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泸县青花椒
泸县位于四川南部,是泸州北大门。泸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也是“中国龙文化之乡”。泸县是农业大县,是泸州乃至川南片区重要花木、蔬菜、水产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人口超过90万人。青花椒是泸县特色农产品之一。
花椒种植基地
花椒是川菜里常用的佐料之一。《诗经》中多次提到花椒:“视尔如荍( qiáo ),贻我握椒”“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楚辞》云“椒,香物,所以降神”。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作椒酒,。《齐民要术》中多次提到花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其味辛而麻”的特点。泸县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方洞镇原天宝乡董湾村寨子上地主屈仲夫外出缅甸经商,带回青花椒种苗,逐渐发展成为泸县种植最为普遍的花椒品种。据有关史料记载泸县土产中就有“境内所饶者,惟麻焉、椒焉、桂圆焉、花生焉、甘蔗焉”的描述。民国版《泸县志》中也有描述:古佛山、龙贯山脉背斜及两翼(今方洞、立石等地)山林中盛产一种植物,树身有刺,叶与竹叶、柳叶相似,果实碧绿味麻,有祛风除湿、杀虫、镇痛之功效。《泸县志》记载:1985年统计,花椒、野花椒、竹叶椒等树种广泛种植于山林中。泸县民间也广泛流传“一椒、二麻、三甘蔗”一说,本地花椒的种植历史可见一斑。
青花椒性喜肥好气,pH值7.0—7.5的沙壤土和中壤土是最适宜土壤。泸县全县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绝大多数土壤pH值在7.0—7.5,土壤肥力高,矿物含量丰富,富含有机质和磷、钾元素,结构组成合理,胶质好,与沙页泥互层相间,质地优良,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保热、保肥性能强。同时泸县境内无重金属、无工业“三废”污染,有效减少了青花椒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加之中低丘地势起伏小,呈10°~20°坡度,集中连片,沟谷河流纵横,既满足泸县青花椒喜温凉干燥、光照充足的生长习性,又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优越的土壤为泸县青花椒种植和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泸县在优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特有的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采取营养土育苗造林,管理上做到“早期矮化、重截定杆、以采代剪”,栽植2年开始初见成效,第5年后进入盛产期。还制订了《泸县青花椒种植加工技术规范》《青花椒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泸县青花椒农业标准化示范标准体系》,为青花椒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泸县青花椒含油多、香气浓、麻味足,其突出特点是清香味浓郁而绵长,“久置留香”效果明显。花椒国家标准规定青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大于2.5mL/100g,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大于6.5%。经权威机构对泸县青花椒中有机挥发物成分进行检测,其挥发油含量为7.22mL/100g,高于其他产地花椒,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17.14%,品质优良,具有青花椒特有的形态和色泽,香、幸、辣、麻味重,香气浓纯,无异味。
泸县青花椒产业发展良好,以蜀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9个花椒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已建成示范核心基地4500亩,年产鲜花椒近500吨,产值达1500万元,在全县20个镇街带动农民3.8万人栽植青花椒30000亩,到盛产期可实现年产青花椒3000吨,年产值近1亿元,人均增加年收入3000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泸县青花椒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多次荣获“中国西部国际农博会优质产品奖”“消费者喜爱产品奖”“酒城最喜爱的十佳商品奖”等荣誉,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百佳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称号。先后参加西博会、西南商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并已进入泸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近50家连锁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2017年,泸县青花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