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任炜章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1-28 15:46:00 浏览次数:1068 【字体:

任炜章,又名伟章、秉杰。1893 年(清光绪十九年)生于南部县大桥乡。其父为私塾教师。他幼读私塾,后考入南部县立高等小学堂,1913 年毕业后曾任本乡团总。因助陈氏弟兄除去当地恶霸遭通缉,远避成都,在一裁缝铺当学徒,不久投军阀杨森部当兵。由于作战骁勇,能攻善战,由士兵逐级晋升为团长,1926年升任旅长。终因不是杨森嫡系,任炜章备受排挤,深感“在军阀统治下奔走牺牲,无非受人驱使利用”,他在苦闷、彷徨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1929年,任炜章被同乡兼校友,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的李鸣珂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率部起义。后任炜章受杨森怀疑,于1931年被降为第六混成旅副旅长。次年 2月,杨森又调他兼任渠县县长,以示“宽慰”。任炜章就任县长后,竭力保护穷人利益,为民伸冤,缉拿匪首,消除匪患,大力刷新渠县政治。同时又在中共地下党员李载溥协助下,秘密组建“平民军”准备起义,到 1932 年5月已发展有 200 余人枪的武装力量。


此时,杨森得到平民军活动的情报,准备逮捕任炜章。任机智地摆脱监视,到达平民军大本营——西充县槐树场西禅寺,就任平民军司令,取出密藏起来的枪弹装备平民军,队伍很快发展到近千人。接着,任炜章以“弃杨(森)投田(颂尧)”为名,按中共四川省委军委的指示,率部进入川陕交界的南江县桃园寺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部队经整顿,更名为“川北民众救国义勇军”。因纪律严明,打富济贫,开展抗捐斗争,受到群众拥护,队伍迅速扩大到3600余人。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入川来到通南巴地区。任炜章立即率部到南江与通江接壤的贵民关迎接红军。1933 年1月19日,他赴南江赶场溪红七十三师师部,签署参加红军宣言,率部集体参加红军。所部改编为川北红军独立第一师,后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独立第一师,任炜章任师长,刘杞任政委,张逸民任参谋长,李载溥任政治部主任。1月 25 日,任炜章率部投入开创川陕苏区的著名战役——尖山战役,担负攻占南江县城北面屏障鹿角垭的战斗任务。他冲锋在前,率主力飞快穿越开阔地,进到死角地带,展开血战,终于在黄昏时分占领鹿角垭,打开了直取南江县城的一条通道。次日,又支援红七十三师及十一师,攻克了县城东面屏障甑子垭。2月 1日,南江县城宣告解放。独立师在南江县城稍作休整后,即挥师广元,击溃军阀田颂尧的“王牌军”范子龙部,一举夺取广元西面的军事要冲普济岭,为保障通南巴苏区后方的安定,开辟川陕“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从瑞金发来嘉勉电。


从1933年2月 18日开始,田颂尧向红四方面军发动“三路围攻”。任炜章率独立师参加反敌“三路围攻”战斗,扼守南江马桑庙,阻敌前进,先后击溃敌军三个团,完成阻击任务。接着,又在南江长池地区配合红十一师作战,歼敌近 5000人,取得反敌“三路围攻”的最大战果。在参加红军后的短短 3 个月中,任炜章驰骋巴山,屡立战功。但在张国焘发动的肃反运动中,任炜章却被视为“改组派”,


1933 年4月 21 日被解除兵权,随后又以“图谋反叛”的罪名入狱,6月被错杀于通江城郊的诺水河畔。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