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禄艳 ‖ 芦山根雕艺术揽胜
芦山根雕艺术揽胜
黄禄艳
芦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汉代石雕为代表的雕塑文化名声籍甚,被誉为“汉代文物之乡”。芦山因山而名,绿染全境、风光旖旎,是金丝楠等众多名贵树木的主要产地。经千万载日月星辰的裂变,造就了深藏地下的丰厚乌木资源。秉承祖辈先贤的才艺灵气,倚仗上天赐予的珍稀宝藏,21世纪芦山乌木根雕横空出世。
芦山乌木根雕与其他地区之根雕相比,另有独特、奇妙之处。 “独”在乌木原料,“特”在文化底蕴,“奇”自然造型,“妙”在三分雕琢。独特、奇妙的芦山乌木根雕继辉煌的汉代石雕之后,再次吸引世人眼球,并呈超前之势,渐进发展为芦山新兴的“乌木根雕”文化产业。2013年1月,芦山乌木根雕以其深厚的根基、卓越的成就、辉煌的未来摘取了走向全国、通往世界的亮丽文化名片——“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桂冠。
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芦山县“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称号(作者供图)
为进一步加速推进根雕产业发展力度,实现根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带活经济发展、带强第三产业,芦山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科学谋划,作出了建设“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中国根雕艺术城的重要决策。经“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的灾后重建,芦山县在县城新建BT项目“芦山县根雕艺术城”,总投资约 69501万元,占地约200亩,分别建成芦山县根雕产业园一期项目、根雕艺术城商业南区项目、芦山乌木根雕艺术城项目(道路基础设施部分)、根雕艺术城根艺苑广场项目、根雕艺术城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四川省乌木根雕材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芦阳镇根雕一条街环境整治项目7个大项。截至2018 年,全县工商登记在册工艺美术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175家,其中,根雕艺术城 114 家。目前芦山已成西南根雕制作和交易的第一市场。
芦山乌木根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其深厚的基础和特殊的背景,这就是芦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芦山悠久雕刻文化的传承发展。
芦山乌木资源丰富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市北部,地跨东经 102°52′至 103°11′,北纬 30°01′至 30°49′。芦山地处北纬 30°这一地球上一条神秘而又奇特并引起全世界极度关注的纬线上,地跨横断山地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年均气温 15.2℃,年降水量1313.3毫米,年均日照 949.4 小时,太阳总辐射量80.18 千卡/ 平方厘米。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夏湿冬干。
芦山县根雕艺术城一角(作者供图)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共有树种48科157种,活立木总蓄积量738万立方米。拥有全国储量第一的香楠、水楠、金丝楠等名贵树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在地质变迁、河流改道及地表活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大量名贵树木掩埋地下及河道内,并经数千年碳化和钙化形成珍贵的乌木资源。这些乌木资源挖掘后香气袭人,特别是金丝楠木质地坚硬,经处理后亮泽度极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芦山乌木根雕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可谓“巧妇好做有米之炊”。
芦山文化底蕴深厚
芦山自周慎靓王五年(前316)设青衣县至今,已有 2300 多年历史。蜀汉时,姜维在此始筑城,故世人俗称芦山为“姜城”。据志书记载,芦山“在商为氐羌地。”“在东周末年甚至更早时期,青衣羌人很可能以今芦山县为中心建立了青衣羌国,且拥有相当的势力,为酋邦一类的政权。”由此可知,芦山文化(含工艺美术)是汉文化与羌文化的融合。
芦山金丝楠树木(作者供图)
汉代芦山,为汉王朝西南边防重镇,是蜀郡西部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故芦山境内汉墓众多,出土的汉代文物极其丰富。20世纪50年代,芦山出土的文物除上调当时的西康省博物馆外,县管藏文物仍有近万件,其中汉代官印、汉代石刻如樊敏碑阙、王晖石棺等尤为珍贵。芦山因而被誉为“汉代文物之乡”。
芦山雕刻技艺代传
自东汉起,芦山雕刻艺术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创新,名工辈出。
洗磨术在没有电力和现代机具的年代,芦山人由于生产和生活需要,常对家庭用的石磨进行一年一次洗磨。即依原磨齿形状和方位,将已磨平的磨齿凿磨如初。这种石雕技术的应用,早已体现在樊敏碑的碑文上。正面碑文为阴文,原作雕刻于东汉建安十年(205)三月上旬。据史志记载:“然年湮代远,纵华屋亦屡变 为山邱。”“樊敏碑、阙均于北宋前即已倒塌。”比樊敏碑晚建四年的雅安姚桥高颐碑“今已一字无存。樊碑犹自完好”。据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樊敏碑》所论:“余认为此碑必曾被人重刻,不过重刻时,原字画朗然可识者,即就原画轮廓镌刻。”“此种重刻,俗称洗碑。”任认为今见樊敏碑刻文是宋崇宁壬午年(1102)三月,眉山知县丘常所为。
芦山民居雕刻艺术一瞥(作者供图)
保护法芦山的樊敏碑得以完整保存,依任乃强所论,与“宋徽宗崇宁元年壬午,芦山令眉山丘常建亭护之”“民国三十年夏,县长宋孝持因重修县志 ……撤周村冈砖塔,改建砖亭覆之”有关。认为此种石质之碑,如在屋宇庇护之下,虽历经千年,点画亦应无损;还与“樊碑地僻”未长久被水土浸蚀有关。20世纪90年代,芦山又重修亭子保护樊碑。芦山人用这种方法完整地保存了宋黄庭坚《绿菜赞》石刻,还保存了元建白塔寺的壁画。
从手工到机械芦山现在的雕刻,无论是根雕,还是石雕,从切割原材料到雕刻打磨成工艺品、生活用品,大多辅以机械,省力省时,效果更佳。
芦山雕刻人才辈出
芦山县已发现(出土)并保护的汉代石刻众多,计有樊敏碑和阙、王晖石棺、石兽9具、杨君碑铭、石刻楼及石俑、石刻摇钱树、画像石墓门等。这样众多的石刻绝非刘盛一人之功。故郭沫若在《题王晖石棺》中赞道:“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邑竞尔雄”。自唐以来,芦山在修建大量的寺庙与桥梁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工巧匠,尤以雕刻为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芦山县城东、西、南、北门石拱桥及1958年毁掉的城内两座石牌坊,均是芦山石工自己设计建造。20世纪,芦山县城还有两位专业从事雕刻的艺人。进入21世纪后,芦山以根雕为代表的雕刻发展成一大产业,仅“大自然乌木馆”一家 就有木雕工人80多名。2018年全县从事雕刻设计制作人员约1800余人,其中,被四川省经济委员会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荣誉称号的有11人。
芦山现代根雕传奇
发展神速 2005 年以前,芦山仅有根雕业主34户,从业人员100余人。2005 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投资上千万,打造了位于芦山县芦阳镇樊敏路的根雕一条街,初步形成较为集中的产品交易市场;并成立根雕协会、根雕学校,为根雕产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当年根雕经营户增加至65户,从业人员350余人。
芦山现代乌木根雕艺术作品创作比赛(作者供图)
短短几年的积累和发展,芦山形成了全国乌木交易第一市场的格局,川内及周边的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出土的乌木不断流入芦山,造就了如芦山县东方根雕厂、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芦山县天功根艺馆、芦山县良友木缘根艺馆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各馆馆藏精品多达上千件。
会节奇效芦山县委、县政府注重“对外交流模式”和“会节模式”。作为四川省十大民间节日之一的芦山县 “七里夺标”民俗节于2006 年得以恢复、传承和创新。自2007年起,将“根雕艺术节”融入到“七里夺标”民俗节之中,并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其间,因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故在2009年中断一届);2009年,芦山县加入了国际木文化学会;2013年,又将民俗节升格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节”,并取得圆满成功。借助会节平台,芦山根雕声名远播,插上腾飞的翅膀。
芦山现代乌木根雕艺术(作者供图)
类型纷繁芦山根雕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树根的自然造型,发挥人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做成集实用、装饰、收藏价值于一体的特殊工艺产品。根据材料分类为:枯根、枯杆、枯枝、树榴等;根据应用分类为:家具、茶具、文具、字画、艺术品等;根据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等;根据用途可分为:实用型、艺术型和旅游商品等。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工艺奇巧 芦山根雕最大的工艺特点是充分取形于乌木“瘦、透、漏、皱”自然特点,以“巧雕”为主的雕刻工艺技法,利用原料自然的形状和色彩,独具匠心,因材施艺,遵行“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之天人合一创作原则,巧妙利用根的自然形态,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辅以加工修饰,尽量保留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做到巧藉天然,使自然美的 “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结合起来,不留明显痕迹,浑然一体,赋予作品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赌木购料芦山各根雕厂家采购原材料,一般在本县范围内进行。购买乌木的客商看地表土颜色判断地下是否藏有乌木,再用钢杵刺探其大小长短,然后与物主在不见“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下讨价还价,谓之“赌木”。敢于“赌木”购料者,堪称根雕艺人之高手,这需要具备相当的艺术天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悉,“赌木”购料已成芦山根雕厂家的一种时尚。
经营灵活目前,芦山根(石)雕企业的经营方式可分为四类:自购材料、自己加工、自己销售,如“根缘阁”厂(芦山唯一女厂主);只买卖原材料,自己不加工;买卖成品根雕工艺品,自己不加工;又买又卖又加工。为扩大销售,有的厂家还在北京、成都等地设有销售点。
喜获桂冠2013年1月9—11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专家考评小组对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的生产、销售、人才培育等情况进行实地考评。经过详细实地考察、调研和论证,专家考评小组作出令全县人民喜出望外的结论:建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芦山县“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荣誉称号。
此前,中共芦山县委、芦山县人民政府已申报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乡”称号,经专家考评,建议授予“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称号。这一字之易,体现了专家学者对精美绝伦的芦山乌木根雕的科学评价和无限期望。
芦山,从此有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必将迎来根雕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4期 总第224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黄禄艳(芦山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