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史迹寻踪】威远县金鸡桥寻遗‖黄森

作者:黄 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8 14:32:07 浏览次数: 【字体:

威远县金鸡桥寻遗

黄 森

听闻雨诗先生几年前曾探寻过威远县金鸡古桥,并作有一文,我们也循着他指的路前往查探。

在导航加路人的帮助下,经过一段被杂草掩映的土路颠簸,终于来到金鸡桥水库旁半山腰上。寻摸一阵,找到一条陡窄小径,顺路而下,途中忽见两块碑刻并立于崖壁之间。走进细看,原来是记录水库修建历史的,右边一块稍小,是水库简介,左边那块是诗文碑。两碑底部风化严重,刻字略有剥蚀。

金鸡桥

辨认了一番,从简介中获知水库建设的相关信息。又见碑侧刻有一联:“凤凰翅展绿水绕,红阳直照金机叫”;横批“山河□安”,因第三字过于潦草,揣摩良久仍不得要领。此外,也不解联中的“金机”二字何意,疑为工匠的谬误。后来还是在雨诗的文中得知,原来此“机”是指提灌用的抽水机,取了个谐音,并非错字,倒是自己浅薄了。

诗文碑一人多高,图文丰富。正中刻诗一首:“愚公筑堤堰,绿水映兰天。机唱坡满水,谷扬粟积山”;两侧也有一联:“金鸡银水笑石山,两手双肩凭锤钻”,横批“自力更生”。这些诗文突显满满的时代特征。碑帽处刻有祥龙、金鸡,以及玉米、小麦等多种图案,饱含祈求美好生活的寓意。

来到坝上,但见库中波光粼粼,两岸草木森森,令人身心舒缓。库水清幽,深不见底,墨绿的色泽,似乎蕴含着一种伏藏于野的避世感,又展示出“含而不露、隐而不晦”的高深修为。

威远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低,水库也建得多,像金鸡桥水库这样小的规模,着实排不上号。加之风景也说不上多秀美,估计前来游玩的人很少,只能算一个小众的去处。

站在水库坝顶,朝下游望去,一时也没发现古桥位置。雨宣先生遂放飞无人机,沿着水库下游的河道探寻。透过无人机显示器屏幕,发现沿河两岸一大段峭壁有些与众不同,崖体底部缩进、顶部突出,倒梯形结构,如同屋檐连成的长廊一般,倒不多见。无人机飞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桥的踪影。疑惑中,拨通雨诗电话,方知金鸡桥在水库下游数百米处。突然想起,来时确曾看见一条岔路,想必就是通往古桥的,于是原路折返。

回到方才路过的岔口,沿一条机耕道走上数百米,看到一片枯黄的杂草中,掩藏着几条小道,一时也分不清方向。雨宣提议,不管眼前有多少分岔,径直往沟低的方向走便是。果然,朝着沟谷方向往下走,很快就找到一截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一块块石板已磨出凹陷,想必历史久远。道边还发现了一座规模极小的佛龛,龛内已空无一物,两边立柱上刻有一联:“座上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瓶中扬柳送来南海一枝春。”想来龛中曾经供奉着观音,以护佑往来路人周全。

再下行百十来米,转过一道弯,一座石桥便赫然卧于眼前。目测桥身长近两丈,由三块宽大的巨型条石拼接而成,桥体方方正正、四平八稳,予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绕到旁边,看到两块桥墩垂直于桥面矗立水中,将桥身稳稳托起。桥墩表面刻有扇形、三角形、方形等几种细细的纹路,难得的精美,足见当时工匠们手艺的精湛。桥头旁的巨石上还凿有多层阶梯,估摸曾另有一桥搭建于此石上,恐被洪水冲毁后,才重修了目前尚存的这座桥。

桥下流水清澈见底,因是孟春枯水季节,水位不高,只能算得一涧小溪。此地本属两河交汇处,能听见西南方向的支流里,落差较高的地方,水流倾泻而下时的潺潺声,与两旁林中的鸟啼声交叠和鸣。因环境温润,河边植被青幽幽的,跟坡上枯草相比,更显勃勃生机。流速稍缓的水凼里,漂着些浮萍,随流水的节奏轻轻地荡漾。

离桥头十来步,一座石碑依于崖壁而立,碑体呈四方形。因碑面苔痕满布,刻字多有风化,模糊难辨。同行的李先生折了两根草棍,用劲擦拭苔藓,才勉强认清了其中一些文字。朝西方向有“功垂”二大字,下面小字几难认清,大概为修桥功德碑记序言;朝北方向刻有“金鸡桥碑”四字,其下小字皆是人名,定是捐资之人;朝东的一面,刻有“乾隆四十五年”字样,当是建桥之时。

水库字碑

透过功德碑上刻下的名字,过往的路人说不定就会跟自己的先辈发生跨越两百多年时空的碰撞与对话,获悉先祖善举。当然,或许在家谱里,或者在长辈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后人也能够了解到素未蒙面的祖上,在与自然环境共处的过程中,都有着怎样一种精神和情怀。

河道南岸一处陡坡上,有一片石壁未受植被覆盖,近看壁上也有题字,左为“飞仙处”三字;右边是一则题诗:“路道崎岖君子游,闲花野草甚清幽。层峦上触干霄日,喜濯金鸡桥下流。”落款为“珠江刘玉川题”,关于“珠江”二字出处,讨论无果,疑为源于资中。

通观所有题刻,均未见关于“金鸡桥”名称来由的记述或相应线索。后来在雨诗的文中也未寻得答案,不无遗憾。

四处打量时,突见西北方向支流的河岸上,有一些明显的人工凿刻的浅坑,甚是奇怪。顺着这些印痕往上走,似乎却越发明白了,想来砌筑桥体的巨石,皆是从这条支流上游不远处开凿,再以滚木作垫,顺着河床一块一块生挪硬拽下来的。那些浅坑,可能是匠人们放石头下来时所用吧。

不得不佩服先民智慧,在没有任何大型工具加持下,把数吨重的巨石运送过来,并架成桥梁,其难度可以想象。当然,为了方便出行,古人们不得不积极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困难,这种精神也值得敬仰。

站在今天来看,首先得把脑海中的现代道路体系抹去,才能建立起并理解古时的交通网络构架。正因当时的生产技术低下,先辈们更懂得适应自然。他们总是顺应山形水势而修路架桥,所建立起的交通体系,完全不似今天通过大规模的移山填水、裁弯取直,搭建起的以效率为第一追求的现代交通网络。

抛开工程技术层面的差距不说,这其实应该看作两种处世态度。古人讲求“天人合一”,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尽可能不改变自然状态,追寻的是平衡与融合。而今人通常以自我为主体,以自然为客体,让自然为了自己更高质量的生活而改变,这也无可厚非。毋庸置疑,现代生产生活条件确实发达很多,但却说不好古人的思想是不是落后,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

青石桥小径

如今,这座百年老桥已深藏于山水间,鲜有人打扰。它沉浸在山风与溪水嬉戏的愉悦里,任凭星光刻蚀额头上的皱纹。先辈们的足迹,曾覆盖了青石板上的砂砾,而那些脚印,又为历史的尘埃所遮掩,终究留不下什么印痕。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黄 森(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