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6:54:04

【纪实】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作者:苏 秋 来源:四川省开江中 发布时间:2019-09-23 09:06:39 浏览次数: 【字体:

28adeba2565b414d9bc7a7ea6886ffa1.jpg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苏 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抓住发展机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方面体现在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第二方面体现在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第三方面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第四方面体现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以及推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同样充满机遇和挑战,四川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一、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规模不断得到跨越,区域结构布局得到优化。1978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超10亿元的仅有5个市。到2018年时,四川经济规模已经突破4万亿元,省会成都市的经济规模更是突破1.5万亿元,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16个市(州)成功进入“千亿俱乐部”。 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由“一三二”、“二一三”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服务业比重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增大,去年的服务业比重甚至出现第一次超过50%的纪录。全省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趋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均高于GDP的增速。

四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质量效益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经济不太景气、百废待兴。在这期间,四川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顺利完成经济复苏、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尤其是“三线建设”期间上千家各类企业、科研单位落户四川,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78年3月在广汉金鱼公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并在1980年6月18日以向阳公社首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为开端,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到2007年四川省全省经济总额高达1万亿元,共耗时58年的时间;到2011年增加到2万亿元,2015年突破3万亿元,基本以每4年新增1万亿元的趋势增长;去年经济总额也是达到4067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增值。这些都反映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四川经济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也由于四川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殊性,交通十分不便,交通运输条件几乎无法满足。如今,“蜀道难”已成为历史。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四川已建成进出大通道31条,铁路运营里程4970公里,从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车3500多列,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公路总里程超过3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238公里,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也正在打造“四向八廊”包括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日益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正不断为推动蜀地繁荣兴盛做着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西南地区的发展,决定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成渝铁路。于是便有了1950年6月的成渝铁路全线开工和1952年6月的全线完工,西南人民终于有了第一条完整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也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1987年12月,开展了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全线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现今蜀地已由成渝高速公路为主干,形成了贯通四方的巨大交通网,“蜀道难”真正成为历史。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国家对四川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四川航空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蜀道”如今已飞上了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明年基本建成,后年成都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前将投入使用。届时,成都将成为全国继上海和北京之后,第三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目前,史无前例的伟大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很快就要开工建设,从成都到雅安段已经通车,从拉萨到林芝段正在建设,下一步要建设雅安到林芝段。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四川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会有一个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在巴蜀大地上形成。从过去的“蜀道难”到如今中欧班列位居全国之首,巴蜀大地的沧桑巨变、交通运输的时代跨越,是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交通运输在推动蜀地繁荣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用交通运输的辉煌成就,彰显着领导者们的高瞻远瞩和建设者们的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千百年来“蜀道难”的历史将成为过去,四川与世界全国各地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70年的发展变迁,老百姓一日三餐从吃不饱到吃饱和吃好;从餐桌无荤到日日鸡鸭鱼肉上桌,再到荤素营养搭配,注重饮食调节;从不舍花费到合理购买和随意挑选。充分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去年,四川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解放初期的200多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9.2%、73.6%下降至去年的31.8%、35.2%。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去年底的71万,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10余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至1.1%,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5万户、116.4万人。灾后重建工作也顺利完成,应对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灾区焕然新生。此外,城乡融合进程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52.3%,比1982年提高38.2个百分点,建成一大批幸福美丽新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到77.1岁,人民生活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四川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四川立下了“军令状”,要确保凉山彝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从贫困走向小康,凉山彝区的变化,浓缩了整个四川的变迁。四川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民族地区长期发展滞后,新中国的成立使藏区彝区从农奴制、奴隶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发生了跨越式改变。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过去,村民的居住条件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凉山彝区的贫困人口已经从2013年底的72万减少到去年底的30.9万,凉山彝区很多贫困群众现已搬进新居,明年彝区所有贫困县也将实现全部摘帽。数据显示,1952年四川省生产总值为24.6亿元,而到2018年,这一数据为40678.1亿元,增长超过1600倍。去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1元,这与1978年相比,增幅均达90倍以上。不仅数据在增长,结构也在优化。去年的四川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50%,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此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快速发展,九寨黄龙、稻城亚丁、康定、红原、西昌等机场陆续建成通航,连接成都至彝区、藏区的雅西高速、雅康高速陆续建成通车,汶马高速正加快建设,甘阿凉3个民族自治州结束了历史上不通高速公路的状况。四川藏区99.7%的乡镇和建制村通了油路和硬化路,彝区所有乡镇全部通油路、99.9%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藏区新居、彝家新寨惠及6.9万户24.2万人,全面消除了无电村,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达到全覆盖,实现15年免费教育和“9+3”免费职业教育,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立足过去  展望未来

四川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在这片红色土地,不但养育出共和国的四大元帅,还养育了黄继光、邱少云等无数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四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开创新局面。

70年来,四川创造了无数奇迹,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诉说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在于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科学指引。四川的发展成就也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四川的发展更要抓住当下的机遇,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引领四川新时代的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得到有效保障,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坚持新驱动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新创造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四川就一定能够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当下,四川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需要更加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共同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共创佳绩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作者单位:四川省开江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欣忆.奋进新时代  砥砺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四川省代表团代表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四川党的建设,2017(21):69-70.

    [2]李曦.中国新经济思考与四川发展[J].科技信息,2013(26):96.

    [3].用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J].新经济,2019(06):94-112.

    [4]魏紫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天堑通途[J].新湘评论,2019(11):33.

来源: 四川省开江中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