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16:54:04

【散文】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主引擎

作者:谢 诚 忠 来源: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南校区一支部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2:43 浏览次数: 【字体:

9fb405c0117e468dae8eb05c8b201fed.jpg

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主引擎

谢 诚 忠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当前全国人民的中心话题就是回顾新中国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我心中,祖国最大的变化是:我国经济总量70年增长了170多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大农村最大变化:一是结束了农民种粮交公粮的千年之规,二是座座农民新居拔地而起,三是农民享有了医疗保险,四是脱贫工作扎实推进,成绩引起世人赞叹。我们的工业战线更是全面发展、全面开花、全面结果,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国防建设从当年单一的陆军起步,形成了当今陆海空军全面发展,各种武器装备全面提升的局面;导弹、原子弹、氢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等武器应有尽有。更引为自豪的是,我军与世界最强军事大国——美国多次较量,都获取了胜利。交通建设变化更大,高速公路布满全国,高速铁路里程占全球百分之六十以上,我们的建筑大军真可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之最。四川省交通变化更为典型:过去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蜀道交通:空中航线成网,地上公路、铁路成双网,水上交通则是通江达海易如反掌。要说社会形态变化大,那就是西藏。藏族同胞转眼之间超越了两大社会形态,直接从奴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总之新中国的大变化永远说不完。如果要问引起如此巨变的原因是什么?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如果要再深入一步探索——推动如此巨变的主引擎是啥?答案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种多样。我的回答是:推动新中国沧桑巨变的主引擎就是普及劳动。

一、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之歌的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一切,包括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除大自然恩赐之外,都是人们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的。什么是劳动?辞书说:劳动是人们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通俗地说,劳动就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行为及其过程。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体脑结合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知识财富。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具有轴心地位。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消灭私有制?就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又主要体现在劳动问题上,集中表现在劳动创造的物资财富分配上。私有制社会对物资财富的分配实际形成的总趋势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私有制社会的所谓上层人物实为一群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轻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的寄生虫。他们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强行占有和权力的运作,事无忌弹地掠夺瓜分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由于他们没有劳动的亲身经历,就必然缺乏“汗滴禾下土”的切身感受,更不懂“粒粒皆辛苦”的认知。他们对劳动成果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而创造物资财富的劳动者却难得温饱。这就是私有制社会的真相。马克思极力主张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目的就是以此还社会之公道。

马克思为什么坚决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合理最公平最公正的。马克思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这不算最科学。在他心目中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才是最科学的。要实现此点,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做到“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就是说要实现人人都善于劳动、自觉劳动、积极劳动,不劳动就会感到是一种缺失。马克思还预言:如果达到这一步,物资财富就会出现“涌流”般的增长,去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欣欣向荣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之歌的旋律才能得以圆满。

二、普及劳动是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主引擎

新中国70年来办了数不完的大事,我印象最深,与普及劳动相关的就有4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全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将所有土地(中农的土地除外)平等地分给每个农民,为每个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劳动条件,地主富农也分有同等的土地,使他们学会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第二件大事就是在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实行公私合营,使过去的私有经济实体转变成集体经济实体。第三件大事就是引导全国人民走集体化道路,将一切固定生产资料都归国家、集体所有,使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劳动权利,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实现真正的劳动平等。第四件大事就是全面实施改革开放。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优点很多,为社会主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有个严重缺陷,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太固定,加之又是由组织统一安排确定,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和积极性,影响了广大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中关于劳动岗位的确定实行双向选择原则就很好。劳动者有权选择适合自身特长的劳动岗位,主管者有权挑选最适合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上岗。这样就避免了过去的缺陷,实现了人与岗位的优化组合,将全国劳动力凝聚成更大更强更优的劳动总能量,从而产生出最多最大最优的劳动成果。就是这些辉煌的劳动成果织成了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美丽画图,新中国光彩夺目的新面貌就是全国劳动人民劳动成果总的展示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特别赞赏,他说劳动最重要、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他号召全国劳动人民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国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怕苦、不怕累,发奋图强搞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有句歌词说得好“咱用劳动和汗水,共圆中国梦”,这是对新中国沧桑巨变的艺术性表达。总之,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劳动,都是普及劳动的成果。普及劳动就是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主引擎。

三、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构想是当今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和世界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一带一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构想。这个新构想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与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效,是当今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渠道。为了深入理解这一命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马克思的完整立场。长期以来人们常用两句话来表述马克思的立场。第一句: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马克思的立场;第二句: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就是马克思的立场。这两句话对不对?可以肯定地说,这两句话完全正确。但是这两句话表达的是不是马克思的完整立场?不是。全人类的共同立场才是马克思的完整立场。有三个依据可以证明此点。第一,马克思在读中学写作文时就明确表示,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劳动为职业”。他的服务对象是人类,而不仅仅是人类中的某些人。第二,马克思的远大目标是彻底解放全人类,而且他还明确地告诫无产阶级,只有彻底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就更清晰地说明全人类的共同立场才是马克思的完整立场。第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称赞马克思一生没有一个私敌。这句话有盖棺定论的意义,说明马克思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个包融性很强的人,是个非常仁慈的人。他对任何人都没有恶意,他并不排斥剥削阶级家庭出生的人,他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就出生于大资本家家庭。马克思之所以要提出暴力革命理论,是因为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国家机关无视劳动人民的疾苦,根本听不进人们对私有制的批判意见,谁批判私有制谁就会被打击、被驱逐。所以马克思只好改变方式,用武器去批判旧世界。历史已反复证明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是完全正确的、长期有效的。在暴力革命不断胜利的威慑下,剥削阶级已经开始改变剥削的方式和程度了,西方国家搞的所谓福利国家方案就是例证。可以说剥削阶级已羞羞答答地承认暴力革命的威力了。假如马克思还健在,也会赞成和平发展的方案,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要消灭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并非要消灭有过剥削行为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构想并不是对马克思暴力革命理论的否定,而是增加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式,让人们在处理社会发展问题时有选择的余地。两种方式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说其对立,是因为暴力革命理论是以“武”的方式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构想,是以“文”的方式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说二者是统一的,因为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普及劳动去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使全人类每个成员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自觉的劳动者、平等的劳动者、幸福的劳动者。

纵观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状况,如果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构想一并使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发展为主,以暴力革命理论为辅,两手并用效果更佳。所以,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构想是当今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渠道,这条主渠道就是一带一路、和平发展之道;就是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就是彻底解放全人类的胜利之道。在这条主渠道之上,普及劳动这部充满无限动力的引擎,将引领各国人民共同奔向和平和谐美好幸福的明天!

(作者系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南校区一支部党员)

来源: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南校区一支部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