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1季】文化名人 第5集 薛涛作笺

发布时间:2025-02-14 21: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化名人 第5集 薛涛作笺

在成都潋滟的锦江之畔,有一片修竹茂林,这里矗立着一座典雅宏丽的望江楼。望江楼又名崇丽阁,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当中的“崇丽”二字,因其矗立在锦江岸边,民间称之为“望江楼”。江水从楼前缓缓流过,鎏金阁顶倒映江面,风景十分秀丽。

1长

而这座秀美的阁楼,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修建的。在望江公园,有这样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薛涛能与“诗圣”杜甫平分秋色,可见其才情不俗,文名远扬。

公元770年,薛涛出生在长安城的一个官宦家庭中,她的父亲薛郧学识渊博,是朝廷命官,对这个女儿无微不至,教她吟诗作词。有一次,薛郧在梧桐树下乘凉,作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当时薛涛正在树下玩耍,随口便续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才八、九岁的薛涛就已经展露出了才女的潜质。

然而命运无情,薛涛十四岁那年,薛郧因得罪权贵,举家流放到了蜀地。几年后,薛郧出使南诏,不料感染疾病而命丧黄泉。薛涛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薛涛在16岁时选择加入了乐籍,流落欢场。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在谈到薛涛入籍时表示,当时唐玄宗曾把朝廷教坊的乐伎金五云等带到了成都,成都节度使军镇衙门也设有乐籍乐伎,因此乐籍更像现在的女艺人、女音乐家。

容貌清丽、善音律、通诗书,这样的薛涛,很快就名动蜀中。但最先赏识她也真正让她大放异彩的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

节度使韦皋听闻薛涛诗名,便召她侍酒赋诗。薛涛神情从容,笔到诗出,写下著名的“谒巫山庙”一诗。薛涛的诗,大气而深邃,读来毫无女子脂粉之气,令韦皋拍案叫绝。从此,府邸中每有盛宴,薛涛都是侍宴的不二人选,才女薛涛,很快成为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在酒席场上游刃有余,长袖善舞,出口成章,很快,薛涛的诗篇和才名随着幕府驰出的使车传遍全国,也正是从韦皋开始,薛涛经历了相继镇蜀的十一位节度使。

据说,当时的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元稹……这些在中华文化史上叫得响名字的人物,都与她有诗歌唱和。据说,节度使韦皋和武元衡都曾上书朝廷,想奏请薛涛为校书郎,虽后来没有被批准,但“女校书”的称号却送给了这位比任何一位校书郎都称职的绝世才女。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说:

音频1:这地位当然不高,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她的诗歌才华,被两个节度使韦皋和武元衡都推荐她为军中校书,所以人称女校书

薛涛80% 的诗作,不是即席所作,便是往来唱和。但却清新绵密,不卑不亢,富有豪气,不像女子的作品。如《筹边楼》,她就写道“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她曾因事触怒韦皋被罚往边关松州,在那里写出了现实主义诗篇《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还有很多抒情诗作,以清词丽句见长。如《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与许多“闺阁女诗人”不同,在个人情感的伤春悲秋之外,她还关注广阔天地,颇有男儿的眼界和风范。

而说起薛涛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诗人元稹。时年31岁的元稹因薛涛的《四友赞》来到她的身边。那年,薛涛42岁。他们跨越山海,却读懂了对方的心,相谈甚欢,游山历水,把浓情蜜意写进诗歌。

不过,曾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却不是那个值得薛涛托付一生的男子。当元稹调离,他便续弦了名门贵女,与薛涛再无联系。

后来薛涛脱乐籍,成为了自由身,但却终身未嫁。她穿起了道袍,潜心经书,60 多岁安然离世。

白君易曾在一首诗中感叹:“生人莫为妇女身,百年苦乐随他人。”不过,与许多女子相比,薛涛也许算是幸运的,《全唐诗》收录了她89首诗歌,她的诗作以真情贯注:写相思,她有“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写风,便以“林梢鸣淅沥,松径夜凄清”衬托;写蝉咏物,抒发“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的独善其身之情;寄诗于友人,她也洗尽铅华,不加掩饰地直抒胸臆:“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而她所写的诗中,最有特色的还是爱竹敬竹的诗,她以竹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歌颂高尚的气节,上承晋竹林七贤,下启宋以后中华审美中的竹文化。

作为一个女诗人,她不满于当时的纸张,便精心研究,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上面有松花纹路,以此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束彩笺,时称薛涛笺。这种小笺,光洁、漂亮,风靡一时,从题写诗词、一般书信到官方文牍,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

1方

音频2:薛涛不仅在唐诗发展史上、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有她重要的地位:更多的是她的思想,她的文心就是以竹为高尚气节,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我们成都的历史遗产,同时她也活在我们成都人的心里边。

在今天成都的望江楼公园内,一尊身着唐装、发髻高挽、容貌端庄的汉白玉薛涛雕像静静矗立着,提醒着人们锦江河畔曾生活过这样一位在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