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剧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29

【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7集:川剧表演特技之耍纸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12 10:25:29 浏览次数: 【字体:

《川剧的前世今生》第37集

川剧表演特技之耍纸火 

9851585c94c047a5a4b4110ac2ed1690.jpg

川剧演出中,对于火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奇技妙用,除了大家熟悉的吐火、钻火圈、打粉火外,还有许多耍火的小技巧,用在戏中给人以奇巧、灵动外加几分神秘之感。《四川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川剧表演中一个与火有关的表演特技耍纸火。

耍纸火,是一种用纸火熄而复燃的技巧来刻画人物心理特征的表演特技,川剧行话称之为“耍火”。在川剧传统大幕戏《盗银壶》中,有一折武丑戏《太保庙》,经常做单独演出,这个剧中就有非常精彩的耍纸火表演。

《太保庙》讲述的是盗贼邱小乙先盗银壶后还银壶的故事。张老汉到都统府算卜,都统杨业赠予他美酒,并让他用府中的银壶带酒回家,第二天再把壶还回去。不料,当天夜里,这银壶就被人偷了,张老汉无奈之下,只有卖女赔壶。张家母女到太保庙祈求菩萨保佑,恰好偷壶贼邱小乙也来到庙中烧香还愿,他躲在供桌后听到张家母女的哭诉,良心发现,就将偷来的银壶还给了他们。

本剧中的邱小乙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义盗,他武艺高强,偷盗技法高超。但因平日里是以偷盗为生,所以他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总有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于是,川剧名角李奎光先生在饰演邱小乙时,就根据他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表演和特技,以求准确、生动地刻画这个与众不同的义盗形象。

比如说,李奎光演邱小乙盗得银壶后,到太保庙还愿。来到庙门前时,他先左右巡视一番,待四周无人后,抬腿进门,却突然又抽回腿,手指在头边轮转,暗自嘀咕:“万一有公差潜伏庙中,自己岂不自投罗网?”于是,他先投石问路,向庙中扔了一块石头,然后左右铺台片马,侧耳细听,等确信庙中无人后,便大摇大摆的进了庙门。

进去后,他刚刚跪下,又突然一跃而起,飞快的关上门杠,以防有人进门。之后他拿出了准备好的雄鸡,准备杀鸡还愿,这里的“雄鸡”是虚拟的,因此杀鸡的动作也是表演性的。邱小乙虽拿刀杀鸡,眼珠却在观察上下左右是否有人,于是这一刀就割在了自己手上。他吃痛之下,扔掉了手上的鸡,鸡就惊叫着飞走了。这段表演,演员动作夸张、滑稽,再加上乐师们演奏器乐配合鸡叫声,喜剧效果非常显著。而“耍纸火”的表演就出现在这段表演之后。

邱小乙杀了鸡后,将它摆在供桌上,然后取出纸钱点燃,絮絮叨叨的开始跟菩萨唠嗑还愿: “昨夜晚到张家将银壶偷盗,今日里提雄鸡酬谢太保… …”(加戏曲原声)说着说着,他疑心病又犯了,担心门外有人,就迅速将点燃的纸钱吹灭藏入怀中去门外查看,等到确认门外的确没有人后,又回到神案前跪下,再次从怀中掏出纸钱,随手扇动,那纸钱又燃了起来,而且还越烧越旺。正在此时,他突然听到门外“走哇”一声,就迅速翻身滚过神案,躲在了后面。原来,是那丢了银壶的张家母女来了庙中,他们二人对着菩萨叩首痛哭,张家女儿向菩萨哭诉自己即将被父亲卖了还债,说到伤心处,一头撞向神案,欲寻短见。这时,邱小乙突然从神案后翻出来挡住了张女。张母吓得大叫:“有鬼”,三人皆受惊四逃,逃着逃着邱小乙疑惑的问:“哪里有鬼?”张母回答说:“你就是鬼”。邱小乙很冤枉,说:“我不是鬼”,张母说:“那就是贼”。邱小乙顺口就接了一句:“好眼力!”张母要拉他去见官,邱小乙却调侃说:“贼倒是贼,我是个有良心的贼”!最后,他主动将银壶归还给张家,解除了他们的危难。

《太保庙》这部剧对饰演邱小乙的演员要求很高,他不只要求演员要有扎实的腰腿、跟斗功,还要求演员必须练就一手耍火的绝技,要能将点燃的钱纸藏入怀中而火星不灭,经过几分钟的表演后,又从怀中取出,当众让它死灰复燃,越烧越旺,这一绝技需要演员长期演练才能很好的完成。

早年,川剧名家曹俊臣、彭天喜都擅长此戏,新中国建立后,李奎光先生对这部剧进行了加工处理。首先将邱小乙确定为义盗身份,为他归还银壶、同情弱者的动机奠定了基础。同时,李奎光先生也丰富了耍纸火的表演,让剧目更具观赏性,通过李奎光先生的精心打磨,《太保庙》成为了川剧中非常受欢迎的一出经典剧目。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巴蜀文化】加强巴蜀文化宣传弘扬——《川剧的前世今生》音频节目上线播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 杜建华

监制:王 祎

策划:凌 飞

撰稿:杨 睿

主持: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