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三线建设时期清华大学在绵阳建立的651分校‖何德良
三线建设时期
清华大学在绵阳建立的651分校
何德良
说起现今绵阳市境内最好的大学,绵阳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是西南科技大学(简称西科大)。但是提到曾在绵阳建立的清华大学651分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不要忘记,现在的西科大就是在原清华大学清华分校的校址上建起来的,当年的“651”是三线建设工程,在四川很有名,它为今天绵阳科技城在教育、人才培养上曾作过一定贡献,至今绵阳的一些老年人还十分怀念。清华大学的校史上,都写有曾在绵阳建过分校。
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美国在我国东南沿海蠢蠢欲动,苏联在我国北方陈兵百万。在这样的背景下,1964年,中央提出以战备为中心的“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决定把沿海沿边的大型工业企业、重要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迁到内地三线地区,以保存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西南地区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绵阳专区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继1965年5月中央批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绵阳建设科研基地后,同年9月,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就在绵阳县青义乡8大队兴建。
开始筹备在西南地区建分校时,教育部副部长、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亲自到四川选址。因绵阳县地处西南大后方,不易受到战争破坏,又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丘陵地区,是涪江中上游,离省会成都仅100公里,地势优越,交通方便,同时还是国家重要国防军工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以致经省上领导介绍后,蒋南翔一行就想把分校校址选在绵阳,并亲自到绵阳考察。到绵阳了解情况后,在地、县领导陪同下,蒋南翔一行到离县城仅10多公里的青义公社实地察看。看到该社8大队临近涪江和绵江公路,离青义场镇较近,一座小山坡下两边都是平坝,是山水相连、两塔(青义的宝川塔、涪江对面石马公社的横山塔)相映的好地方,他们十分满意。蒋南翔指着脚下的一片山坡、山地和稻田说:“就把分校建在这里。”
分校校址选定后,系报经中央批准的1965年第一个三线建设项目,在当时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所以代号为651工程,通信地址是201信箱,以致当地人都叫“651”或“201”。直到1969年国际形势稍好后,才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清华分校。
清华大学在绵阳建分校,绵阳各级党政部门都十分欢迎和高度重视。地委副书记张黎群夫人王玉茹是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会讲普通话,为协助清华大学建好分校,地委决定把她下放到青义公社任党委副书记,担任“校社合一”负责人,经常与分校师生联系。县委书记郭振基常去了解分校的建设情况,叫区乡重视分校建校,帮助解决兴建中的具体困难。青义区委决定,由区长刘明湘负责分校兴建,他多次召开供销社、粮站、食品站等区乡单位负责人会议,叫大家在物资还稀缺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兴建的物资供应和师生生活物资保障。区委机关搬到后面的小招待所办公,把机关办公室、会议室腾出来给筹建分校的教师和女生办公与居住。分校师生用区委机关的房屋搭建食堂,由炊事员做适合北方人口味的饭菜。青义公社根据学校要求,在蒋南翔校长亲自选定的地点,划出了1000多亩土地给分校建校,公社负责农房拆迁和农户安置。为便于修建和今后出行方便,由清华大学出资,公社又划出土地并组织农民在绵江公路宝塔山旁,挖通宝塔山,修了一条约5公里长的直达学校的公路,后来这条公路建成了当时绵阳仅有的一条柏油路。
分校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来绵阳的师生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笔者夫人薛崇璧在青义场镇工作队工作时,每次到区委机关开会,都看到师生们又在设计绘制和翻晒图纸,又在开会、打电话……十分忙碌。当时还没有晒图纸的设备,是在机关大院坝翻晒的。从区委机关所在地的场镇街上到8大队的建筑工地,有5里左右距离,要翻一座山坡,每天住在区委机关的师生,都要往返于这条小路上,一遇下雨,就烂泥满地,又滑又陷,寸步难行。划出的1000多亩土地,除少数农田外大部分是山坡,修建难度较大,除请当地民工外,师生们还自己动手搬石头、砌砖,建起一幢幢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办公楼和食堂。三幢不用钢筋和砖、只用石头和水泥修建起的别具风格的“干打垒”教学楼——“清华楼”,至今仍保留着。直到1972年,分校的主要基建工程才结束。那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刚过,物资还缺少,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物资都由相关单位供应,有的很难买到。尽管地方大力支持帮助,但物资供应和生活还是比较困难。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师生们的艰苦奋斗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建起了分校,谱写了一曲校地合力、艰苦建校的赞歌。
清华大学651分校别具风格的“干打垒”教学楼——“清华楼”
分校师生对地方的支持帮助很感谢,校地关系十分融洽。“651”兴建时,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女同学王玉明每周星期天早上7、8点,都要到公社大礼堂教场镇职工唱电影《地道战》中的插曲等革命歌曲。1966年春,区长刘明湘到北京参加全国多种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住在前门的府风桥公寓,蒋南翔校长知道后,待会议结束,就派一位处长到公寓把刘明湘接到清华大学,陪他参观清华园、闻一多亭和用进口的意大利瓷砖修建的大礼堂,还请他在学校招待所吃饭。学校建好后,附近的农民、居民和知青都可以自由进出,用分校的自来水、打开水都不给钱,还可以到澡堂洗淋浴,到卫生所看病。为使山下青义中学的师生用上自来水,分校安装了一条自来水管到青义中学,不收任何费用。分校每周周末要放映坝坝电影,附近农民和居民都可以看。1976年秋唐山大地震时,为了在户外防震,分校通宵放电影,附近群众同分校师生都在一起观看防震。1978年暑假,县文教局在青义中学举办“数学集合概念培训班”,组织全县中学数学教师学习,请清华分校数学教研室留苏的王博士连续讲了3天课,他不要讲课费,茶水都是自己带来的。当地干部和群众十分感激地说:“是651给我们带来了先进和文明。”
分校师生主要是由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于1969年到1971年分两批整体搬迁到绵阳的,贺龙元帅的儿子和李井泉的儿子都是一同来的学生。学校于1970年开始招生,由地方和部队推荐工农兵学员,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和绵阳一些知青也被推荐到分校,有的毕业后还留在学校工作。
分校的老师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是一批电子科学领域的名师大家和领军人物,其中有我国著名科学家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常迵院士等。在艰苦的环境下,分校师生建成了电子真空、通讯、半导体、雷达、激光5个尖端专业,机械和电子2个生产与实践基地,孕育了数字技术、集成电路、激光技术三大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后来回北京后建设微电子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
1978年初,随着国际形势逐步好转,经中央批准,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同意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回北京的通知》,1978年开始分批返京,到1979年3月搬迁完毕。
1978年9月1日,教育部同意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回北京的通知
从1969年到1979年分校在绵阳办学的10年里,虽然办学条件简陋和办学环境艰苦,通过师生们共同努力,仍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为国家培养出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在内的1000多名优秀人才,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许多一流的科研成果都诞生于此,分校成为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
分校迁回北京校本部后,还为绵阳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当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四川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四川省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校的所有校舍及附属实施、部分教学设备、附属工厂和相关物质,都整体交给了四川建材学院,并留下了173名教职工,支持建材学院,分校还把电灯、日光灯等电器用品和设备,赠送给青义中学。
经过多年发展,在建材学院基础上又建成了现在的西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到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一直在默默支持西科大的发展,给予无私的援助。作为四川省唯一与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的西科大,正在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西南科技大学特别为在此教学、学习和生活的清华大学分校师生修了纪念园,园内有一面纪念墙和一尊纪念碑。一座由水泥做的大树桩的碑上刻着:“涪水激 自强不息,蜀地坤 厚德载物”的赞语。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里的大树桩纪念碑
当年分校师生对绵阳十分怀念。2015年10月,无线电系雷达专业70级部分学生,专程赴绵寻根。2018年10月25日,分校电子真空75级的学生齐聚绵阳,共忆涪水母校情。他们看到当年上课的教学楼、宿舍、运动场、食堂特别是老师们办公的用石头建成的、建筑风格古朴凝重、与众不同的“清华楼”还在,都倍感亲切,感慨不已。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何德良(中共绵阳市委党校离退休干部)
供稿: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