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50集:陈茂椿:从“北大学霸”到“川酒泰斗” |川酒25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15 18:45:04 浏览次数:1227 【字体:

“中国的最强大脑在哪里?在这里!”

如果你看过《最强大脑》这档电视节目,可能对这句口号不会陌生,作为近年来少有的以智力比拼为主题、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益智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自2014年开播以来,就在所有电视综艺里独树一帜,备受好评。

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这个节目实在是“奇人”扎堆儿,“大神”辈出。尤其是最新一季的《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开启了“学霸海选”模式,从十二万报名者中筛选出一百位天才少年展开比拼,0.08%的入选率,让比赛充满了“终极对决”的意味。

翻开这些选手的简历,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碾压常人的智商或者学历。他们中,既有麻省理工、清华北大这些名校的高材生,也有顶级智商俱乐部的成员,甚至还有天赋异禀的中小学生,每个人各展所长,让观众产生了一种智商在地板上摩擦的感觉。



在中国白酒酿造领域,也有这么一位智商爆表的学霸型大神。正是他,在抗战时期缓解了我国物资紧缺的难题,也正是他,将白酒的生产工艺提升到了划时代的高度,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尊重。他,就是浇灌出现代川酒之花的酒界泰斗,酿酒大师——陈茂椿

我们前面节目介绍的几位酿酒大师,就算不是出身于酿酒世家,从小跟酒也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但是今天故事的主角有点与众不同,他和酒的结缘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



1911年,陈茂椿出生于四川资中,他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聪明过人。民国25年,也就是1936年,24的陈茂椿毕业于 北京大学化学系 ,成为那一时期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

毕业之后,陈茂椿先后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盐酸厂、啤酒厂和台湾各大酒厂学习和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他以后从事酿酒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一开始,陈茂椿并没有进入酒厂工作,而是潜心教育,他先后任职于资中省立中学和资中县中学,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发掘年轻人才。

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陷,海上和陆路交通运输中断,让汽油等能源物资奇缺,大量汽车因为没有燃料而无法行驶,激发了陈茂椿科技报国的热情。

陈茂椿一心想要为国家排忧解难,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酝酿:能不能用酒精取代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呢?

根据化学原理,酒只需要进行蒸馏,就能得到酒精,而作为大后方的四川自古以来酿酒产业兴旺,白酒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原料来源不成问题。



不仅如此,四川的资中、内江一带还盛产白糖,而白糖生产的伴生物是桔糖,桔就是桔子的桔,桔糖是糖与蜜的混合物,经过发酵,同样可以生成酒精。

想到了这两个解决方案以后,陈茂椿毅然辞掉了教师的工作,来到成都,先后进入各大酒厂,组织生产出大量的酒精,提供给成都、资中、内江一带的汽车作为燃料使用。

这一次大展拳脚,不仅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也让陈茂椿与白酒结缘,从此开启了他长达55年的酿酒和酒类研究生涯。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陈茂椿凭借自己的超凡才智和潜心钻研,在中国白酒的酿造方面取得了无数创新性突破。受限于今天节目的时长,我们只选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来讲一讲。

首先,他丰富了酿酒的原料。我们都知道,白酒一般都是由粮食发酵而成,而陈茂椿却创造性地用橡子来酿酒,橡是橡树的橡,木字旁,右边是大象的象。



这种橡子是一种野生果实,价格便宜,用橡子来酿酒,不仅节约了酿酒成本,而且味道还很好喝,后来这一工艺发明在全国酿酒评比会上名列前茅。

其次,陈茂椿系统性地总结出两种白酒酿造的操作法。一种叫做“糯高粱小曲酒生产操作法”,这种方法,将小曲酒的出酒率整体提升了20%,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产出。

另一个就是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陈茂椿经过对比验证,确认了“低温发酵”的科学性,找到了提高出酒率和成酒品质的有效途径,使泸州老窖大曲的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陈茂椿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就是推出了中国白酒酿造史上划时代的创新技术——“人工改窖”技术

我们知道,越老的窖池因为微生物更加丰富,酿出来的酒也就更好喝,但是形成一个老窖一般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白酒的生产。

陈茂椿和他的科研小组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确定了300年老窖窖泥的主要微量成分,进而提出了人工培养微生物,建造窖池的方案。正是这项技术,推进川酒生产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了川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改革开放后,已经70岁高龄的陈茂椿对酿酒的热情依旧不减,他不顾年老体弱,奔走于五粮液酒厂、剑南春酒厂、全兴酒厂等四川30多家酒厂,给技术人员讲课指导、传授酿酒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大批企业生产出了优质白酒。

陈茂椿还办过上百次培训班,由他亲自教授的各地酒厂技术骨干,有30多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0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

除了授课,陈茂椿还亲自参与编写了《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技术》《白酒生产分析方法》《大曲酒生产技术问答》等多部学术著作,这些专著至今仍是各大酒厂、科研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珍贵的学习资料,推动了四川酒业的进步与发展。

陈茂椿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桃李满天下。他总是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常说:“科研工作的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正是这样不骄不躁的长者之风使陈茂椿在业界受到莫大的尊敬,被尊为“川酒泰斗”

1996年,85岁高龄的陈茂椿病逝于供职多年的研究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为中国的白酒事业做着最后的坚守。



始于救国,终于热爱,陈茂椿将自己半生的光阴都投入到了白酒的科研工作中,正是他,为如今整个四川酒业的繁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里,正是因为有了温筱泉、赖高淮、李家民、李华伯、陈茂椿这些大师的存在,才使得白酒之花在四川大地尽情绽放,最终成就了那一缕享誉全球的醇香。

五位酿酒大师的故事讲完,《舌尖上的四川》川酒卷也就到此结束了,《舌尖上的四川》整张专辑也要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为您讲述了川菜和川酒不平凡的前世今生,无论是碗碟之间的千滋百味,还是杯盏之中的迷醉芬芳,川菜和川酒共同见证了千百年来巴蜀先人的智慧和坚守,彰显了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从川菜到川酒,感谢您长久以来的不离不弃,希望您能持续关注“方志四川”的其他专辑,更多优质的内容等着你细细品味。

《舌尖上的四川》感恩您的一路相伴,有缘再聚!



往期精彩回顾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1集:美酒佳人,名留青史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2集:三个大字,一段千年传奇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3集:酒香到底怕不怕巷子深?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4集:好地出好酒,一杯“神酒”奉上!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5集:温筱泉:从官员到商人,一代酿酒大师的爱国人生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6集:赖高淮:“酒少爷”告诉你,富二代真不是贬义词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7集:李家民:数十载痴心酿酒,终成一代大师!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48集:李华伯:从爱国学生到副市长,爱拼才会赢!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酒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主播:荣红红 邱 博

审稿:牛 淼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