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40集:名人与川酒(上)哥喝的不是酒,是才华!|川酒15

作者: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30 15:31:11 浏览次数:1092 【字体:

请点击此处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小二,打一斤白酒,再切半斤酱牛肉!

好嘞~

----------

 我们中国人喝酒,有自己的习惯。外国朋友泡酒吧,可以端一杯威士忌,小口慢饮,什么都不吃。我们喝酒,要是不来几样可口的下酒菜,总感觉少了点啥。如果你喝白酒什么都不吃,干喝,兄dei,我敬你是条汉子。

 武侠世界里,白酒和牛肉是标准CP,现实生活中,像什么花生米、拍黄瓜都是老百姓喜欢的下酒菜,一边喝酒一边吃菜,这才叫“有,滋,有,味”。

 我们普通人,喝喝酒、吃点菜很正常,但是对于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来说,光是喝酒吃菜,那就太普通了,不管是喝酒前,喝酒中,还是喝酒后,要是不来上几句诗词歌赋,可就浪费了这一身的艺术细菌,哦不对,是艺术细胞了。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文艺青年们喝酒是怎么喝出了诗意,喝出了境界的~,带你去了解一下,酒,是如何跟文学揉在了一起,创造了绚丽的“诗酒佳话”

 对于文艺青年来说,写文章不仅是为了博取功名,也是为了抒发情感,喝酒也不仅仅是为了买醉,也是一个直抒胸臆的好机会,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中国独特的“诗酒文化”

 这种文化潮流,从魏晋南北朝兴起,到唐宋时期达到巅峰,一直流传至今。下面,我们就追本溯源,从魏晋南北朝的诗酒文化给大家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战事频繁,文人雅士开始寄情于山水,靠喝酒来追求精神自由,逃避现实,摆脱封建礼教。

 当时七个人,因为对政治现状感到失望,经常在竹林间聚会喝酒、唱歌、聊天、搞聚会,他们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文化团体,这,就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经常喝醉了在家里光着身子玩裸奔,还经常坐在车上,一边喝酒一边兜风,让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扬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这样的行为,放到今天也算是惊世骇俗,更何况在当时,所以刘伶也就被称为历史第一醉鬼。

 就是这个刘伶,写下了中国历史上关于喝酒的一篇著名文章——《酒德颂》,文章中那位顶天立地、超凡洒脱的“大人先生”,只知道喝酒,什么都不管,面对王孙公子和隐士的道德批判,一言不发,喝得更加起劲,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对于世俗礼教的蔑视。

 除了有关于喝酒的文章,同样在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跟喝酒有关的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里面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体现了一种自由不羁、率真自然的豁达和潇洒,因此被后世广为流传。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诗作中也经常出现酒的身影,你我耳熟能详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出自《饮酒·其五》,你听听这标题,“饮酒”“其五”,第五首关于喝酒的诗,毫无疑问,这还是一个系列!没错,陶渊明用“喝酒”作为标题,一共写了二十首诗,每一首都流传到了今天。

----------

 时间来到唐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诗歌创作最繁荣的时期,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诗人都爱喝酒,你要是光会写诗不会喝酒,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正是因为喝酒写诗的风气大行其道,唐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最著名的大诗人,都写过很多跟酒有关的诗作。

 这两位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他俩被称为诗仙和诗圣,其实,要说他们也是酒仙和酒圣,同样恰如其分。为什么呢?先来说李白吧,他一生嗜酒如命,酒量也很大!杜甫就曾经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

 一斗酒是多少呢?按现在的标准来算,一斗就是2000毫升,也就是四斤,元代以前诗人们喝的都是20度左右的米酒,虽然比起现在的白酒来说,度数要低一点,但是能喝四斤酒,写出上百篇诗歌,李白的酒量和才华,的确高人一等。

 李白是不是真的能喝下四斤酒?这个没法考证,但是像什么《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李白在喝完酒以后即兴创作的。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这本书里做过统计,李白一生所写的1050首诗里面,与酒有关的有170首,占总量的16%。听听这个数字,170首,斗酒虽然不好说,但是诗百篇那是一点没错。

 李白喝完酒,不仅喜欢写诗,写得还挺好。在气势磅礴的《将进酒》里,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思是今天这么开心,别让酒杯空着!要来个不醉不归!

 《将进酒》里面还有另外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也非常有名,这句诗的意思是:圣贤们都太寂寞了,只有喝酒的人才会名留青史,正所谓哥喝的不是酒,喝的是寂寞啊!

 就算最后喝得已经不省人事了,银子也花光了,李白写诗那还是杠杠滴:“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你怎么能说我没钱喝酒呢?拿我的宝马车,我的表,我的包,我的貂,换酒!是不是很有气势?

 李白曾经在四川生活了20多年。而四川自古以来酿酒业兴旺,因此好酒的李白在美酒的陪伴下,留下了许多关于四川的千古名篇。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把四川的秀丽山水形象描绘了出来。

 不过李白关于四川最有名的作品,可能还是那首《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就是这蜀地的山也太高了吧!走蜀道简直比上天还难呀!这首诗,因为大气雄浑,流传千古,增加了外地人对于四川的好奇和向往。

 李白被誉为诗仙,酒仙,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另外一位文豪,对于酒的喜爱程度并不亚于李白,70多岁都还要典当衣服买酒来喝。他,就是杜甫!

 与风流潇洒的李白不一样,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为了投靠朋友,他携家带口几经辗转,到达了成都。、

 在成都,杜甫与酒为伴,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据统计,杜甫现存于世的诗歌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有将近八百首诗是他在四川的时候写下的。

 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当时杜甫在成都,听到政府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喜讯之后,一边喝酒庆祝胜利,一边写下了这首诗。其中那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想必你也不陌生。

 除了表达慷概激昂的爱国之情,杜甫住在成都的浣花草堂,也就是现在著名的杜甫草堂时,还创作出了一批记录生活琐事、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

 他在《客至》,就是有客人来,这首诗中写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意思是:自己家离市场太远,晚餐也没有好的菜肴,家底太薄只好端上还剩下的酒,隔着篱笆邀请隔壁的老头来一起把酒喝光。

 四川美酒众多,关于川酒的味道,杜甫在诗中写道:“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赞美四川的酒天下第一,江里的鱼那也是鲜美可口。

 有好吃的,有好喝的,对于尝尽生活苦难的杜甫来说,或许在成都的这将近4年时间,是他一生难得的平静时光。

 诗歌是美酒的伴侣,美酒见证了诗歌的魂魄。喝酒喝到酣畅淋漓,激发了文人墨客的才、情、义、胆,所以名篇佳作层出不穷,以至于翻遍诗歌史的任何章节,都可以闻到扑鼻的酒香。

 沿着历史的文化长廊继续前进,诗歌里的阵阵酒香,到了宋代,同样令人迷醉,宋词的雅致与美酒的浓烈结合起来,究竟会是一种什么奇妙的感受呢?

 举杯与君共畅饮,品酒吟诗话天下,下一期节目,我们接着感受中国特有的诗酒文化。下期节目再见。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酒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主播:荣红红 邱 博

审稿:牛 淼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