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四川首部!泸山作为四川名山,入选《中国名山志》

作者: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 来源:凉山阳光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10-27 16:56:14 浏览次数: 【字体:

f3f34b4dec28426ea4180ef361040b3f.png

西昌人骄傲的事数不胜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泸山作为四川名山,入选《中国名山志》,

这是四川省首部入选的志书。

59d83791e58f4400a5084aebe0d1bdd1.png

泸山 胡利辉 摄

日前,记者从西昌市志办了解到,作为中国名山的泸山,其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规划发展,十分值得浓墨重彩的载入书籍和史册,当前,该办正抓住入选契机,深入推进《中国名山志·泸山志》编纂工作。

泸山赢得“人间净地、天南胜景”美誉

83e7efccf6ae4c218df0282212d973f4.png

“在严寒的冬季里度过几个月,十分难熬,我们都在盼望着空气中的阴冷能早日散去。当来到阳光明媚的美丽西昌,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潋滟的湖光山色太好了,每天在空气好、阳光好的邛海、泸山游玩,都有点不想走了。西昌太好了,让人留恋,这里确实是适宜旅游居住的城市!”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刘胜说道。

是的,冬季里阳光最暖的西昌,花红柳绿,在全国少有。而其中拥有两万亩湿地、34平方公里的邛海,成为中国西南最美丽的高原湖泊之一;和邛海相依相伴的,则是守护西昌人民数万年、赢得了“人间净地、天南胜景”美誉的泸山,具备秀美山水风光的泸山,集红色、绿色、人文三元素旅游资源,成为西昌旅游的一道特殊风景。

41fe981f7be64765a73fc667bf050440.png

“西昌因泸山而秀美,有邛海水而灵动!”《国家旅游杂志》这样评价道。是的,我们身边的邛海泸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邛海泸山景区与西昌城区毗连,形成国内不多见的山、湖、城相依相融的独特景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其自然和人文景观素以“松、风、水、月、情”著称于世。景区核心面积80.6平方公里,海拔1510米,平均气温18℃,整个景区由邛海、泸山两部分组成,“母亲湖”邛海的西岸,围绕的是46平方公里的泸山,山峦奇秀,古木参天,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自古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素有“天南胜境”的美誉。

登上泸山,清新的空气刹时间扑面而来,看那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山林庙宇巍峨点缀其间。

据史书记载,自唐朝以来,僧人、道仙、儒者纷纷在泸山创寺建庙,依山就势修建,重重叠叠,构成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奇妙景观。

“泸山的宗教文化开发较早,自汉、唐至清,历代顺山脊走势由下而上先后修建16座寺庙,经2000年风云变幻,仍有11座保存完好。自下而上为:隐溪寺、刘公生祠、光福寺、三教庵、祖师殿、文昌宫、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和五祖庵等,其中光福寺规模最盛。光福寺以南3公里有沈家祠;正面与山脚之间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北数百米处1949年后建有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山脚建有烈士陵园。”泸山光福寺方丈释照洲介绍道。

来到泸山,独特的风光、风情及宗教文化让人流连忘返。其中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光福寺呈阶梯状依山而建,有“天南胜境”巨型照壁、天王殿、山门、望海楼、观音殿、大雄殿、飞梁殿。在大雄殿南侧的蒙段祠内陈列着西昌地震碑林,该碑林与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并称中国四大碑林,1980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寺最显眼的就是藏经宝塔,高33米;不远处的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反映奴隶社会历史的专题博物馆,观者无不叹,一步跨千年的凉山,不简单,更不易。

37ae07c6349d4981b4168d8adfd27077.png

携手完成《中国名山志·泸山志》志稿编修工作

正因为泸山的独特景观和风情,为其立的《泸山志》,理所当然成为四川省首部纳入《中国名山志》的志书。

“《泸山志》作为首批入选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系列丛书的山志,我们身上就担负起了担子和责任,更需要我们严格把控质量,力争出精品志书。”西昌市志办主任薛斌说。

为此,西昌市志办多次召开《中国名山志·泸山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和编委会,组织蔡应律、杨月平、薛启荣、王仁刚、黎来洪等作家和学者进行商讨,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强调,《中国名山志·泸山志》要以“天南胜境”为特色,突出泸山特色,打造具有个性的精品良志;在编纂过程中既要遵循志体,也要进行创新,要突出“名”和“特”,贵特不贵博,求特不求全,不能编成千志一面。

“泸山不仅风景秀丽,更是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历朝连营皆设于此,多是元、明、清几朝军队驻扎防守之地。泸山志作为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的入选志书,可喜可贺!”蔡应律说。

目前,通过与会专家多次从《中国名山志·泸山志》的篇目、语言、大事记、概述、内容等方面各抒己见,并就篇目优化、内容增减、语言风格等方面为志书的修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已确定该书从泸山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民情、民风民俗、军政要地等方面进行编纂;并按照名山志工程的统一版式要求进行排版,力求美观大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内容上精雕细琢,使语言更加优美、凝练,历史纪年、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称谓等符合国家出版要求。

薛斌告诉记者,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价值功能,并在编修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挖掘凝练名山文化,宣传推介名山资源,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启动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编纂中国名山志丛书、拍摄中国名山影像志,全面、客观、系统、准确地记录中国山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突出山岳的区域特点、时代特征和名山特色。这对于保护名山、复兴名山、发展建设名山,向世界展示我国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和华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昌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扩大地方志工作影响力,服务方志文化和名山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借鉴;《泸山志》也是凉山州第一部列入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的名山专志,将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加强对现有历史资料的考证鉴别,消除差错、查漏补缺,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正克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因素,全力以赴,在10月完成《中国名山志·泸山志》志稿编修工作。

记者也从西昌市志办获悉,目前围绕“存史、资政、育人”的史志要求,正深入挖掘西昌市历史文化,做好《西昌年鉴》(2022版)出版发行工作;编纂出版《西昌文丛》系列丛书,向后人展示西昌历史文化遗存,弥补正史不足,展示西昌发展的经济社会、民风民俗、文化脉络;编纂出版《家在西昌》系列从书,图文并茂,解析西昌奇迹,展示西昌文化自信、彰显西昌文化软实力,凝聚人心,探路前行;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编纂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志;做好《迪山日记》古籍点校工作,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历史文化,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再现到世人面前,展示邛都文化独特魅力,提升西昌文化气韵;继续推进《泸山灾后重建志》编纂工作,积极申报《中国名水志·邛海志》,深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提升西昌市文化特色与活力提供自身的力量。

文 /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

来源: 凉山阳光公众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