大图书馆馆长的我父亲。
1935年,陆秀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时留影
1931年,我父亲到美国留学。两年后,38岁的母亲也赴美留学——由北师大公派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幼儿教育。当时有人议论我母亲在哥大不学别的,难道将来要去当高级保姆?母亲回答道:“为了天下的孩子,为了天下的母亲,为了祖国的未来,我决心已定。”她无心去游览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亦无暇顾及交际应酬,一心只在学习上。1935年秋,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哥大教育硕士学位,后又到剑桥大学研究所攻读,并取得研究员资格。
父亲冯汉骥与母亲陆秀在美国结婚照片
我父母于美国留学期间完婚,1935年8月8日便生下了我。1936年夏,父亲获得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访问美国期间,专程到波士顿哈佛大学会见我父亲,提出希望他能回国,建立中央博物院人类学研究所。我父亲一听,非常高兴,立刻应下。1937年元旦后,我们全家离开纽约。回到祖国之前,我们计划好先搭轮船前往欧洲游历几个月,那段时间我们几乎跑遍了欧洲各国。母亲还专门去意大利拜访于她极深影响的蒙台梭利女士,彼时60多岁已退休的蒙台梭利女士威望极高,意大利钞票1000里拉上的头像就是蒙氏。母亲在蒙家畅聊半天后辞别而去,从此终身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决心越发坚定。
学成归来
此身未敢忘报国
1937年8月7日,我们离开热亚那准备回国,轮船刚行至红海,就听闻松沪战役爆发。原定在上海靠岸的船只好改在香港上岸,我们全家又从香港搭汽车、火车辗转至武汉。当时中博院也内迁至武汉,李济先生见到我父亲时说:“很对不起,中日战事已起,现在研究机构都在撤并及内迁,目前不可能新建研究所了。”正当我们不知如何应对之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时任四川大学校长张颐先生得知父亲回国,马上发来电报,邀其到四川大学教书,享受部骋教授待遇并汇来路费。于是,1937年11月份,我们全家抵达成都。
1937年8月8日,冯先生一家在欧洲的邮轮上,那天正好是冯士美过2周岁的生日,于是母亲邀请轮船上各国的小朋友一起开了个生日派对
由于我母亲是公派出国,按理要回北师大服务两年,然而此时北师大已内迁到陕西城固县,与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组成了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齐名。于是1938年暑假后,我与母亲坐汽车到陕西城固县西北联大,而后学生和部分年轻教师先坐火车到宝鸡,下车后再步行7天到城固。我们在那里呆了两年,即1939—1940年。母亲在此期间于城固创办了成乐幼儿园,小时候的我就在这个幼儿园里生活过,后来因日军已经打到潼关河对面,我们母子便回到了成都。
1940年,在大家艰苦抗战的时期里,母亲创办成都实验幼稚园,此举得到四川教育厅长郭有守大力支持。郭有守非常重视幼儿园教育,他曾得意地对人说:“我有幸请了冯汉骥先生创办了四川博物馆,又请了冯先生夫人办了成都实验幼儿园;请了蒙文通先生创办了四川大学图书馆,又请了川大薛教授办了民国教育馆;请胡颜立先生办了成都实验小学,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再办一个实验中学。”
1949年,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师范学校第六班毕业纪念(二排左七为陆秀)
1949年,陆秀(前排右四)任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师范学校校长时留影
桃李尽绽
创办“婴儿之家”
母亲从事幼儿教育60多年,她总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为老百姓贡献自己最后一点力量。”1958年12月30日,年逾花甲的她还创办了一所“婴儿之家”,专门收托新生儿至3周岁的婴幼儿。她说:“婴幼儿最难办,父母要工作,请人带费用又高。每次我去开人代会、政协会,代表和委员们都反映这个问题,我想试一下,从中摸索些经验。”
母亲要凭借一己之力办一个“婴儿之家”,谈何容易。比如人员工资、所用场地这些怎么办?后来一算账,费用上,“婴儿之家”创办的5年里,她自己倒贴了7000多元,其中2000元是自己的工资,5000多元是公私合营后上海静安棉纺厂(义父留给她的)的定息。她的一个学生叫罗宇焜,系20世纪50年代初在母亲办的成都保育训练班时的学生。罗宇焜的丈夫叫伍适存,系民生公司财务总监,他们夫妇将九眼桥老马路9号院一座公馆借给母亲,由此“婴儿之家”的场地也才落实。后来,罗宇焜当上了重庆交电公司幼儿园园长,退休后,定居成都。
成都“婴儿之家”的老师和小朋友们
我的女儿冯必蓉就是“婴儿之家”的小朋友,记得那里最小的孩子才11天,最大的3岁,其中不乏三胞胎、双胞胎、早产儿、体弱儿等等,可是,等到毕业时小朋友们无一不是活泼可爱,十分健康。当年解放军和工作队要去西藏,孩子留在成都不便照顾,于是“婴儿之家”还收了不少进藏工作人员家的小孩子。
1961年,四川师范大学的向云夫妇家3个孩子一胞出生,体质很差,母亲前去看望并建议他们把孩子们送到“婴儿之家”来照顾,还为他们减免部分费用。据当时资料记载:“向家三姐弟,初生时有佝偻病、疝气,老大向琼体重2.5Kg;老二向毅2.7Kg,老三向力才2Kg。三胞胎百天入园,1周岁后,佝偻病及营养不良基本痊愈。1岁零11个月离园时,身体和智力均已达到普通婴儿水平:向琼10Kg,向毅12.2Kg,向力11.25Kg。”后来,向琼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向毅、向力也参加了工作,现在均已退休。他们相聚时还不忘母亲的哺育之恩,逢年过节还到我们家里来看望这位陆婆婆。
1964年3月1日,邓颖超同志来成都“婴儿之家”视察时与老同学陆秀合影,邓大姐怀里抱的女孩名叫沈允庆,现在是成都著名雕塑家
成都著名雕塑家沈允庆为母亲塑像
母亲还把自己在成都办“婴儿之家”情况写信汇报给她的老同学邓颖超,受到邓颖超同志赞扬。1964年3月1日,邓颖超同志来成都工作之时,还专程视察了“婴儿之家”。老同学相见,分外亲热。母亲问邓颖超同志:“我给您写的信,收到了?”邓颖超同志答道:“百闻不如一见,看材料哪里比得上自己亲自来一趟呢?”邓大姐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婴儿之家”并和小朋友合影留念,并且还主动捐出200元,作“婴儿之家”购买玩具之用,200元在当时可算是不小的开支。
1963年10月,全国政协委员康同璧(康有为女儿)来“婴儿之家”视察工作时与陆秀合影
母亲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学生遍及全国各地,他们有的叫她“校长”,还有的都亲切地叫她“妈妈”或者“婆婆”。她的学生现在大都应该是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了吧?当年“婴儿之家”一百多个小孩子,你们现在还好吗?
1978年3月,母亲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五届委员会。会议期间,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太风尘仆仆地赶到宾馆来看望她。母亲一时没有记起此人,便问道:“您是谁啊?”老太太道:“陆妈妈,我是您的学生啊!”母亲看了半天,还没有认出眼前老人是谁。老太太解释道:“40年前,我曾跟随您一起到陕西省创办幼儿园托儿所啊!”“啊,想起来了,您那时还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嘛!”原来,这位来客叫高福媛,是天津市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参加全国五届政协人员名单中有自己数十年未见面的老师,于是专程从天津坐车到北京与之相见。
全国政协委员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来“婴儿之家”视察
母亲生我时,已是高龄产妇,且只有我这一个儿子,她有些遗憾自己没有女儿,毕竟她多么想有一个女儿把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啊!后来我的女儿冯必蓉慢慢长大成人,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女身上,不仅亲自辅导她,还专门请了一位老师教孙女弹风琴。她曾对省委统战部的领导说:“有人看不起幼儿教育工作,我认为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都做这项工作。”后来,孙女冯必蓉果真被调到四川省直机关红星幼儿园工作,算是继承了祖母的理想。
母亲晚年在自家小院留影
母亲临去世那年曾留下遗言:“我尽管白了头上发,掉了口中牙,但心未衰,劲犹大,为祖国现代化奠基育新芽,永远燃烧着炽热的心花。”她曾表示:“我要像蜡烛一样,从头燃烧到底。”是的,母亲的一生正如一支小小的蜡烛永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直至烧尽最后一滴。
1982年11月8日,母亲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逝,享年86岁。
2023年6月9日,“婴儿之家”童友在成都郫都区花乡人家小团聚,共来了12人,分别是:一届(冯必蓉)、二届(冯六一)、四届(向红、向卫、向兵)、五届(大双陈波)、六届(沈允庆)、七届(刘强)
来源:“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 “锦点”微信公众号
图/文:彭 雄(成都古籍文献收藏家,成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报社工作,从事古籍文献收藏30余年,著有《蜀都家谱》,讲述老百姓家族的故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