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2-10-10 11:56:06

【红色记忆】雪山魂——记老红军冯元庭的夹金山情怀(三)‖杨宓

作者:杨 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4 20:48:47 浏览次数:321 【字体:


位于宝兴县的《雪山丰碑》雕塑(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雪山魂

——记老红军冯元庭的夹金山情怀(三)

杨 宓

一翻夹金山 冲锋打头阵

8月中旬,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但率左路军行动的张国焘带领先头部队到达阿坝后,便按兵不动,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9月15日,张国焘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5、第32军南下川康边,公然另立中央,分裂、危害党和红军,致使红四方面军走上了转战川康边的艰苦历程。

10月22日,张国焘发布了《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并喊出“打到成都吃大米”的鼓动口号。1935年10月下旬,南下红军来到懋功县达维镇,也就是两大主力会师之地。10月27日,冯元庭所在的279团接上级命令,担任翻越夹金山的先头部队。

夹金山(黄刚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早晨天刚发亮,279团便开始向雪山挺进了。山脚下,仰望被积雪覆盖的高高山峰,在阳光下发出莹莹的光泽。山坡上可见簇簇红叶在寒风中摇曳。部队沿着通往山顶的采药人攀爬的羊肠小道,蜿蜒朝上爬去。他们要征服眼前的雪山,为后面的大部队趟出一条雪道。

刚爬山时,坡度不算陡,海拔也不算太高,大家走得还比较轻松,有的说起了俏皮话。一个瘦高个的战士对身边的杨有德道:“我看这山也不怎么样,什么神仙也难翻?”

杨有德:“就是,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它踩在脚下。”

冯元庭厉声制止道:“少说话,保持体力,动员时团长不是说了吗?”

“冯排长,我们强渡嘉陵江时,那可是敌人吹嘘的什么固……”杨有德道。

“固若金汤。”瘦高个战士补充道。

“对,固若金汤,结果怎样,还不是被我们一个冲锋就溃败了。”杨有德不以为然。

冯元庭提高嗓子对全排的战士们道:“同志们,我们面对的雪山,不比凶恶的敌人差劲,甚至更为凶险,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战士们不再说话,继续朝山顶攀去。他们行到半山腰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瞬间黑云压顶,噼噼啪啪的冰雹从天而降。战士们无处可躲,被打得浑身剧痛。气温也随之骤降,他们的行进更为艰难起来。冯元庭和战友们拄着树枝做成的拐杖,沿着崎岖狭窄的山路,迎着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的冰雹,顽强地向山顶进发。进入到雪线以上,积雪越来越深,根本看不到路径,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雪坑或滚下山崖。大家只好摸索前进,前面的战士手执木棍,在雪中探路,他们用刺刀、铁铲在雪上挖踏脚孔,后面的战士沿着前面闯出来的蜿蜒小路往上爬。有时爬一步退两步,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更要命的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恶劣的天气下,人站着都受不了,还要行走。而红军中多数人员来自于鄂豫皖的平原、丘陵一带,极难适应高山高寒气候。在高山缺氧、高寒失温,以及极度疲劳的多重袭击下,不少红军倒在了雪地中,再也没有站起来。

爬雪山(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冯元庭的一双脚,长时间在冰雪里行走,草鞋被雪水浸湿后冻住了,硬邦邦的鞋不但磨得脚痛,一不小心脚被冰碴划破后,鲜血直流,钻心地痛,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格外显眼的血迹。

有个战士看见道:“排长,你的脚流血了!”

冯元庭低头看了看,又继续艰难前行。那个瘦高个战士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冯元庭上前几步,冲他喊道:“你给我起来,不然就起不来了!”

“排长,我确实走不动了。”瘦高个战士道。

冯元庭架住他的一支胳膊,强行将他架了起来。

队伍继续艰难地往上攀着,山顶就在眼前。这时的杨有德,脸色发乌,头一晕,一头栽到了雪地上。冯元庭连忙上前,把他的头放在臂弯里,另一只手不停地给他揉搓着胸口。急切地喊道:“牛娃子,你给我挺住!”指着前方,“看见了吗?山顶,山顶就在前面了,我们就快翻过去了!”

“排,排长,我实在不行了!”杨有德吃力地抓住冯元庭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嘱托道:“我是瞒着家人参加红军的,如果你能回到老家,请一定去看、看看我父母,告诉他们,我不能给他们敬、敬孝了!”他吐完最后几个字,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牛娃子,你不能死!”冯元庭摇着他,悲伤地喊着,泪如雨下。在第一次翻越夹金山中,他们排就有多名战士牺牲。

当他们爬上山顶时,已是午后两点多钟了。一上山顶,战士们感到呼吸更加困难,连气都喘不过来,虽然冰雹停了,但凛冽的狂风仍吼个不停,他们不敢停留朝南麓山下而去。

说起下山,比上山还要难。脚下的冰雪是滑的,他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试探着朝下溜。“这是很危险的,有时脚一踩下去,整个雪团就崩了,抓不住东西时,人也一起滚下去,滚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不是摔死,就是被积雪淹没,象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后来冯元庭在回忆这次雪山翻越时如是说。

困难和死亡没有吓倒红军战士,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险阻,终于翻越了夹金雪山。

征服夹金山,并没有脱离险境。国民党杨森的一支部队,正在南麓山脚下的菩生岗设伏,企图以逸待劳,消灭越过夹金山的红军疲惫之师。

《红军过雪山》局部(作者:艾中信,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敌一个副官对指挥官道:“夹金山风雪弥漫,看来今天红军是翻不过夹金山了。”

“不可大意,红军的战斗意志是我们川军不可比的!”指挥官道。

副官仍不屑道:“即或他们翻过夹金山,已是九死一生,哪还有战斗力可言?”

指挥官点头,得意道:“到时弟兄们一个冲锋,那些红军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

就在红军先头部队红93师279团下到十八拐土地庙抵近菩生岗时,守敌见红军来了,便朝红军猛烈射击,并发起进攻。

279团的红军,虽然翻过夹金山后,已是异常疲惫,但凭着坚强的毅力,居高临下的优势,很快打退敌人的进攻。随后红军的冲锋号吹响,冯元庭带领全排战士,同全团红军一道,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打得杨森的阻击部队丢盔卸甲。敌指挥官想不到已疲惫不堪的红军,还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红279团经过短时间的战斗,就歼敌一个营,其余敌人纷纷溃逃。红279团顺利到达了硗碛,为部队取得了实施《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的桥头堡。

在硗碛,冯元庭他们解救了一名叫兴索强巴的藏民,他正被头人拷打,逼交进贡的粮食。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宓

音频制作: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

文字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