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四川日报图片
7月2日,在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桂花湖村,村民将采摘的新鲜藤椒称重入仓。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桂花湖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起面积近5000亩的藤椒种植基地,带动了近2000户农户增收。 黎涛摄(视觉四川)
7月2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宝狮村,电商人员通过直播销售水蜜桃。眼下正是柏合街道水蜜桃大面积成熟季,当地线上线下齐发力,以农旅融合助发展的方式助农增收。柏合街道目前已建成水蜜桃示范基地4个,面积3000亩。合作社社员发展到378户,覆盖面积1.2万亩,年产值达86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6月14日,在阆中市保宁街道王家嘴社区残疾人手工艺品制作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正赶制手工艺品。 本报记者 李向雨摄
《蜀道风流》第四集剧照。 四川广播电视台供图
7月2日晚,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和凤凰卫视联合打造的10集大型文化纪录片《蜀道风流》第四集《应许他乡胜故乡》播出,聚焦古代与今朝的多次移民。本报记者 吴梦琳
长江三峡枢纽开启泄洪深孔泄洪(7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王罡摄)
7月2日,在眉山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互相加油打气。 姚永亮摄(视觉四川)
7月2日,眉山一中的高三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比赛掰手腕,以释放紧张情绪,轻松迎考。 张忠苹摄(视觉四川)
打围
施工 7月2日,泸州长江大桥正式开始全封闭维修施工。 牟科摄(视觉四川)
7月2日零时起,泸州长江大桥开始为期3个月的全封闭断道施工。这是泸州长江大桥连续工作38年来的第一次“休假”。 陈向前 本报记者 魏冯
6月30日上午,成都双流区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口处正在监测来往人员体温。
6月30日上午,成都锦江区柳江农贸市场人流密集,但鲜有人戴口罩。 本报记者付真卿摄
糖画制作技艺展示。
川剧变脸表演。
面塑作品展示。
6月13日,资中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资中宣传周非遗专场展演,在资中县渔耕德苑生态农庄举行,资中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到场进行了展演。资中木偶制作、罗泉豆腐、资中兔子面等非遗项目现场展示体验吸引了游客浓厚的兴趣。目前,资中县共有非遗项目20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个、省级非遗3个、市级非遗12个、县级非遗4个。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体验基地、盘破门武术体验基地已成为2019年四川省首批非遗项目体验基地。 王斌摄
6月24日,205辆客运小巴全新亮相,并从内江国际会展中心驶出,奔向内江乡村。至此,内江市累计投放乡村客车1700余辆,全市103个乡镇和1609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本版图片均为《蜀道风流》剧照。 四川广播电视台供图
清代石拱桥和水磨诉说着历史。
幸福古村曾是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外景拍摄地。
知青点。
农家小院。 本文图片由丹棱县委宣传部提供
这个端午,眉山市丹棱县幸福古村就以如此简单的幸福,吸引了上千游客前来打卡,在这里听风听雨听见内心,忘却城市的喧嚣。其实,早在今年4月,幸福古村的“幸福”就已经惊动了一群人,身体力行地要将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分享给更多人——“乡村文旅·幸福古村”项目率先启动“声音博物馆”建设,为都市人提供助眠和解压的途径,治愈人心。 本报记者 肖姗姗
《梦回巴国》布景。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梦回巴国》第一幕“天机初启”特效。
位于巴山大峡谷景区渡口乡的《梦回巴国》演艺中心。
《梦回巴国》是一场立足于古老巴国文明,以横贯古今、悲壮凄美的爱情传奇为主线,展现当地从古至今磅礴壮美的自然景象、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和传承不息的巴人精神的大型剧目。该剧由著名导演哈文及其团队设计打造,集歌、舞、特技、影像等多种模式于一体。这是四川第一台大型巴文化情景史诗剧,亦是一首巴山蜀水间吟唱巴文化的浩然史诗。 本报记者 郭静雯
梁时民美术馆三台开馆,“风采飘然”的画作引来观众驻足观看。本报记者边钰摄
梁时民作品《鹤舞盛世》。受访者供图
离乡多年后,乡愁在岁月里发酵,变得越来越浓烈。花甲之年的梁时民做了一个决定,把以个人命名的美术馆开到自己的故乡——绵阳三台。7月2日,梁时民美术馆在三台县开馆,展出包括梁时民、姚叶红、邝明惠等画家在内的百余件画作和藏品。 本报记者 边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