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爸的“车”
老爸的“车”
张宗会(成都市青白江区华严小学高级教师)
如今,大街小巷,城市农村,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车,豪车随处有,代步车遍地是。在我的记忆里,老爸的“车”也很多。
老爸的第一辆“车”是“平板车”。这辆车是两轮的,农村很多家里都有,轮子上搭了一副自制的很宽大结实的木制架子,不如北方的美观也很笨重,主要用来搬运重物,特别重时用牛拉;走不动的老人和调皮的小孩子都可以坐上去,不安稳,但摇摇晃晃的很好玩儿。后来,这种木制的平板车架子被商家改版成了铁架子,轻了很多也美了许多,就是要生锈。老家现在都还有两架废弃的铁板车,一架车轱辘和架子已经分开,车轱辘废物利用,给老黄狗做了个遮风挡雨的窝,可惜老黄狗去年已经过世。另一个铁架子车静静躺在老屋边,与老爸的旧摩托、鸡公车,还有一个废弃的车轱辘架子相伴。
废弃的车轱辘和铁架子板车
老爸的第二辆“车”是加重自行车。这辆车的轮子和车架都很大,最开始是老爸走乡串户做粮食生意的重要工具。后来,老爸学会了鸡鸭等家禽生意,这辆车又变成了老爸的鸡鸭货运车。为防止鸡鸭太多被压死或窒息,老爸动手编制了专门用于车后座的大竹筐,这种竹筐可以灵活分层很透气,装载能力超强,有鸡鸭装鸡鸭,没鸡鸭带货物也可以,想载人时直接取下就行。和老爸一起做鸡鸭生意的叔叔都有这样的大筐子,一看见这样的自行车就知道是做鸡鸭生意的贩子。印象中老爸用烂的大竹筐有好几个,老家还有两个没有扔的仍完好,或许老爸舍不得。这辆自行车,留下很多难忘的童年记忆:是我们兄妹仨的重要玩具。小小的我们,在它的三脚架中间,歪着屁股把硕大的自行车骑得溜溜转,前面的车杠和后座上还搭粮食、小伙伴啥的,可好玩儿了。这种车一般有两种骑法:坐好骑老爷车或者溜着车顺势骑上去,后者很潇洒。这辆车也记录着老爸老妈的故事:老妈不会骑车,我家离镇上还有一段距离,老妈想坐老爸的车赶集,可老妈很胖更不会坐车,根本不会用巧力,老爸又不会骑老爷车,每次老爸都差点摔跤,俩人为骑车争吵了很多次。每次老妈就生气,后来根本就不坐老爸的车了。记忆中,老妈还和我们一样学着在斜坡上练习骑车,结果摔沟里了,老妈被吓惨了,就再也没有骑车了。如今,这辆陪伴老爸多年、有着浓厚的家的记忆的加重自行车,静静地倚在沼气池的厕所边,防止鸡鸭被卷进轮胎的竹板还原封不动的留在自行车上。这辆车,老爸自己修过无数次,除了那个还很结实的铁架子是原装,其他都被换过。每次看见这辆车,老爸骑着它的样子总在脑海里浮现,家人的一幕幕像放老电影一样有味道。
老爸的第二辆“车”——加重自行车和他装鸡鸭的大竹筐
老爸的第三辆“车”是“铁鸡公车”。这辆车是独轮的,铁架子,很轻便,有两个平稳停车辅助的脚,主要用来运送二三百斤的少量货物。这种车不愁路,田间地里、赶集小买卖东西啥的都可以,属实用小型人力车。这辆车,也早已被淘汰,如今被倚在门前那棵柚子树下,无人问津。
老爸的第三辆“车”——“铁鸡公车”
老爸的第四辆“车”是摩托车。我们都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和事业,老爸不用再做鸡鸭粮食生意辛苦筹钱了。可老爸就是闲不住,看见别人用摩托车拉客,生意挺好,自己也买了辆拉客,还换过一辆。“摩的”是没有正规公交车的农村地区的特有现象,很方便也很危险,很多农村人都是骑摩托车的高手,是路都敢去。老爸骑摩托车还摔过,万幸没有酿成大祸。在老妈和我们兄妹仨的极力反对下,在农村遍地都是家用电动或火力三轮车后,“摩的”大势已去,老爸的第二辆还很新的摩托车终于被闲置了,在院坝边搁置了好几年。去年,终于被老爸以非常廉价的价格当废品卖掉了。
老爸的第四辆“车”——摩托车,这已经是第二辆
老爸的第五辆“车”是电动货运三轮车。这种车,是目前农村地区的主打车,不要驾照,拉货拉人都可以,田间地头城里乡下到处跑,一次可以拉1000多斤,是农村老人的居家必用车,老爸已经换第二辆了。如今,老妈已过世,老爸的这辆“车”是老爸重要的“伴”。老爸不愿到城里生活,我们很担心他与“车伴”的安全,每次都叮嘱,唠叨的比老妈还唠叨。
老爸的第五辆“车”——电动货运三轮车
前几年,四轮老年电动代步车刚出来,老爸又心动了,心心念念捉摸着想买。考虑到老人反应慢,不安全,全家人极力反对,老爸的“小车梦”被熄灭了。我们知道,买车享受不是他的目的,他又想“违规拉客”了,现代人享受,这种车生意好,老头儿研究商机挺能干的。人老了,反应慢,我们都觉得危险,最主要的是不想他再折腾,好好养老挺好的。
老爸的“车”,都不起眼,甚至极普通的不值一提。老爸的“车”,投影着我们这个普通农家成长的真实;老爸的“车”,卷写着父亲母亲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艰辛创业;老爸的“车”,记载着流逝的岁月、刻录着家的记忆、流淌着向上的魔力、印证着改革的成绩;老爸的“车”,刻下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大潮下农民越来越好的每一个足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