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米易大地演绎出的甘蔗传奇‖吴兴刚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米易大地演绎出的甘蔗传奇
吴兴刚
川西南、滇西北交界之处的米易县,阳光明媚,两山夹谷,幽深狭长,平谷边坡相间,一种当地人称“甘儿”的经济作物茁壮生长,缠绕着甘甜的味道,弥漫千年。
依山傍水拔节而生的甘蔗
攀西裂谷鬼斧神工,山水相依家园自然,一条恬然柔美的河流蜿蜒回环,她有一个寓意上乘的芳名——安宁。在江河家族中名不见经传的安宁河,造就了成都平原之外的全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安宁河流经之地,留下一串串冲积盆地,构成地理学上的串珠状盆地,米易即为镶嵌在其中最末端的一颗耀眼明珠。
米易,古称迷易,为攀枝花市下辖县,面积2153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特征,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地区全年无冬,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基本无霜。一路汪洋恣意、波涛涌动的安宁河奔流到此,冲积而成安宁河谷的尾部,特别适合各种作物生长;香甜在此生根发芽,散发神奇魅力,平添安宁祥和的气质、开阔明朗的心境,写下这方水土的辉煌气象。
“甘儿”,正是这种集大成的香甜的浓缩。所谓“甘儿”,是米易人习惯性称呼,其学名甘蔗,在国内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均有种植。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甘蔗是一种外来物种,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也是甘蔗的原产地——甘蔗是中国农民多年栽培不断选择形成的古老生产品种。最新版(2020版)的《中国糖史》对《楚辞·招魂》中的“柘浆”二字进行解读后认为,至少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甘蔗,因为其中之“柘”即是“蔗”字的最初写法。安宁河谷的“宠儿”米易,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肥沃土壤,特别适宜甘蔗生长,自然而然地在很早以前就慷慨接纳了甘蔗这一物种。
关于米易甘蔗的文字记述,现今能见到的最早记载当属宋代《太平御览》,在其卷974《云南记》中这样记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唐韦齐休聘云南,会川都督刘宽使使致甘蔗”。文中的会川都督府是唐时云南割据政权南诏国在今会理设置的一级政权,负责统治大渡河以南地区,如今的米易地区时称迷易,为其所辖。这段简要记载,说明官府在包括今米易在内的会川(会理)地区倡议推广甘蔗种植。此后,随着移民增加,种植技术日臻完善,甘蔗面积得以大幅增长,据清同治九年(1870)《会理州志》记载:“甘蔗一作竿蔗,又曰盰蔗,曰藷蔗,曰诸柘,曰甘藷,曰都蔗,曰蜜汗。州迷易所产四种,一曰白蔗,即茯蔗,皮色白,味甘芳可啖;二曰罗汉蔗,节大质粗,色微黄白,味次于白蔗,而汁浆尤广,亦可啖;三曰红蔗,即赤昆仑蔗,皮色红紫质坚硬,不堪咀嚼;四曰巴茅蔗,即竹蔗,一名蜡蔗,小于诸蔗,皮色青白,愈坚硬,袛用之榨汁熬糖。”这段文字充分介绍了其时米易地区甘蔗品种分布和生产情况。
据1937年陆宗贤著《宁属边政调查》记载,民国初年,“会理县产糖区域,大都在西南两区,西区为挂榜、攀莲街、迷易、垭口(注:挂榜、攀莲街、迷易、垭口,均为地名,在今米易县境内)一带,所产蔗为罗汉、巴茅两种……此两种之异点,罗汉蔗糖份较丰,兼宜生食,需用劳力较多;巴茅蔗需要劳力较少,而糖分略少,故栽培者多以罗汉蔗为主”,“迷易、攀莲街种罗汉蔗75%、柳叶蔗25%,每亩平均产量,罗汉蔗6000斤,巴茅蔗7000斤”,“蔗在宁属,终年生长在地上,不似川南各地,一入深秋必刈起埋入地窖,以防霜冻。故植蔗之家,概自末秋经冬至春初,均随时入蔗田刈蔗制糖。制糖之家,多不自植蔗,惟代蔗农工作,专博工工资,询其故,实由资本不丰所致”,但“是为有希望增进之产业”。
1949年,全米易地区有甘蔗8000亩;1950年有6800亩。此后,米易通过示范农场,引进良种印度290进行甘蔗第一次种子革命,大力示范推广。1953年全县栽种甘蔗5383亩;1955年,米易又新建示范繁殖农场,持续引进、培育甘蔗良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县基本实现甘蔗良种化。7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的川蔗6号、13号及闽选703等品种,亩产达到3.79吨。80年代,在引进粤糖蔗74—205、闽糖蔗23—35、云蔗73—159等26个品种的同时,依靠农民甘蔗研究所筛选出的粤农蔗76—169,平均亩产达16—17.5吨,川蔗13号实现百亩平均单产10吨。1986年,全县种植甘蔗2.54万亩,总产由1949年的2万吨增加到18.7万吨;到1990年发展到3.68万亩,亩产5.94吨。1998年前年种植面积维持在5万亩左右,达到最高峰值。此后因蔗糖价格下跌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甘蔗种植面积起伏不定,2003年恢复性增长到4.59万亩。此后面积和产量总体下降,维持着数千亩的面积和两三万吨产量。2020年,全县甘蔗产量2.33万吨。
制糖工业谱写出的璀璨华章
甘蔗最先为食用或药用,后随着熬制技术的进入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榨汁提炼,进行制糖生产。
关于甘蔗如何变成糖,清时米易撒莲人何东铭在《邛嶲野录》中有一些记载:“碗儿糖,蔗汁煎熟,以碗盛之,冷凝取出,两片相合,两合为斤,会理州属披沙及迷易所俱出。”“白沙糖,蔗糖炼制而成,别名糖霜,曰石蜜。《本草》:轻白如霜者为糖霜,坚白如冰者为冰糖……宋洪迈《糖霜谱》:‘糖霜’之名,唐以前无所见。自古食蔗者始为糖浆,宋玉《招魂》一文中所谓‘胹鳖炰羔,有柘浆些’是也。”“《南中八郡志》云‘榨甘蔗汁,曝成饮,谓之石蜜’,《本草》亦云‘炼糖和乳为石蜜’是也。”“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榨沈如其剂,色味愈于西域远胜,然只是今之沙糖。”这是说,甘蔗制成红糖和白糖,其制法都是唐朝时候从外地传入;先懂得制红糖,后学会制糖霜,即白沙糖。此处单说白沙糖,红糖容后叙说。
白沙糖,又作白砂糖,俗称白糖,为食糖的一种。其颗粒均匀为结晶状,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是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产品。
米易传统白糖是将糖汁熬到一定“火候”后,加入雪白的猪油,与之搅拌成白色,放入冷水骤冷而成。1952年,西康省政府指定省供销社设立蔗糖推销处,专门管理宁属地区蔗糖加工和运销;同年底在米易撒莲南华宫建立西康省供销社第一加工糖厂,专门收购撒莲、垭口、丙谷等地所产坯子,用4台离心机,以汽车引擎为动力加工白糖,日产白糖三四吨,年加工坯子由300吨发展到1000吨左右。1959年,撒莲糖厂(即第一加工厂)自力更生制成一台30吨榨机榨蔗制糖,所产冰糖、白糖和酒精大量外销。当年,全县甘蔗发展到22627亩,而80多家土糖房已无法满足榨糖需要,四川省委把宁属和米易用机械压榨甘蔗生产食糖问题列为重点来抓,地、县更全力以赴。1958—1959年,省、地、县先后在米易地区建成湾丘农场30吨糖厂、西昌专区丙谷240吨糖厂、攀莲105吨糖厂、垭口105吨糖厂等7个半机械化糖厂,日榨甘蔗能力在600吨以上。其时,采用以蒸汽机、柴油机、锅炉机、煤气机为动力带动压榨机和离心机及撕裂机压榨或撕裂浸出取汁,用土灶熬煮炼制红糖、糖清及白糖。100斤甘蔗产13%—15%糖清,糖清白糖产率为60%—70%。1962年国家执行调整政策,糖厂全部停办,又恢复土榨和小机榨相结合办法,全部生产红糖。
1971年11月17日,西昌地区在丙谷糖厂原址上筹建的日榨甘蔗500吨机械化糖厂——四川省米易糖厂(后称米易糖厂一厂)建成投产。此后,为适应甘蔗生产发展需要,米易糖厂相继于1979年、1982年进行扩建,将日榨甘蔗能力分别扩大到800吨、1000吨。1988年12月30日,异地建成日榨甘蔗1000吨的米易二糖厂(后称米易糖厂二厂)。1994年6月18日,米易糖厂整体改制为四川米易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米糖公司)。2003年,按照米易县委、县政府要求,米糖公司组建为民营性质的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米易糖厂、米糖公司存续期间,提出“以糖为业,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多元发展”的办厂方针,在大力发展制糖生产的同时,利用制糖副产物开展综合利用,相继建成凸版纸、食用酒精、中密度纤维板、甘蔗专用复合肥等生产线,并在1991—1995年利用制糖燃料产生的煤渣生产煤渣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合并米易罐头厂和米易饮料厂,控股米易中华绿花岗石集团公司、米易县食品公司和米易县食品厂,为米易县企业改革作出积极贡献。米易糖厂(米糖公司)从建成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直为米易县利税大户,长期占全县地方财税收入1/3强,甚至达1/2。1987年,全县财政收入1208万元,米易糖厂贡献率占到60.6%。
在米糖公司最鼎盛的1995年,公司有员工1156名,是建厂时的5倍;拥有资产15213万元,是建厂时的26.55倍;产品由单一的白砂糖发展到白砂糖、凸版纸、食用酒精等九大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10507万元、销售收入13654万元、税金1567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43.2%)、利润1069万元,产值和利润达建厂以来最好水平,一跃为四川省最大的制糖综合企业、中国食品制造业大二型企业,在四川省轻工百强企业中规模居14位、效益居13位,是中国食品制造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最佳经济效益500强企业,在四川省食品加工业十佳经济效益企业中居第4位,坐上四川省十佳制糖行业第一名交椅,用业绩写下当之无愧的四川糖业新篇章。
米易红糖赓续甜蜜乐章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制糖工业”开篇写道:“用甘蔗汁制糖,见诸文献最早的是唐苏恭在公元 659 年著的《新修本草》,其中有‘沙糖,出蜀地……榨甘蔗煎成紫色’的记载。”
甘蔗制糖的最初产品是柘浆和随后的蔗饧,即红糖前身。人们在将甘蔗生啖解渴之余,还榨汁饮用,并将其加热至沸腾,以便存放。后来,人们发现蔗汁滤去杂质后,连续加热的时间长一些,蔗汁浓稠成浆,不仅易保存,且味道更好;于是在此“柘浆”基础上,继续提高浓度,加以固化,便成了更易于携带、运输的“蔗饧”。
汉代司马相如,才高八斗,一曲《凤求凰》,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琴瑟和鸣。相传一段时间里,卓文君衣带渐宽、日益憔悴,辗转之间,获得一块来自迷易(今米易)之饧,辅以生姜、大枣熬汤吞服。数日之后,文君面色红润,如明珠生晕、美玉荧光,越加妩媚动人。此后,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西汉中原王朝在安宁河流域设置越巂郡,将今天米易等地收纳其中。随着越巂郡设置,由四川到身毒(今印度)的零关道被开辟,成为中国西南一条繁忙的贸易线路(后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中的一段,为米易蔗饧及其美味等因子传递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闻名遐迩的西南丝绸之路的贯通,米易之饧功不可没。
公元225年,诸葛亮“五月渡泸”,率兵南征,“深入不毛”。其间,他率军来到泸水(金沙江)江边,见雾瘴弥漫,数尺之外毫无视野,将士们畏缩止步,危机毕现。诸葛亮当机立断,马上让士兵们筑竈(灶)搭锅,砍伐河畔野生甘蔗,取汁熬浆,加上面粉,做成馒头,祭祀河神,果腹将士。数日之后,天澄地朗,河清海晏,军心振奋,一举渡河,平定西南,留下“七擒七纵”之传世佳话。后来,诸葛亮发明的“直风灶、连环锅”熬制之法在米易等地世代相传。
长期以来,米易取蔗汁熬糖大多数为个体经营,兴盛时期有土糖坊百余家。关于其时生产及分配状况,在1988年《米易文史资料》收录的《米易县蔗糖业发展概况》一文中,有段详细叙述:
土糖房有简易固定作业地址,由于有些地方种植分散,亦常有糖房搬家而就甘蔗者。作坊主称之曰“锅头”,或称“糖房老板”,为农户季节性兼营,专为蔗农加工甘蔗,加工费按产量20%计提,称之曰“课糖”。全作坊工人24人……作坊有20多平方米,建于甘蔗集中的田野之中,内设枪式灶一条,有特制铁锅数口(6—7口不等)。头锅大而薄,口径3尺余,作加热蔗汁澄清之用;二、三、四口锅略小,作浓缩蔗汁之用;熬糖锅厚而略小,专作熬炼红糖“拿火色”之用。设有木质停盆1个,口径4—5尺,高尺余;糖桶1个,径尺余,高2尺多,专作砖、碗糖糖料处理“火色”之用。作坊每年入冬开稿(开榨)……头榨蔗渣重复两次取尽汁,昼夜两班,榨蔗9000—11000斤左右……昼夜产红糖千斤。糖有砖糖、碗糖、糖清。由糖清转坯子钵钵,由坯子得白糖,进而冰糖。由红糖模铸而得工艺品——罗汉糖、狮子糖、冰糖宝者……都可作礼品馈赠亲友,设之商厨,陈之案头,可数年而形质不变。另有将糖熬到一定“火候”与猪油和之搅成白色,倾入水中骤冷取而食之,入口即溶,其味香甜酥脆,十分可口,为糖中之稀品。糖品中与十之七八者为砖糖和碗糖,其次为白糖和冰糖。
这段叙述,基本道尽米易传统工艺制作蔗糖的分工安排、报酬和技艺,实为其时传统红糖生产的真实记载。这种红糖制作方法,一直在米易传承,即使在管控十分严格的20世纪90年代,在湾丘一带也保留了生产痕迹。
进入21世纪后,在白砂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销售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中,继承米糖公司衣钵的华森糖业,传承古方制糖工艺,采用“连环锅”和“直风枪灶”方法,将甘蔗经过石磙榨汁、开泡、木桶澄清、赶水、煎糖、打沙、成型等18道工序,使之“凝结如石、破之如沙”,最大限度地保留甘蔗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米易甘蔗中对人体有益的铁和沉积的花青素等元素,最大程度地留存甘蔗的纯天然成分,保证了红糖的蔗香浓郁、自然清甜。
用古老方法生产出的名副其实的原生态食品——米易红糖,其生产技艺蕴含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享负盛名。为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古法制糖发展史,米易县将其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立传承人。2013年以来,米易红糖获评“四川最受喜爱优质农产品”,被国家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作为四川省8个产品之一,米易红糖成功入选100个走进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列。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兴刚(四川省米易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