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阎红彦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14 15:24:00 浏览次数:1841 【字体:

阎红彦,又名侯雁,1909 年 9月 13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三十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期,靠帮人牧羊放牛、打短工度日。

1924年,陕北地方军阀井岳秀部石谦团李象九连在安定县招兵,15岁的阎红彦报名投军。阎红彦在中共党员李象九的引导和帮助下,于 1925 年 4月,在宜川集义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10月,阎红彦参加由谢子长、李象九等领导的陕北清涧起义。1931 年春,中共陕北特委派遣阎红彦到山西参加创建红军游击队和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工作。9月,阎红彦任晋西游击队大队长。1932年2 月 12 日,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决定,在甘肃正宁县三甲塬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先后担任总指挥。12 月,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在宜君转角镇正式宣布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二团,任命王世泰为团长;诬蔑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等犯了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逃跑主义”的错误,撤销了他们的领导职务,并强令谢子长、阎红彦离开部队到上海中央局“受训”。阎红彦在上海经短期学习后,1933年初被派遣至热河前线孙殿英部做兵运工作,井任士兵委员书记。1934 年7月,上海中央局派阎红彦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次年 4月,共产国际为了恢复与中共中央在长征中中断了的电讯联系,特派阎红彦和刘长胜携带密电码秘密回国。12月,阎红彦在瓦窑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完成了这一特殊使命。

1936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渡河前,中央指派阎红彦组建黄河游击师,并任司令。渡河后不久,黄河游击师奉命改编为红三十军,阎红彦任军长。5月,红军回师陕北,红三十军担任后卫,掩护主力安全西渡。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三十军改编为警备第三团,阎红彦任团长,守卫河口至枣林坪沿岸渡口,阻止日军的进犯。1939 年12月,阎红彦调任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政委,驻防鄜县、甘泉一带,保卫陕甘边区的南大门。

1942年,阎红彦参加延安整风运动,他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同高岗篡改西北历史,抬高自己以实现个人野心的卑劣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5年4月,阎红彦当选为代表,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阎红彦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定陶战役、龙凤战役、鄄城战役、濮滑战役、巨金鱼战役、豫北反攻、鲁西南战役。1947 年8月,挺进大别山。1948年11月,参加“淮海会战”。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阎红彦担任前线指挥。

1949年4月,阎红彦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战役,进军川黔。11月底,重庆解放。阎红彦兼任重庆市军管会副主任。12月,中共川东区党委和川东行署成立,阎红彦任川东区党委副书记和川东行署主任。在他主持行署工作的三年期间,开展了清匪、反霸、镇反、减租、退押、土改等斗争,使川东很快地得到了治理。出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1952年秋,恢复四川省的建制。阎红彦先后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四川省副省长、重庆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务。1955 年授上将军衔。

1958 年“大跃进”时期,浮夸之风,比比皆是。当年秋天,报载川西平原某县水稻亩产 4 万多斤,阎红彦亲自前往察看发现原来是把几十亩田的水稻并栽在一块田里计算的。他当即批评说:“这样搞高产,有什么意义呢! 不是实事求是嘛! 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当年冬,报纸吹嘘四川全省粮食产量几乎翻了一番,阎红彦在省委的会议上,多次直率地提出:“粮食没有那么多,报纸上是瞎吹,这不是共产党的作风!”

1959年初夏,他听说乐至的油菜籽亩产600 多斤,非常高兴。带了秘书和警卫员到这个县,亲自参加收打。打完头遍,亩产达260斤,比大面积产量高出一倍至两倍,他兴奋地说:“再复打一遍菜籽秆,得出最后产量,让《四川日报》发个消息,推广种试验田的经验。”谁知,有几个干部看到实产没有达到他们夸口的600多斤,趁阎红彦离开晒场吃饭之机,偷偷往菜籽秆底下倒了几箩筐菜籽。饭后,阎红彦发现捣了鬼,十分生气,当场严厉批评了这种弄虚作假的作风。指出“这是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

1959年秋,阎红彦调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昆明军区第一政委,后又兼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当时云南正处在极为困难的时期。阎红彦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调整了那些不适合云南实际的政策和措施,很快扭转了云南的局面,使边疆得到稳定,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人们称阎红彦工作的 7 年是云南的“黄金时代”。

1967 年1月 8日,阎红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为阎红彦平反昭雪。1978年1月 24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阎红彦骨灰安放仪式,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了这一仪式,对阎红彦的亲属表示了慰问。

(原载《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