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第47集 ​方志始祖常璩(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13 07:03:00 浏览次数:350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47集

方志始祖常璩(上)

­

总图  (1) 总图  (1)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7集-方志始祖常璩(上)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7集-方志始祖常璩(上)

记言修史是我国自古而来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下,史书还延伸出了“地方志”。地方志不像《春秋》微言大义,也不记录帝王诏令,它记载历史变迁、风物人情、上古传说。自古史书都是劝诫世人,地方志则更像是一本有着人情味的家训。而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就诞生于巴蜀之地,出自成都人常璩之手。《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要带大家了解常璩是怎样传承家学、立下宏愿,最终写下《华阳国志》的。

西晋末年,常璩出生在蜀郡江原(今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的文化世家。家里的长辈好读书、擅文章、喜著述,族人更是以“亶勤耕作,仁爱众生。百善孝先,义节忠贞。厚德謇谔,笃学致知。清心直道,国治家兴”为家训。常璩从小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对文学历史颇有兴趣,也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年少时便颇负才名。然而不幸的是,在常璩的成长过程中,蜀地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先是数万流民入蜀,接着是叛乱四起。为了躲避战祸,常璩的族人纷纷向外迁徙,最终到了荆湘之地安定下来。常璩因为年纪尚小,并没有跟随族人迁徙,而是和乡人一起投奔了青城山的范长生。

后来,范长生出山辅佐李雄打天下,常璩一家便跟他到了李雄管辖的地域。公元304年,李雄称帝,国号为成,建立成汉政权。为了稳定局势,李雄极力网罗蜀地世家贵族,常璩凭借其家族的声望以及自己不凡的学识,进入成汉朝廷,做了一名史官。此时,蜀地清平安宁,年成丰收,赋税微薄。正值壮年的常璩,在安定的生活中,得以大量阅读先世遗留下来的书籍,对巴蜀的人文历史有了更加清晰通透的了解。此后,常璩又在成汉政权先后担任太史令、散骑常侍等官职,有机会翻阅大量的官方文献资料。公元333年,李雄派遣李寿夺取宁州,招还流民。之前在交趾、南中、荆湘避乱的蜀人,都陆续返还蜀地。此时常璩已经四十岁,刚回归蜀地的族人都来依附他。常璩谦虚勤勉,借机向归还的流民询问流离他乡时的地理状况与所经历的事,这些宝贵的信息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他的知识体系。

不过成汉政权却是一个短命的割据政权。公元347年,东晋桓温率军伐蜀,兵至成都。战火绵延,蜀地局势愈发动荡,常璩心忧如焚,再三思量后,他与中书监王嘏等人力劝当时成汉政权的执政者李势投降,归顺东晋。最终,李势在迫不得已的情势下,接受了建议,成汉也因此宣告灭亡。虽然主张归降,但常璩却在事实上使蜀地免去了生灵涂炭之苦,为安定蜀地局势,维护蜀地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常璩因功被东晋大将桓温任命为参军,此后,常璩前往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然而在建康,常璩却感受到了东晋士族的轻视。当时的东晋朝廷更重视中原士族,巴蜀地区则被视为蛮荒之地,巴蜀之人也被认为是冥顽不化。来自蜀地的文人常被轻视不受重用,这激发了常璩潜心书写蜀地历史社会情况的动机。之后常璩又被诬陷参与反晋,被贬为庶民,生活没有着落,他只能艰难度日。但是政治迫害、经济压迫、生活困境并没有将常璩压垮,他最终以毕生之力写出传世巨著《华阳国志》,为其致情于史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华阳国志》到底写了什么?它到底有何不俗之处?下一期节目,我们一起来了解。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华阳国志校注》

《成都简史》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7集-方志始祖常璩(上)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47集-方志始祖常璩(上)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您还可上方二维码”

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文案编辑:兰馨    录音制作:葵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