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方言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2-03-02 15:41:05

第20集: 资阳话

作者:申 焱 刘 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7 13:01:19 浏览次数: 【字体:

请点击上方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广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内江人,我是乐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宾人(注:分别代表)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 方言文化传承专题节目——《四川方言》,带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发展历史,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欢迎收听《四川方言》节目。我是浩岷。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特别是历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等,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闪烁着巴蜀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今天的《四川方言》节目就带你走进四川资阳,这里被誉为蜀人原乡、三贤故里。来听一段音频

这一段音频截取自电影《陈毅在茅山》,是影片主人公陈毅与…………【场景描述】。没错,陈毅元帅的故乡正是四川资阳,一座地处四川中部的城市。古往今来,资阳还哺育了东周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等历史名人,现代老一辈革命家、文革前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现代著名作家邵子南、刘心武等英杰。

资阳话有一个常用词“ 蛮是”, “蛮是”厉害,在四川方言中“蛮是”有突出特点。

“蛮是”man2si4(也有说man2si1的)正是资阳话里极具地方特色的一个标志性词汇,是“非常、很”的意思。这个词在四川方言里,只在资阳地区使用。所以资阳话虽然与成都方言口音难以区分,但只要说出这个最有代表性的资阳土语“蛮是”,就可以知道他是资阳人无疑了。

【广场跳坝坝舞的人蛮是多;那个妹妹蛮是乖,资阳话蛮是好听。】

资阳人有湖广人的后代,两广人的苗裔,老川籍、福建籍、江西籍等等。因为来自不同的省,清朝前期资阳县内的语言差别“蛮是”大。随着社会发展,成都话的影响以及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资阳地区语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又因为资阳是一座连接成渝“双核”经济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川、渝民俗交汇融合,使资阳方言趋同于成渝湖广话。资阳话比较突出的方言词汇有哪些呢?

在资阳方言中,声母“h”和“f”是很容易混淆的。比如“菜籽花花非黄”,资阳人很难把这句话说好,一般就读成了【菜籽fa1 fa1 fei1 fang2】。

拷拷儿(本字当写“搅搅儿”,音对了,可以不管) 音kao2 ker1,指用米麦粉、玉米粉等煮制的糊糊状食品。因为要用锅铲不停搅动,“搅动”四川话叫“kao2”,所以煮的糊糊称之为“kao2 ker1”。“在困难时期,我们连kao2 ker1都吃不起。”

烙尔 音lér:欺骗、愚弄之意。“你以为我不晓得,就烙尔我嗦!”

归儿(发音guer): 指这里。尓勒:指那里。“从归儿勒到尓勒不到两里路。”

撩哉/幺哉,(我们说liao一声仔一声,或者yao一声仔,也有说lozí):专门、特地的意思。“为了你的事,我撩仔跑资阳中学一趟。

汪二麻子 :东拉西扯、乱七八糟的意思。你这一堆,全是汪二麻子的东西嘛!

【片花:资阳话童谣: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铁。(压混)毛铁打了二斤半,

爸爸妈妈都来看。我到河边去洗手,

螃蟹把我咬一口。我到山上去放牛,

牛儿把我擂一角,回去给我妈妈说。

妈妈说我不下细,只有该挨背脊骨。】

方言的另一大特点,往往与戏剧联系在一起,比如京剧语言为北京话,川剧语言是成都话。但川剧有上河坝、下河坝、中河坝之分。资阳处于成渝地区的中河坝。昔日的资阳方言和川剧很有缘分。据说资阳人爱川剧,以前在各乡场都有业余川剧班,在大跃进年代,几乎每个公社都成立起专业川剧团。大概是因为川剧的影响,资阳人说话听起来特别有音乐感。

有一种小鱼叫:串串儿;蝗虫叫:油蚱蜢儿;

小洞叫:眼眼儿:麻雀叫:麻雀儿;锤子叫:锤锤儿;

炒回锅肉要用临江寺豆瓣儿; 麻婆豆腐一定要用青蒜苗儿;

凉拌鸡肉底下要垫红萝卜丝丝儿。

资阳方言既受川北方言影响,又有川南方言痕迹,在四川各地方言中,地位中庸。曾有一项民间评比,《四川各地方言大比拼,哪里最好听?》据称资阳话有最好听之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资阳属于内江市,按理说口音受内江的影响很大。但资阳方言既不同于慢声细气的成都口音,也不同于总是翘着舌头说话的内江口音,感觉很柔和,听起来十分亲切。有人说成都的女孩说话很好听,但男孩说话有点气概不足;重庆男人说话大声武气,但女人说话就有点河东狮吼;处于中间的资阳话,不管男人、女人,说话都好听。

这个评论,怕是四川好些地方的人不得干哦!到底四川哪里的方言最好听,欢迎您继续收听《四川方言》,细细听完这组节目,自然就有结论了。

结束语: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让你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鸣谢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对节目的精心指导!更多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会!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顾问/审听: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协会副会长,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首席专家)

审稿:周亚欧(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刘 心

主播/制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在读硕士研究生)

统 筹: 陈 奎

制片人:罗 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