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
覃文,本名谭德武,字别(伯)秋,开江县人,生于 1908年11月 9 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童年就读开江县立小学。
1926 年夏,覃文到上海读书。不久,他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3 次武装起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名战士。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覃文回到重庆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罗南辉等一道在中共江巴县委工作。
1930年春,覃文以中共四川省委巡视员身分到梁山(今梁平)县虎城、达县南岳一带巡视。他深入各地了解情况,组织农会,领导农民破仓分粮及开展游击战争。6月,覃文参与领导了中共党组织在百里槽召开的川东党团活动分子会议,作出了在虎南开展游击战争的决议。
7月中旬,军阀刘存厚的步二团将蔡奎、金治平带领的游击队员围困于联升寨及三角寨内达一星期之久,寨内粮、水、弹俱绝,形势十分危急。中共梁山县委遵照省委指示,调集武装人员和群众向敌发起猛攻,终将敌击败。解围斗争获胜后,虎南农民武装发展到五、六百人,300余支枪,随即宣布起义。
“四一二”政变
1930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根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作出了调集虎南、龙沙、太平三支人马成立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指示。7月 29 日,四川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在忠县黄钦坝成立,李光华、王维舟担任正副总指挥,覃文任政治部主任,并与省委代表牛大鸣一起负责前敌委员会的工作。
三路红军游击队进至忠县花桥寺举行了重要会议。覃文建议打忠州(县):“忠州上游高家镇虽有陈兰亭部一个团,但忠州城内只有一个营,三路红军的游击队有1300多人枪,速战速决是可以获胜的。占领忠州不仅可以使游击队声威大震,而且可以使部队受到锻炼和补充,那时再挥师东进就不难与红二军团会合,攻打武汉了。”王维舟等认为,初建的三路红军游击队不宜攻打忠州,也不宜远征。经过反复讨论,会议最后决定不打忠州。三路红军游击队东进至石柱县西乐坪受到陈兰亭部张晓平及地方团防的包围,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覃文转回开江后,召集谢隆甲、石怀宝、李光前、曾莱等研究坚持武装斗争问题。覃文认为必须依靠当地群众,以从石柱归来的游击队员为骨干,利用虎南的有利条件,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会后,覃文回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工作。
1930年冬,覃文以省委巡视员身分到南部县指导工作。他同省委及地方干部一道深入到升钟寺、保城一带作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31 年底,以升、保为中心,东至阆中凤鸣场,南至大桥,西至铁边寺,北至思依场的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党员发展到70多人,大部分农民参加了农民协会。1932 年 6月,在党的南部会议上,覃文传达了省委关于组织南部等地农民抗租抗债和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的决定。据此,会议作出反帝、反封建、反“立三路线”和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
1932年上半年,军阀田颂尧即预征1942 年的“抵粮捐”。10月,南部县府派出保安分队到升钟寺配合区、乡团队武力催收。以赵昌元、何义普为首的土豪劣绅密谋在何义普接儿媳的宴席上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网打尽”。这个诡计被打入国民党任区队长的中共地下党员杜彦波获悉,党组织便决定将计就计歼灭敌人,举行起义。
11月25日晚,覃文、张友明、罗敏等率游击队员打入何义普家,杜彦波借口保密限制了区队活动。起义信号发出后,游击队员们迅猛地扑向敌人,经过紧张的战斗,将驻防升钟寺的敌军击溃,并将国民党副区长杜直廷、副团总傅文生等枪决。战斗结束后,游击队正式更名为“川北工农红军”,覃文任政委,张友明任总指挥。升保暴动震动了川北,田颂尧急忙调集反动武装从四面八方向川北工农红军扑来。覃文率广大指战员以刀、矛等原始武器同装备精良的敌人作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连战失利。覃文也负伤,当红军退到双风场时,覃文决定“立即突围,保存实力”。经过血战,一部分突出重围,少数退到通江,不久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覃文转移到阆中、南充等地,一边治伤,一边安排起义人员转移。
1933年初,覃文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积极带领党员干部宣传土地革命,欢迎红军,揭露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8月,覃文担负起了省军委书记的重任。积极组织各地武装暴动,牵制敌人兵力,策应红四方面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迅猛发展。
军阀刘湘进入成都后,大肆搜捕共产党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被破坏。覃文不畏艰险,组织武装惩治叛徒,不幸于1933年 9月 15 日被捕。敌人以高官厚禄引诱和以严刑逼供,都不能达到目的。最后,以他与新婚妻子赵影梅团聚为诱饵,要他投降。覃文冷笑几声:“要杀要剐任便,要我背叛革命,办不到!”敌人只好哀叹:“覃文的口是生铁凝了的,撬不开!”
10 月 10 日晚,覃文被敌惨杀于成都忠烈祠对面的一条街上。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