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民国时期防区制下的四川军阀混战
民国时期防区制下的四川军阀混战
1917—1935年,四川被军阀割据和控制,时称“防区制”。军阀争夺防区,连年混战,实行以军代政,政局混乱。驻军任意委官、征税、造枪、制币、种烟、杀人,胡作非为,无所不用其极。
1917年,四川督军刘存厚所部某营驻防中江。12月,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熊克武,联络川、滇、黔各军护法讨刘(刘存厚)。1918年2月中旬,靖国军石青阳旅攻下三台后,其部属杨营长率队从大石缸(今三台县金石镇)直趋永太,营部设该场酒厂,部队驻扎场周围,准备伺机进攻县城。驻军(刘存厚部的一个营)白营长组织地方团防武装,于16日主动出击,企图趁对方立足未稳先发制人。当天早晨,白营在杰兴干沟李某家设立临时指挥部,一面严令部队分三路进攻,力图当天拿下永太,一面杀猪宰羊准备犒赏三军。杨营闻讯立即兵分三路迎头阻击,双方在永太玉峰山、杰兴场、坭金场等处交火,激战半天,白营不支,下午败回县城,固守东、西、北三山制高点,杨营追至白营临时指挥部,饱食酒肉,并将房主家产洗劫一空后,率部围攻县城,白营力难克敌,倒戈易帜。同年,川军第三师向传义部第六旅(旅长刘斌)第十二团(团长何光烈)驻防中江兴隆场。靖国之役后,四川军阀防区制形成。
刘存厚
1920年4月,熊克武部第五师师长吕超,暗受滇军唐继尧策动,阴谋“倒熊”。熊克武为避免四川内战,表示愿意辞去督军职,并向广州军政府推荐吕超接替,后又与第一师师长但懋辛到德阳与吕超交换意见。吕超急于当上四川督军,自恃三师向传义部的旅、团、营长多数都是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好友,拉拢他们拥戴自己不成问题,于是亲自到兴隆场召开这个师的军官会议,征询同学们对他接替熊职的意见。会议中,向传义、刘斌等虽觉得吕超任督军可以提高保定同学地位,但又觉得熊是旧主官,不愿公然背离,态度模棱两可,而刘斌部下的团长何光烈(保定生)表示坚决拥熊。会上对拥吕拥熊的争论非常激烈,何竟然对力主拥吕的张治中(营长)饷以马鞭,遂使会议通宵无结果而散。后来,川、滇、黔军战事爆发,熊退出成都,集结保宁(今阆中市)。9月熊反攻入潼川(今三台县)时,何离向附熊,被熊委任为第五师师长,师部移驻县城灵皈寺,不久撤离。
熊克武
1923年,边防军赖心辉所部骑兵团(团长但坚)驻中江县。2月,第一军、第三军、边防军与第三师、第七师、第二十一师发生争战,双方战斗在绵阳、罗江、中江之间。3月中旬,第三师邓锡侯、第七师陈国栋两师主力走德阳与什邡间的小道直驱成都,第二十一师田颂尧部负责正面进攻,同时抽一部分兵力猛攻赖心辉部的右翼。战前,团长但坚率部在西山和城周围一线修筑防御工事,构成第一道防线。县知事谭毅武指挥驻城团练第三大队组成第二道防线,同时又令城内青壮年2000余人,分守城门和城墙垛口。14日午夜,田部从东、西、北三面向县城进攻,首先用炮轰击和机枪扫射,然后发起冲锋,驻军和民团多次打退田部进攻,后田部从城西鸡矢树一线向西山进击,枪声、喊杀声震天动地,经一天激战,攻守双方伤亡惨重,最后,田部组成敢死队,轮番发起冲锋,守军力弱难支,纷纷从西山顶退至山脚泅水过河入城,脱去军装,穿上便衣,各自逃命。15日,东山、北山守军也放弃阵地逃走,民团亦散。田部攻垮西门城墙,撞开城门冲入城内,骑兵团长被俘,县知事谭毅武躲进商会会长家,化装成挑夫逃遁。田颂尧部入城后,允许士兵“自由”三日,奸淫妇女,抢劫财物。团练局枪支弹药尽失。市民惊恐,闭户不出。赖率主力来攻,田师闻讯撤退,谭毅武回县,整顿秩序,安抚市民,重组团练武装。不久,田颂尧部撤离。
1924年,川军第十师师长刘斌所部团长向康衢及第九混成旅旅长范绍增部驻县。1925年,驻军预征田赋,至1935年已预征到1965年后,超前征税30年。
1927年,中江县属国民党陆军第29军田颂尧的防区,田颂尧部第五混成旅旅长曾南夫驻县。1929年废道由省直辖县。1931年,曾南夫升任第二师师长,师部设城北福建馆(原城北中学处)。军阀横征暴敛,以苛捐杂税加重人民负担,再次超前预征田赋20余年,杂税多达100余种,附加还有数十种,人民苦不堪言。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