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诺那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04 17:06:00 浏览次数:1864 【字体:

诺那,本名赤乃降措,藏族,川边藏区恩达县(今属西藏)人。生于1864年6月 18日(清同治三年五月十五日),自幼被恩达县所辖之黑教寺庙——诺那(或译为嘎拉)寺选为活佛。他因勤奋好学而精通藏族的宗教、历史、文学,对于天文历算,工技医方等也有造诣。

1909年(清宣统元年),投靠英国的十三世达赖断绝对清廷驻藏大臣的给养供应,并调集藏军阻击清廷派遣入藏的四川清军。1910 年春,川藏两军激战于西藏工布江达一带。时逢诺那正受聘于工布江达的土酋白马策翁家,为其出谋献策。诺那力主抗击亲英的藏军,并劝白马策翁率部归附入藏川军,白马策翁不从,诺那遂联合左右,斩白马策翁全家首级献于清廷总督行营,于是工布江达全境平定。清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为此曾奏请朝廷封诺那为西康大总管。

1917年9月,在英国的唆使下,达赖派藏军向昌都以东扩张,攻占了昌都,德格、石渠等县以及金沙江以西的大片土地,诺那此时正在川藏毗邻地带。他“集诸首要谋之,曰:藏人东侵,英实唆使,国土果丧,正教随之,为报佛恩,宜唯力是视。众以为然。遂率弟子操弓矢炮石,助汉军(即川军)与藏兵抗战??尝身先士卒,以少击众,算无遗策。所糜兵饷,皆自筹,未尝向川省及北京政府索偿分文,民兵伤亡逾七千”。当川军节节败退至昌都时,统领彭日升竟向藏军缴械投降。诺那率部拼死反抗,所部军民伤亡殆尽,诺那本人也于1918年7月 15 日被藏军俘往拉萨。诺那在拉萨被囚6年,终日惟念佛而已。1924年10月诺那因绝食昏厥,达赖误认其已死亡,派人将其草草埋之。数日,诺那苏醒后凿洞钻出,昼伏夜行,辗转逃出西藏至尼泊尔、印度,经海路到上海归国。历时9个月才抵达北京。他前往谒见段祺瑞,门卫不与通报,诺那悲愤填膺,拟碎首殉,为卫兵阻救。段祺瑞召见诺那后,赠送千金,留居京师。

1926年冬,诺那受川军将领刘湘之邀前往重庆设坛,授经传教。1928年起,诺那先后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特准成立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后又兼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中国佛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菩提学会副会长。并在上海、武汉、长沙、广州等地主持护国息灾法会。

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现小金县),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为了阻击红军,消除共产党在川康藏区的影响。国民政府委任诺那为西康宣慰使。8月,诺那在康定召集当地上层人物集会,大肆吹捧国民党、攻击诽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此举受到蒋介石政权的嘉奖。诺那还亲赴乾宁、道孚、炉霍一带进行反共活动。

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康北藏区的汉藏人民闻红军将至,纷纷群起抗难。诺那鉴于当时的形势,乘机提出“康人治、甘康”,驱逐了刘文辉属下的道孚、炉霍孜等县县长,直接指导保甲,训练地方武装。这一行动引起刘文辉的疑惧,被视为蒋介石图康的举动,史称“诺那事件”。

1936年初,红四方面军攻占了道孚、乾宁、炉霍、甘孜。诺那调集康北数县的农奴主武装,屡与红军顽抗,并亲率炉霍县寿宁寺喇嘛军夜袭红军,给红军造成重大伤亡。中华苏维埃博巴自治政府成立后,诺那仓皇出逃瞻化(今新龙)。其随员巴登多吉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下将诺那捆绑后交送瞻化县红军,诺那被送至甘孜县红四方面军总部时,态度十分顽劣。后经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有关方面负责人王维舟夫妇向其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性质,诺那态度有明显的转变,他一改反动立场,自愿教授红军指战员学习藏语和藏族歌谣。

1936年5月 6日诺那染疾发烧,红军在给养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全力以赴对他进行抢救,终因其病重医治无效,于5月 12日晚圆寂。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