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走近刘弄潮(12):鏖战狂潮(上)‖吴再洪

作者:吴再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07 14:45:27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近刘弄潮(12):鏖战狂潮(上)

吴再洪

1926年前后的广州,处于一片澎湃的大革命洪流之中。省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政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广东一度成为统一、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当时,革命声势浩大,民众积极拥护广东国民政府,无数爱国热血青年都奔向广东参加国民革命。此后,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直到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工会领袖和进步群众,已发展到6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仅剩下1万多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惨烈的失败。

就是在这样如火如荼血雨腥风的革命狂潮中,刘弄潮不断经历着洗礼和考验……

1926年11月,奉中共北方区委指示,刘弄潮离开战斗了近两年的长春,由林俊亲自护送,绕道登上南满列车,辗转大连、上海,抵达广州,向中共两广书记陈延年报到。

刘弄潮和林俊到广州后,住在观音山下莲花巷2号吴玉章寓所。吴玉章对刘弄潮这个早在1918年结识的成都学生爱国运动领袖十分器重。特别是在了解到,刘弄潮早已经由李大钊亲自介绍成为共产党员,并承受了一系列严酷斗争考验的经历后,对他更加信任和赏识,立即聘他做自己的秘书。由于刘弄潮在与胡适的学术论战中名声大振,吴玉章还亲自出面,介绍他到广州学术院任讲师。同时,刘弄潮还在中共对干部进行短期培训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

吴玉章故居

林俊在完成护送刘弄潮南下的任务后,奉命返回东北,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刘弄潮和林俊,这对为事业、信仰共同并肩奋斗,并曾四次死里逃生患难与共的战友,依依不舍地挥泪而别。为了共同的追求,为了同样的梦想,他们再次分手,各奔东西……

不久,随着北伐战局的发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而南昌总部对武汉中央,已由暗斗转为明争,革命斗争形势日趋尖锐复杂。吴玉章要到武汉开展工作,作为秘书的刘弄潮亦同前往。

行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弄潮见到北伐军后方留守政治部主任孙炳文。孙炳文,中共早期著名领导者,后为实现理想而壮烈牺牲。

孙炳文

吴玉章的言谈中,孙炳文对刘弄潮的情况不仅有所了解,而且发生了兴趣。他告诉吴玉章,自己要“横刀夺你爱将”,希望派刘弄潮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政治教官。

征得吴玉章同意后,孙炳文直截了当地问刘弄潮:“黄埔军校里大学生不少,你可否留后方任教?专讲唯物史观?”

在突如其来的前途变动提议面前,刘弄潮以一贯不考虑个人去向,谨以事业需要为重的严肃态度,诚恳爽快地答道:“服从革命需要。前线后方都各有各的意义。”说完,他用不舍的目光看向吴玉章。吴玉章拍拍刘弄潮的肩头,会意地笑了,轻声说:“后方还需要,你就留着吧。”这样,刘弄潮留在广州,暂住孙炳文家,等待被安排进入黄埔军校。

1927年1月初,孙炳文介绍刘弄潮到黄埔军校去见政治部主任熊雄。熊雄身材不高,精明能干,外表严肃沉静,内心满腔热忱。熊雄热情地接待了刘弄潮,他首先对刘弄潮愿到黄埔任教表示欢迎。同时,非常坦率地谈到当时的时局及军校的详情,开诚布公地告诉刘弄潮:“现在补一名政治教官,都要请示南昌总部,这是一种新情况,我马上打电报去,一有回电即告诉你。”

几天后,熊雄专程到孙炳文家回复此事。熊雄告诉刘弄潮:“你的委令早就报到江西总部,拖到现在,总部回电‘不予同意’。经打听才知道,现在已经坚决不准在黄埔军校补聘政治教官。看来,与国民党的斗争越来越尖锐了。这是我意料中的事。他们就是不让共产党人再进黄埔。”

孙炳文对刘弄潮说:“看来江西不仅跟武汉对抗,就连对策源地的广州也敌视了,这是值得注意的。现在朱德凭滇军的关系,在南昌训练军事骨干,任军官教导团团长。我们去德国后,他在柏林仍钻研他的军事,回国后虽还未带兵,但却参加了军职,你到南昌去吧,帮助他工作。”

数语寥寥,决定了刘弄潮新的去向。他二话没说,服从了党新的派遣。刘弄潮的去留有了决定后,三人继续闲谈。

熊雄提到,报载鲁迅已在1927年1月16日离开厦门大学,于18日抵达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的消息(注:参看1989年《黄埔》第2期、《团结报》1989年11月28日熊巢生《鲁迅在黄埔军校的一次讲演》)。

熊雄与孙炳文都知道刘弄潮同鲁迅先生的交往。熊雄便向刘弄潮询问:“听说鲁迅先生已来中山大学了吗?”

刘弄潮答道:“我还没去会面。”

熊雄说:“黄埔军校学生革命热情高,对鲁迅也很尊敬,我们想请他在适当的时候,来黄埔作一次演讲。不晓得他愿不愿意来讲?”

孙炳文很赞成这一提议,接说:“他外冷内热,确是一个革命的学者。”

刘弄潮根据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认为他是会愿意到黄埔军校作报告的,理由是:

第一,从认识上讲,鲁迅早于1925年在北京,就曾向刘弄潮等人透露过,应当办军事学校的主张。他认为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生,而中国还是这个样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军队。这几年好像是觉悟了,办起了军官学校,但可惜已经太晚。从他这种认识看,他是关怀军校的。

第二,鲁迅介绍自己的学生李秉中进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刘弄潮曾亲眼看过鲁迅写给谭平山(当时中共广东党的负责人之一)的保荐信。从这一行动看,他对黄埔军校是有好感的。

刘弄潮认为鲁迅是愿意到黄埔演讲的,语气肯定地说:“鲁迅是支持革命的,他写的《火与剑》即可说明,他对革命的黄埔早就有热情。我认为在需要迅师到黄埔演讲时,他是不会推辞的,他一定会挺身而出!”

孙炳文和熊雄十分同意刘弄潮的分析。熊雄考虑问题向来细致缜密,他向刘弄潮提出,在当时尖锐斗争的形势下,请鲁迅演讲,“会不会影响他在中山大学任教?会不会影响他的人身安危?”

刘弄潮答道:“只要先生同意,料想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孙炳文、熊雄当即商定,请刘弄潮前去征询鲁迅意见,商定何时来演讲,演讲什么题目等事宜。

1月25日,鲁迅在中山大学举行的欢迎会上发表讲话后,又应邀参加了茶话会。下午,刘弄潮就去他的住所钟楼拜望(注:可参看《鲁迅日记》)。

当刘弄潮在钟楼找到鲁迅在楼上的住室时,他正一个人看书。鲁迅乍一见到刘弄潮,十分惊讶亦十分高兴。他用力握住刘弄潮的手,不待招呼入座,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守常先生还好吗?”

刘弄潮答道:“自我到了东北,便没有回过北京。去年10月我遭通缉,离开北方,消息更隔阻了。”鲁迅听了之后“哦”了一声,面色十分凝重。

刘弄潮接着说:“现在北方时局险恶,守常师的处境一定十分困难,很令人担心啊。”

鲁迅蹙眉轻叹,表示出对李大钊安危的深深忧虑。谁也不曾料到,几个月后的4月28日,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这位他们共同钦佩、敬爱的马列主义播火者、思想先驱,就在北洋军阀的绞刑架下英勇就义了。令人发指的是,禽兽不如的刽子手竟整整施行了40分钟惨绝人寰的绞刑!此后数十年间,重情重义的刘弄潮,每每忆到恩师李大钊,特别是看到李大钊临刑前的遗照,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询问过李大钊的情况,鲁迅转而关心地问起刘弄潮在东北的情况及当前近况。刘弄潮讲述了分别两年来的种种经历,又向他介绍了当时广州的革命形势,外弛内张的复杂斗争情况。然后,直截了当向鲁迅说明来意,转达了孙炳文和熊雄对他的景仰和希望,邀请他在适当时候,到黄埔军校作一次演讲。

鲁迅听了后,谦逊地表示自己革命实践少,对军校同学不可能有多大帮助。他恳切地回答:“在环境需要我讲话的时候,我总会应邀去讲话的,只怕起不了多大效果。”

刘弄潮说:“黄埔学生,尤其是第五期,许多是过去的大学生,不少人听过你的课。”

鲁迅说:“革命需要我去,我就去。权在革命方面,不在个人方面。”

鲁迅谦逊而负责任的态度,无私无畏的精神,给刘弄潮留下了不可忘怀的印象。接着,鲁迅又以中山大学教务长身份,邀请刘弄潮到中山大学协助自己工作。但是,由于党组织已决定派他到南昌与朱德会合,从事军事工作,刘弄潮便没能接受鲁迅的邀请。

当刘弄潮告辞时,鲁迅热情地一直把他送下楼至大门口。走出好远,刘弄潮回头望去,身穿宽大长袍的鲁迅先生,仍伫立在门前向他凝望,身后衬托着巍峨庄严的钟楼。刘弄潮不禁想到,先生多么像个守时敲钟的司钟人呵!先生多年来写的文章,作的演讲,不就是向广大人民敲起的警钟,为反动政权敲起的丧钟吗!心情激动的刘弄潮不禁停下脚步,再次深情地向鲁迅挥手告别。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次挥别即是永别!鲁迅屹立钟楼前的身影,从此定格在刘弄潮的记忆之中……

回去后,刘弄潮把与鲁迅会面的情况,向孙炳文作了汇报。孙炳文立即打电话告诉熊雄:“鲁迅已同意到黄埔演讲。”

熊雄听后非常高兴,当即赶到孙炳文家,向刘弄潮详细了解与鲁迅联络的情况。临走,熊雄说:“约一个时间,我派专人去正式邀请。同学们一定会欢迎的。”

没过几天,刘弄潮受中共党组织派遣,来不及向鲁迅告别,便只身离开广州,赶往南昌。

后因刘弄潮辗转南昌、武汉,工作十分紧张,一直没有同鲁迅联系。但对其近况时有所闻。不久,刘弄潮从报纸上得悉,4月8日鲁迅到黄埔军校,作了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

这篇演讲的主题看似谈文学,其实重点是谈革命。鲁迅暗示青年要以实际行动向反动派反攻,不要停留在空口讲文学上。他论证了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鲁迅1927年4月8日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正是革命最紧张的关头,是旧军阀在北京拘捕李大钊的后两天,是新军阀蒋介石在上海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四天,也是新军阀在广州搞四·一五大屠杀的前七天。形势险恶,斗争激烈,鲁迅不顾个人安危预先向黄埔军校的革命师生敲响了警钟,完全实践了他答应的“在环境需要我讲话的时候,我总会应邀去讲话”的诺言,也符合孙炳文、熊雄提出的“在适当的时候”,请鲁迅“来黄埔作一次演讲”的要求。

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广州中山大学遭到极大摧残,鲁迅愤而多次提出辞职,拒不上课,并搬出钟楼。鲁迅以大无畏的气概巍然屹立于血火交织的斗争前线,不愧为“真的猛士”。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吴再洪,曾用名吴再红,四川新都人,1981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放弃留校机会申请到核试验基地工作,2004年转业回乡。曾任基地政治部宣传处长、气象总站政委、试验工程技术部气象研究室政委、靶场部气象研究室政委。出版有《采菊东篱下》《为什么要学哲学》等专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再洪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